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徐娜  朱磊  刘金虎  王艳郁 《法制与社会》2011,(22):74+79-74,79
犯罪心理学的观点认为,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是犯罪行为发生的前提和必要条件,职务犯罪心理作为外界客观因素作用于个体的最终体现,是职务犯罪行为发生的最重要的内部原因和根据。本文拟从精神分析理论的视角对职务犯罪的心理原因进行探讨,以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职务犯罪这一犯罪现象,从而对其预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何广华 《中国监察》2009,(13):40-41
近年来,领导干部收受现金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屡禁不止,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已经成为阻碍党风廉政建设的“顽疾”和败坏社会风气的“毒瘤”。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是在一定动机支配下产生的,动机是行为的原型,行为是动机的外显。认真分析领导干部收受现金的动机和行为,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心理扭曲,思想蜕变,是非模糊,私欲膨胀是这些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3.
职务犯罪,是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实施的与自身职务有关的犯罪行为的总称。犯罪心理的形成是犯罪主体与社会环境的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相互影响的主客观过程。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都经历了对社会环境的消极因素的内化、外化、强化三个阶段。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心理特征的形成亦不例外。当国家工作人员的“犯罪需要”形成欲望和动机,在外界信息刺激和诱因的影响下,即转化为职务犯罪行为。只要我们加强研究社会环境和社会矛盾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心理的影响,就能更好地在侦查过程中突破其心理防线,矫正其犯罪心理,更好地打击和预防职务犯罪,把社会危害性降低到最小限度。根据笔者有限的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实践,仅以此文,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职务犯罪心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彭清燕 《河北法学》2004,22(3):142-145
职务犯罪是在病态心理支配下所进行的行为。通过对职务犯罪的心理病变进行的病理学研究 ,认为职务犯罪心理系二因致病。在内因方面 ,需要偏离导致职务犯罪者对官职、财富与“美色”的病态追求 ,动机偏离导致职务犯罪行为人对“奋斗目标”产生疯狂的“热情” ;在外因方面 ,社会因素是职务犯罪的媒化剂。职务犯罪的主要病态心理类型包括精神压抑症、胜利恐惧症、骄横跋扈症和奢侈症。并就此提出了职务犯罪的心理疗法  相似文献   

5.
但凡一种心理的产生,总是遵循着心理学一般理论所描述的认知、情绪情感、意志的过程,并体现着相应的特征,表现为相应的状态,犯罪心理也不例外。然而目前犯罪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大多从不良、畸变的需要和动机或反社会人格缺陷①出发,人为地将犯罪心理产生的过程从“原始刺激”到“行为”缩减为从“以需要为基础的动机”到“行为”,忽略了普通心理学中关于心理过程的一般原理,导致了我们所研究的犯罪心理的起点滞后于原初的心理产生因素。并且以不确定的需要和多种多样的动机出发,会误导人们过多地关注犯罪行为人心理中较稳定的人格因素,一定程…  相似文献   

6.
从心理学角度浅析我国现阶段犯罪成因及其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为是心灵的一面镜子。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任何行为都是行为主体内在心理的外观,犯罪亦然。因此笔者拟从心理学角度对我国现阶段犯罪成因及其预防作一粗浅分析,以期能抛砖引玉。 一、现阶段我国犯罪成因分析 任何犯罪行为都是行为主体为满足自身物质或精神的客观需要而进行选择、实施的一种违反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行为方式的选择、实施是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于行为主体的结果。 (一)犯罪的内在因素 1、需要的客观存在 人类作为地球上的高级生物体,其物质和精神需要是客观存在的。古今中外学者对此曾有不少精辟论述。美国人本主义…  相似文献   

7.
论职务犯罪心理及其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建清 《政法学刊》2005,22(1):38-40
职务犯罪作为智能型犯罪的特殊类型,犯罪人在绝对权力欲、人格结构某些因素的偏离、自我评价系统的偏差、社会浮躁心理的助长等社会文化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了职务犯罪行为发生的犯罪心理品质(变型的价值观念、明显而强烈的贪利性动机、极端的意志两极性特征、隐蔽性与深刻体验性的情绪情感、消极的职业人格特征等方面);职务犯罪心理的形成以其犯罪动机为核心经历旁观刺激、价值观念动摇、犯罪决意、强化等四阶段相应地在进行职务犯罪预防时可以采取健康人格塑造策略、自我调节机制、心理监测、咨询与矫治手段等方面的预防、警示、惩戒与惩治相结合、心理--社会文化的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国企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握有一定实权的企业领导干部也成为了“糖衣炮弹”攻击的对象,不少企业领导干部与国家机关中有的领导于部一样常常处于金钱、人情、关系包围的氛围之中,一些人在追求享乐的心理支配下,从小吃小喝到大吃大喝,从接受一般财物到巨额钱财,从心理演变到权力演变,从权力演变到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利用职权进行职务犯罪。这是国企领导干部从量变到质变,从而逐渐走向犯罪的必然原因。下面通过江西某工矿区检察院近年来查处的一些国有企业内部的职务犯罪案件,可以分析出犯罪人犯罪动机产生的心理原因主要是心理失衡…  相似文献   

9.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刑事责任的心理基础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梅传强 《现代法学》2003,25(2):72-77
在“刑事一体化”背景下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应以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心理基础为核心。对故意犯罪而言 ,刑事责任的心理基础主要表现为行为人恶劣的犯罪动机和对法律的蔑视态度 ;就过失犯罪而言 ,刑事责任的心理基础主要表现为行为人人格的缺陷和对法律的轻视态度。因此 ,犯罪动机和犯罪人格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主要主观依据 ,也是犯罪心理的具体表现和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0.
运用权力研究、心理研究及犯罪环境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职务犯罪原因构成一个综合罪因体系,包括职务犯罪机会条件原因、职务犯罪动机原因和职务犯罪阻力原因三个部分。职务犯罪生成轨迹具有如下七个关键点:垄断权异化→自由裁量权异化→动机诱发→道德抑制→风险震慑→制度阻遏→监督阻遏。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应该关口前移,遵循职务犯罪产生、发展的客观规律,针对职务犯罪的生成轨迹这七个关键点,提出对职务犯罪特殊现象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1.
女性犯罪心理研究现状及趋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海燕 《政法学刊》2005,22(1):41-43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女性犯罪的比率迅速上升,女性犯罪的类型也呈多元化的趋势。然而,由于传统上男性一直是犯罪的主体,对女性犯罪的研究因此受到了忽视。开展女性犯罪心理研究不仅是国际女性犯罪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为公安侦查、审讯、抓捕各个工作环节以及对女犯的司法改造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研究的类型上。一般的经验型的理论研究较多,而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性的研究较少;单一犯罪类型的研究较多,而不同犯罪类型间的比较研究较少;单一因素与犯罪行为的关系研究较多,而多种因素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应用研究与实证研究是女性犯罪心理研究的主要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12.
陈成 《政法学刊》2014,(1):81-88
作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情况日趋严重,打击与防范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已迫在眉睫。要准确打击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首先应当在法律层面上准确界定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主体范围及其职务活动范围。在准确界定法律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当下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状况的实证研究,发掘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内在规律与特点,以此进一步分析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深层次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侦查对策,以形成打击和防范此类犯罪的高压和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傅荣 《政法学刊》2000,17(1):19-23
暗示心理在司法和犯罪心理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暗示心理与人的成长环境、与法庭审讯、与刑事案件定罪、与侦查问话、与证人证言、与犯罪改造都有特定的联系,暗示催眠术也被国外司法界经常使用。  相似文献   

14.
诱惑侦查的核心是国家作为诱惑者诱使被诱惑者实施犯罪,此种激励型侦查实践的核心在于,需要刺激犯罪的实际发生。与卧底侦查相比,诱惑侦查并不是一种对付有组织犯罪和职业型犯罪分子的专用武器,而是可以广泛利用于各种犯罪。  相似文献   

15.
作案手段、犯罪模式与“签名”特征都表征犯罪进行过程中某种形式样态,其内涵与外延均有差异:作案手段是指特定人或特定犯罪团伙所选择的犯罪的途径或方法;犯罪模式是以两个以上不特定的犯罪人或犯罪团伙的作案手段为基础而整理出的一套具有共通性的作案手段;“签名”特征是犯罪者因个人人格上的特质而强迫自己实施的一种“签名”式行为。明确区分三个概念的异同,有利于解决目前侦查实践中三者使用混淆的状态,准确把握三者各自的侦查价值,为侦查破案和犯罪预防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6.
犯罪心理是犯罪行为发生的内在根据。职务犯随着职位升迁,比较对象变化,特别是面对他人的阿谀奉承和糖衣炮弹,他们的欲望持续膨胀,自我发生扭曲,认知出现错误,心理产生失衡。一旦官员的自我调控弱化,而外在制度对权力控制又不力,官员就容易在各种侥幸心理支配下,实施以权谋私的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17.
犯罪心理画像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闻高 《犯罪研究》2013,(6):2-15,22
犯罪心理画像是在研究罪案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技术,透视案件痕迹物证中的心理痕迹和心理现场,在重建犯罪过程中分析未知案犯的形象和行为、动机、心理过程、心理特征群等,从而确定作案人范围的侦查技术。考察犯罪心理画像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心理画像的实质是心理现场的重构,其逻辑线索是一种侦查推理,是关于作案人情况的假说。其归纳式心理画像和演绎式心理画像可结合起来,用其长处,避其短处。在借鉴现场分析、心理侦查、行为证据分析、地理画像等方法的基础上,我国应建立犯罪行为人性状和特征的数据库,完善相应的指标体系,以提高心理画像技术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刑事犯罪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如何在犯罪嫌疑人归案以后组织好审讯室里的较量,是对侦查讯问人员综合素质的严峻考验。从这个角度出发研究新形势下侦查讯问人员应具备的政治、业务、心理等基本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公司资本犯罪的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倪德锋 《现代法学》2000,22(3):107-110
公司资本犯罪是在其潜在犯罪人系统与罪前情景系统的成功互动下产生的,因此,控制犯罪的着眼点也就在于阻断两者的成功作用。由此,本文设计了其犯罪控制的最优系统,即罪前情景控制系统,包括刑事对策系统和非刑事对策系统两方面。  相似文献   

20.
王锐 《行政与法》2014,(1):109-114
转型期的中国各种社会矛盾十分突出,刑事犯罪呈动态化和复杂化态势,其中新生代农民犯罪问题备受社会关注.闲散青少年群体、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群体、流浪乞讨青少年群体、服刑在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被列为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如何促使其市民化是防控青少年犯罪的关键点.本文拟就青少年犯罪尤其是“新生代农民”违法犯罪问题进行社会归因研究,结合犯罪心理学、社会学、治安管理学等理论,就防控青少年犯罪以及如何促使其顺利完成城市社会化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