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世界上所有炎黄子孙怀着喜庆的心情,共度乙亥年新春佳节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发表了关于祖国统一问题的重要讲话,使这一传统节日更加充满了欢悦祥和的气氛。对于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我表示热烈欢迎和坚决拥护!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问题,提出了  相似文献   

2.
《团结》1995,(1)
新春佳节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这个讲话针对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变化的现实情况及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从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要求和21世纪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战略高度出发,就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提  相似文献   

3.
《团结》1995,(Z1)
民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中央机关各部门:春节前夕(一九九五年一月三十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坚持原则、求同存异。根据邓小平同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指导思想,针对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了八项看法和主张。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实现和平统一所采取的又一个重  相似文献   

4.
自1995年初江泽民主席发表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就发展海峡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八项看法和主张以来,中国共产党和我国政府积极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和江主席重要讲话精神,继续为推进两岸关系发展作出了不懈努力,也为打破由台湾当局一手造成的两岸关系僵局创造了积极的氛围。在去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上,江主席再次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的  相似文献   

5.
前言     
《团结》1995,(Z1)
经过民革各级组织的共同努力,民革对台宣传稿选专刊现在和大家见面了。在专刊即将发行的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这个讲话进一步阐释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思想精髓,针对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八项看法和主张。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大力推动两岸关系的  相似文献   

6.
《团结》1996,(3)
何鲁丽委员代表民革中央作了题为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分裂,反对“台独”的发言。 她说,目前,我国的统一大业正处在十分重要的时刻。去年年初,江泽民主席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八点看法和主张,为两岸关系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受到了海内外中国人的普遍赞扬和广泛支持,人们希望由此进一步开创两岸关系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今年1月30日,是江泽民总书记《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过去一年两岸关系极不寻常的发展变化充分证明,江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去年春节前夕江泽民总书记发表的这一重要讲话,精辟地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思想,准确地分析和把握当前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的形势,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重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八点主张和建议,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普遍支持和拥护,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出现了新的热潮。在这种情况下,李登  相似文献   

8.
远洋 《瞭望》1995,(Z1)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大步骤远洋1月30日,农历乙亥新年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这是继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和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委员长发表关于解决台湾...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0,(Z1)
在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江泽民主席《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的座谈会上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发表了重要讲话。钱其琛说 ,江泽民主席《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重要讲话是邓小平同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思想在新形势下的运用和发展 ,是现阶段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和指导思想。钱其琛指出 ,近十年来 ,我们与以李登辉为代表的台湾分裂势力之间充满着激烈、反复的斗争。李登辉罔顾全国人民的愿望 ,公然抛出“两国论” ,彻底地暴露了他蓄意分裂祖国的真面目。钱其琛强…  相似文献   

10.
化青 《瞭望》2000,(Z1)
2000年1月30日 ,是江泽民主席发表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五周年。5年来的实践证明 ,这一重要讲话深刻反映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希望两岸关系深入发展、早日实现和平统一的共同意愿 ,体现了中华儿女反对分裂、崇尚统一的民族意志 ,揭示了中国必须、也必定实现统一的历史趋势。两岸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与合作持续发展5年期间 ,中国政府按照江主席的八项主张 ,陆续制订并颁发了《台湾海峡两岸间航运管理办法》、《关于台湾海峡两岸间货物运输业管理办法》、《关于人民法院认可台湾地区有关法…  相似文献   

11.
我们民革中央衷心拥护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就祖国和平统一问题发表的重要讲话。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坚持原则,求同存异,根据邓小平同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指导思想,针对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了八项看法和主张,充分体现了包括台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讲话发表九周年来的实践证明, 一个中国原则天经地义,发展两岸关系民心所向,中国完全统一势在必然。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95,(Z1)
坚定鲜明的立场充满诚意的呼唤──北京学者畅谈江泽民关于祖国统一的重要讲话本刊记者在海内外中国人同庆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的时候,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了有关海峡两岸关系前景和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讲话,呼唤一切关心祖国命运和前途的中国人为完成这一崇高事业而继续奋斗...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总书记《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即关于当前两岸关系及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的重要讲话,问世行将一年。尽管这一年里,两岸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波折反复,然而现实恰恰证实了这一讲话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源自博大前瞻的政治胸怀和务实求进的民族情感。 李登辉把两岸关系 推向紧张与对抗局面 江泽民总书记的这一讲话,从包括21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出发,针对台湾社情民意的变化,提出了务实的、善意的、诚恳的新建议,确立了两岸关系“逐步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统  相似文献   

15.
春节前夕,江泽民总书记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这个讲话精辟地阐释了邓小平同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思想精髓,并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主张,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新形势下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的重要政策宣示,也是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对台工作的一个纲领性文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重要讲话的深刻意义越来越显示出来。各级干部对此应当有充分的认识,要结合实际,反复学习江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6.
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政治谈判,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正是在中共第一、第二代领导人有关思想的基础上,中共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总书记1995年1月发表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创造性地提出了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分阶段...  相似文献   

17.
1月24日,在纪念江泽民主席《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重要讲话发表7周年座谈会上,钱其琛副总理明确指出:“对于台湾分裂势力以各种蚕食渐进的手法推行‘台独’,台湾同胞看得很清楚,我们也看得很清楚。”本文对种种“蚕食”式渐进的“台独”行径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18.
《侨园》2019,(Z1)
<正>习近平总书记1月2日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海外华侨华人备感振奋。他们表示,祖国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新时代两岸关系未来发展、为祖国统一指明了方向。美国大芝加哥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名誉会长李红卫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希望香港同  相似文献   

19.
《团结》1995,(4)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四十多年来祖国大陆与台湾处于人为的分离状态之中。这一分离状态不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违背了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要求祖国统一、振兴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为改善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进程,作出了巨大努力,特别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为祖国统一指出了光明的前景和切实可行的途径,极大地推动了两岸关系向前发展。两岸的经贸、文化和人员的交流和交往日益频繁,两岸人民对国家统一、民族振兴的信心增强了。今年初,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根据  相似文献   

20.
自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春节前夕发表的关于台湾问题的重要讲话以来,海峡两岸的有关学者认为江泽民主席提出的八点看法和主张,在坚持邓小平同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政策基础上,极具新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