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邢继才,中等个儿、体态较胖、嗓门特大,现任万州区检察院行装科科长。熟悉和了解他的人都说,邢继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抠门”。因为“抠”,他也未少得罪人,说他有些不近人情;因为“抠”,他更赢得了院领导和绝大多数干警职工的赞许,称他是“抠门”的好“管家”。  相似文献   

2.
“他”是第三人称,现代汉语里经常出没,可在古汉语系统里“他”却不是主角。“他”是个形声字,本作“佗”,本义是负担,古代、近代泛指男女及一切事物,现代则用于称代自己和对方以外的男性第三者。此外,“他”还有一个重要义项,是表示指称,相当于“别的”、“其他的”,与“此”相对。  相似文献   

3.
生活中,他爱伺花弄草,尤喜摆弄兰花。工作上,他年轻、有朝气,是个实干家。浏览他的成长过程,你会发现他的青春轨迹是激昂和灿烂的:20岁参加工作,31岁被任命为反贪污贿赂局副局长,36岁成为职务犯罪侦查局局长;而伴随他成长的是“先进团员”、“先进团干部”、“先进工作者”、“全市十佳侦查员”、“全国优秀侦查员”……  相似文献   

4.
费礼 《江淮法治》2008,(12):26-27
在屯溪,真正知道他、了解他、领教过他厉害的人,不在少数。即便如何妙笔生花,对他的刻画也只能像初次见到他那样停留于表面。倒是那些在“道”上走的.特别是在“道”上走过又与他打过交道的人,对他的领教才能算得上刻骨铭心。而他本人,也“荣誉满身”,连续两年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人民满意公安民警”,  相似文献   

5.
马云龙 《政府法制》2012,(36):18-18
在这场“摧枯拉朽”的“丰十会主义改造”风暴中,寇学书这位挚爱土地的老农居然一直顶风到底.拒绝把他的三亩半地交给“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和“人民公社”,他的三亩半私有土地成了“红海洋”中一个奇迹般的蓝色存在,而他独立于“集体”之外的“单干户”身份则早已是中网农村中罕见的特例。  相似文献   

6.
尹祖光 《江淮法治》2009,(16):36-37
幡然醒悟从爱好打鸟到义务护鸟 在江西省新建县恒湖垦殖场乃至整个鄱阳湖地区,祖籍安徽的黄先银算得上是一位“名人”。不过,他这个“名人”当得并不轻松。有人把他誉为“正义的化身”,也有人骂他是疯子、神经病,甚至还有人对他恨之入骨,扬言要出20万元买他的人头。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多管闲事”,不顾一切地举报和阻止他人偷猎鄱阳湖候鸟。  相似文献   

7.
从一名中学教师,到普通检察干警,再到公诉科副科长、科长,再到政治部主任、副检察长,他的每一次进步都浸透着踏实肯干的品质;从“县团委优秀长征突击手”、“县优秀教师”到“政法系统先进个人”,再到“市级严打标兵”、“市级政法先进个人”,他的每一份豪誉中都蕴涵着奋斗不息的精神。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法律的真谛,他用赤诚的情怀谱写着——  相似文献   

8.
禅君 《江淮法治》2012,(18):44-45
他是一名13岁的学生。课余时酷爱搞一些小发明。他曾捣鼓出了“报鸣器”,试制出了信号灯,调制出了“苹果醋”,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科学迷”,他想做“当代诺贝尔”。然而,2012年4月,他在自制小火箭推进器时被炸残。  相似文献   

9.
说起庄永东,在重庆检察系统可谓是名人。他先后获得重庆市检察机关“优秀侦查员”和“十佳侦查员”称号;他主办的重庆市涪陵区粮食储备库主任兰中建贪污、挪用公款400万元的特大案件,被重庆市检察院评为“全市检察机关第一届职务犯罪侦查‘精品案件”,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检察机关反贪部门“优质案件”,他所带领的办案组被重庆市院荣记集体二等功,2008年,他被评为“重庆直辖点年有突出贡献检察干警” 。  相似文献   

10.
一次偶然的机会,令山东省沂南县农民沈中意结识了一位“能人”,接着经“能人”一番指点,他很快组织家人仿效之并干起了自己的“事业”,做起了发财梦。就在他风光无限、得意扬扬之时,其“事业”却步步不如人意。终于,深感梦不能圆且无力回天的他决定携骗来之款一跑了之。尽管他处心积虑、行迹诡秘,可哪曾知这法网疏而不漏。  相似文献   

11.
《法制与社会》2011,(14):36-36
6月7日,“专职”考生、“兼职”生意人,44岁的成都市民梁实又要上考场了,这是他第十五次参加高考。有人说他是“中国第一铁脑壳”“高考最牛钉子户”“现代范进”。  相似文献   

12.
坚守在法医岗位十几年如一日,同事称他是“铁人”; 9800余起检验鉴定案件,实现“零投诉”,当事人称他为“铁笔”; 一个电话就登门鉴定,当地百姓称他为“贴心人”。  相似文献   

13.
他就是被誉为“当代保尔”、“独眼神探”的黎定琦。你站在他面前,他看到的是一个轮廓;他听你讲话,你感觉他是在用心注视你。他表情活跃,动作敏捷,激情四射。  相似文献   

14.
他不是什么官儿,但他每天收到的投诉信不下两百封;他挣不到一分钱,但妻子和女儿都视他为英雄;他被时代人物周报称作“中国民间舆论监督第一人”,他扳倒了镇长、县长、市长直至扳倒济宁“下跪市长”李信而一夜成名。人们说他是把“黑夜里的强者”拖进阳光里的人,但他的妻子却像《大蓬车》里的吉普赛女郎一样,为寻找一个安稳的家而东奔西走。他不忍妻子跟着他受罪,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阜阳市中级法院原院长张自民上任不久,阜阳中院先后有10个法官或被判、或受审,或被捕,或被“双规”。为塑造阜阳中院的正面形象,他在全院掀起了一场反腐风,大会讲廉洁,小会谈反腐,让人们对他抱有很大的信心,觉得阜阳中院这下有希望了。 没想到“廉”犹在耳,这个大骂“贪官大无耻”的“伪廉三世”竞和他的两个前任一样,也在做“无脸见人”的事,和他的前任“伪廉一世”尚军同一天走上被告席,和另一个前任“伪廉二世”刘家义同一天接到了人民法院的判决书……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他是江淮大地上的吴运铎;有人说,他是农技战线上的“王铁人”;也有人说,他是中国的保尔·柯察金;还有人说,他是活着的焦裕禄、孔繁森。温家宝总理称他:“全国农技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也是残疾人自立的一面旗帜!”而他自己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根在农村,与农村、农业、农民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7.
东伟 《政府法制》2013,(15):39-39
中国有这样一位外交官:他曾作为中方代表团团长,主持“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为稳定东北亚局势而斡旋;他曾在中日关系陷入僵局之时,出使日本,进行了最艰难的“破冰之旅”;他还曾担任中共中央台办、闻务院台办主任,竭力加强两岸交流。他就是王毅,曾被誉为”新派外交官”。  相似文献   

18.
他是父母眼中“从不顶嘴”的好孩子,他是村里的“救火小英雄”,可是他却因5次抢劫被抓,只为反抗母亲的“专治”。  相似文献   

19.
苏永通 《政府法制》2010,(14):16-17
毛泽东:读书最没有禁区 没人能统计毛泽东一生读了多少书,包括他的图书报刊秘书逄先知。毛的阅读范围,从历史、哲学到自然科学、军事,无所不包,更重要的是,他读书的方法"刁钻"甚至充满颠覆性。他把“水浒”当政治书看,把“红楼”当历史书看。毛泽东在党的各种会议上,包括政治局会议上,讲秦皇汉武,评说史家著作得失。他给小说人物贴标签,贾宝玉是“大革命家”,刘姥姥是“农民阶级”。他说:“‘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  相似文献   

20.
丰都县人民检察院的谭小平不是什么伟人,却因下巴上长了一颗痣,于是沾上了“伟人”的光,加上他名“小平”,便时常成为同事们戏谑的话题。他为人开朗,爽朗的笑声很有特色。他16岁就入了检察这行,近30年的检察经历,磨练出他查办渎检案件的敏锐“嗅觉”和勤奋严谨的工作作风,体现了他对党、对人民、对法律的忠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