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即将过去的2011年,公益、慈善是绕不过去的话题。一年间,红十字会"天价餐"事件、郭美美事件、河南宋基会事件等,各类慈善机构频频受到质疑,遭遇信任危机。中华慈善总会、红十字会、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等官方慈善组织都受到连番质疑,中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陷入了历史低点。与此相对应的是,2011年,民间草根"微公益"慈善行动却是遍地开花,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2.
陈椿 《江淮法治》2011,(14):23-23
慈善,这个词在中国出自《魏书崔光传》:“光宽和慈善,不忤於物,进退沉浮,自得而已。”主要是指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国内有很多人都认为美国的很多慈善家为了慈善事业四处奔走很值得中国人学习.但是他们却不知那是美国式的捐赠。中国早在遥远的古代就有了慈善行为,比如我们常常听说到的古代某富人某员外对穷人施粥。  相似文献   

3.
叶敦明 《法人》2010,(11):88-89
慈善不仅仅是企业家个人的光环,也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企业社会品牌的一面大旗李连杰指着棒球帽下的白色发根,苦笑着说这是做壹基金的"报答",壹基金是他想做成功的公募慈善基金,因为国内慈善机制的问题,一直挂靠在中国红十字会下面,当成一个专项基金运作而已。  相似文献   

4.
恐怕不会有太多时间消耗得起了。郭美美、卢美美等人牵扯出来的数起丑闻,已将中国慈善业搞得声名狼藉,迅速锐减的社会捐赠数额,显示出公众的耐心正一分一秒地失去。这恰如雪上加霜,一直以来,怀有顾虑的人们所能给予公益慈善机构的机会本就不多,现在变得更加有限。"可能来得比较突兀,整个社会,包括慈善组织、捐赠人本身都有点发蒙。  相似文献   

5.
汉语的词汇,很多是双音节词。在 汉语词典的编排上,词条是以作统领的 第一个音节来排列的,如"大概"、"大 方"、"大致"等。近年来,有人编出了汉 语的倒序词典,词条的统领音节都排在 了最后,如"宏大"、"巨大"、"庞大"等。 有一次我随便翻阅汉语倒序词典, 忽然产生了一个非常贴切的形象的比 喻-一中国特色的反腐败,不正像一部 倒序词典么?  相似文献   

6.
慈善法人在实质上是以慈善目的/公共利益为导向建构出来的私法人形式,这就决定了慈善法人的法律规制,应当在慈善目的/公共利益与法人自治之间保持平衡关系,既确保慈善法人的慈善目的与公共利益的有效实现,同时也要维护慈善法人领域中的私法自治.中国慈善法人制度改革就应当循此逻辑,在实现慈善法人的民间性转型的基础上,从特别法规制、成员权利义务配置以及法人财产属性等方面建构起真正适合慈善法人发展的应然制度.通过比较法的考察与经济学的分析,我们可以探寻出诸多可供我国慈善法人制度改革的必要经验.  相似文献   

7.
做慈善,本是件人人称道的大好事,可一段时间以来,这个词却似乎悄悄地变了味。从章子怡到成龙、陈光标等,做着慈善却受到非议和质疑的明星一次次被舆论推到风口浪尖,在慈善机构面临信任危机之后,慈善行为又面临一场动机和诚信的质疑与拷问。慈善,究竟应该怎样做才合适?本期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8.
公信力是慈善组织生存和发展之本,但中国慈善组织在之前特定环境中建立的初始公信力,却在近年市民社会发育、信息社会深化和政府公信力转型的影响下,遇到严峻挑战,导致一些慈善组织面临公信力危机。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具有正面信息传播、虚假信息证伪、公众权益实现、信任关系固化等功能,这有助于重构慈善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信任关系。因此,应该从信息源的改善、信息公开内容的保证、信息公开服务的优质提供、信息公开过程的优化等方面做好信息公开工作,以重塑中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9.
余文 《政府法制》2013,(17):43-43
如今,“慈善”、“裸捐”已成为媒体上经常出现的热门词语与话题。有人以为,此风来自国外,其实并非如此。有专家研究指出,虽然“慈善”之词是新的,“但扶贫济弱之事,在中国古已有之”。西方的慈善思想与事业主要来自基督教,那也是公元后的事,特别是在近代工业革命掀起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的事;至于“裸捐”,那是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死后留下巨额财富是可耻的”名言问世之后的事,至今只不过百年。  相似文献   

10.
余文 《政府法制》2011,(2):23-23
如今,“慈善”、“裸捐”已成为媒体上经常出现的热门词语与话题。有人以为,此风来自国外。其实并非如此。有专家研究指出,虽然“慈善”之词是新的,“但扶贫济弱之事,在中国古已有之”。西方的慈善思想与事业主要来自基督教,那也是公元后的事,特别是在近代工业革命掀起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的事;至于“裸捐”,那是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死后留下巨额财富是可耻的”名言问世之后的事,至今只不过百年。  相似文献   

11.
陈会林 《北方法学》2011,5(2):119-127
"招夫养子"是从宋代即有文献记载的民间习俗,从有关"招夫养子"诉讼的批词和判词来看,在中国传统司法中是直接适用民间法,把民间习俗当作"法"来对待的。在古代中国,习惯法作为一种法律渊源,是以"人情"为进路进入到以"天理—国法—人情"为总体适用规范的国家司法之中的。  相似文献   

12.
张天潘 《法人》2011,(2):93-93
如何将个人英雄主义式的慈善,升华为一项具备操作性与可持续性的现代慈善——这值得每个心存善念的中国企业家反思  相似文献   

13.
“当我走在街上,将身上的一些零钱放进慈善募捐箱时,我的心,感觉是暖暖的。”这是中国慈善事业走过10年后,一位普通市民对慈善的切身体会。“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继市场分配、政府税收分配之后的第三道分配程序。”这是中国慈善事业走过10年后,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达成的共识。当感性的体会和理性的思索交汇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我们这个时代,慈善已经悄悄地担当起调谐社会公平的责任。培养一种慈善的理念慈善,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就是: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然而,今年3月,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采访时,记者却听到“…  相似文献   

14.
闫廷亮 《政府法制》2010,(18):13-13
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万岁"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千百年来,匍匐于专制淫威下的臣民口中的"万岁"就是专指皇帝,谁也不敢把自己与"万岁"联系起来。其实,"万岁"一词开始并非是皇帝的专用词,它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5.
慈善资源是慈善组织得以顺畅运转的基础。中国慈善组织一般可分为官办慈善组织与民办慈善组织两种类型,它们的慈善资源经营模式和治理机制不同。当前国外发展比较成熟的联合劝募经营模式,却为官办慈善组织与民办慈善组织加强联合与合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在中国大陆,联合劝募模式发展缓慢,但在中国台湾地区,以"中华社会福利联合劝募协会"为中心的联合劝募发展得却比较好,以"中华联劝"为典型的联合劝募模式,可以为上述两种慈善组织的合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对法律体系传统概念的质疑“法律体系”一词,见于《法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该词典1980年6月第1版与1984年12月增订版对“法律体系”的解释有所不同,本文引用时一律以增订版为据。《法学词典》增订版对“法律体系”概念界定为“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法律部门而形成的一国法律有机联系的统一体。”《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未列“法律体系”词条,但它所列的“法的体系”词条在概念表述上却与《法学词典》对  相似文献   

17.
慈善信托作为结集慈善资源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历经百年,理应得到长足发展,然而现实中,其在全球的发展并不理想,与制度设计初衷反差较大。慈善信托作为从英美国家借鉴引进的法律制度,基于两大法系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文化传统与不同的福利体制,其植入中国社会面临着诸多障碍。慈善信托制度的根基在于信用,如果信用不被视为社会基本行为准则,那么该项制度则很难发展起来,这就是慈善信托制度现阶段无法在中国植根、发展以及进一步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根本原因。从具体实践层面上看,慈善信托制度与我国现行法律规范存在一定张力,无论是在设定主体上、信托财产属性上、设立程序上,还是慈善信托监察人制度以及税收优惠政策的驱动力上,诸多方面都存在不足与滞后。目前,我国正在起草《慈善事业法》,鉴于慈善信托制度缺乏在我国建立与发展的原初动力与条件,因此现阶段不宜在《慈善事业法》中规定该项制度。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刑法中,没有"违法"的概念,"责"这个词也很少被使用,这样很难说明罪的整合机理。因此,在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中有必要嵌入"违法"、"责"这两个罪的关键范畴,在坚持我国特色的基础上吸收大陆法系理论的合理成分,完善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  相似文献   

19.
年终岁尾,不甘低调的陈光标再次成功地吸引了大众目光。这次,他搭上的是远比慈善更能牵动老百姓神经的"楼市"话题。  相似文献   

20.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人们总是对新的一年充满期待和希望。作为一直关注中国法治进程的学者,我和大家一样对2011年中国法治充满期待,这种期待可以用"更给力"这个流行词来概括。2010年是中国法治给力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频出现的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