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郑璇 《学理论》2013,(16):54-56
自中央部门于2011年首次公布"三公经费"后,2012年7月,中央部门再次向社会公开了上一年度的"三公经费"使用情况。虽然连续两年公开"三公经费",但在"三公经费"的概念、标准、公布的内容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同时缺乏一定的互动平台,地方政府也消极应对。要推进并完善我国的"三公经费"应采取的对策包括:促进转变政府观念、制定统一明确的公开标准、加强预算管理、健全问责法规体系以及进一步推动地方各级政府公开"三公经费"。  相似文献   

2.
正按照中央要求,去年各地密集出台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详细规定。虽然比例不一,但缩减已成共识,这是一种可喜的进步。但就三公经费而言,做好"减法"同时更要做好"加法"。何谓"加法"。一者,加快推进三公经费的精细化公开。与之前的模糊、不公开相比,如今三公经费的公开,早已成为一种惯性动作。不过,公开的步伐仍然过于保守,而公开的内容,也过于粗线条,大多只有总数和大项的内容,具体到细节上,如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由哪些人  相似文献   

3.
“三公”经费问题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公"经费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此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党和政府正在采用加大透明公开力度和引入民主监督的办法予以应对。但要想取得应有的透明公开效果,还需要下更大的决心,在公开的技术措施上予以改进,要建立公开问责制。为了彻底解决"三公"经费问题,还需要在财政预算和职务消费等深层次的体制上进行相关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潘洪其 《民主》2012,(7):52-52
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今年政府信息公开莺点工作。会议决定,今年要重点推进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保障性住房、食品安全、环境保护、招投标、生产安全事故、征地拆迁、价格和收费等八个方面的政府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5.
因公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简称“三公经费”)的支出在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居高不下,从而导致我国行政成本过高,行政效率低下,政府绩效受到严重影响,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研究“三公消费”的现状和解决办法,对于解决我国政府行政成本过高具有重要意义.以行政成本为切入点,分析我国“三公消费”的社会现状和管制现状,阐述“三公消费”的制度漏洞,针对“三公消费”过高问题从制度建设的视角提出的对策和建议在于:以公开“三公消费”为基础加强公众监督,“三公消费”与公务人员绩效评估挂钩,完善我国相关财政制度,加大对违规者的惩罚力度和推进政府行政层级扁平化改革,等等.  相似文献   

6.
近日浏览新闻,发现三条关于改革的消息令人感奋。其一,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2007年就启动后备干部个人及家庭财产申报工作。5年以来,该区已有251名干部通过申报被提拔。目前的公示渠道是张贴在拟提拔同志单位的墙上,该区打算最快在今年年底,实现在区委党务公开网上公示,让外界也可以看得到。其二,湖南嘉禾县裸晒"三公"账单,电视台滚动播放一周。该县规定必须公开"细枝末节",如接待费要公开支出明细表,差旅费中的外出考察费公开到个人,交  相似文献   

7.
正"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中央部门要带头……决不允许增加‘三公’经费……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日前,李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紧日子"表述引来全国人大会场一片掌声,成为会场内外热议的焦点。其实,从本届政府2013年履职起,就提出了政府要过紧日子的口号,并且作出了一系列过紧日子的具体规定。这些年,政府要过紧日子的  相似文献   

8.
高峰 《党政论坛》2012,(15):50-51
“三公”经费(因公出国、出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一直是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而在香港,类似的消费基本上不可能发生,究其原因,在于对公务消费有着严格的规定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三公消费"的治理问题是公众关注的热点,也是各级政府部门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地方政府"三公消费"居高不下,无法得到有效治理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的"软预算约束"。不完全信息和大量预算外资金的存在,为地方政府"三公消费"支出提供了可能和资金来源,加之目前我国的预算体系并不完善,使得地方政府"三公消费"的预算呈现软预算约束的趋势。只有采取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加强人大和公众的预算监督,以及将"三公消费"纳入政府的考核机制,加大问责力度等硬化预算约束的措施,才能使得各级政府"三公消费"居高不下的问题得到有效的治理。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进行,尤其是地方政府行政改革进入深水区,"三公经费"备受社会关注,地方公共财政预算科目明细化的要求已经越来越迫切。作为行政改革的一部分,地方公共财政预算科目明细化,必须符合科学合理合法的要求。为了确保地方公共财政预算科目明细化达到预期目的,有必要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相似文献   

11.
以政府能力建设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杰 《瞭望》2005,(12)
在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首次提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五项具体内容:管理方式、行政效率、部门协调、群众参与、政务公开。这种对政府能力建设的具体部署,是在去年初提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念和内涵是"三公共一公众"(即发展和提供公共设施、公共事业、公共信息,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基础上,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施作出的重大决策。它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2.
马会东 《党政论坛》2012,(19):61-61
近日浏览新闻,发现三条关于改革的消息令人感奋。,其一,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2007年就启动后备干部个人及家庭财产申报工作。5年以来,该区已有251名干部通过申报被提拔。目前的公示渠道是张贴在拟提拔同志单位的墙上,该区打算最快在今年年底,实现在区委党务公开网上公示,让外界也可以看得到。其二,湖南嘉禾县裸晒“三公”账单,电视台滚动播放一周。该县规定必须公开“细枝末节”,  相似文献   

13.
三公消费问题由来已久,并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凸显。特别是近几年,非合理性三公消费增长迅速且花样百出,以致成为久治不愈、广受诟病的"顽症"。究其原因,主要涉及个人思想与认识问题,也包括我国现有预算、监督、问责和法律法规等体制与机制的缺失与不足等。治理三公消费问题,须构建合理的三公消费价值观,重视职业伦理教育,强化财政预算约束,加强社会监督,通过法律法规加大问责力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科研项目和经费的日益增加,高校科研领域出现了一些严重的违法违纪案件,不仅严重违背了教师"立德树人"的使命,也损害了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目前,高校科研经费使用信息仍存在着公开意愿不强烈、实体规范不明确、监督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我们要从培养意识、建立制度、强化监督保障机制等路径入手,建立健全依申请公开机制、信息公开监督机制、信息公开责任追究机制等,保障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更加安全合理,从而推动高校反腐倡廉建设。  相似文献   

15.
最近,国务院发布了《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对三公经费的规范有了标准化的制度依据,同时根据情节不同,进一步细化了处罚手段,让问责更有针对性。"违反本条例规定,由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并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不过,相比于此前公布的征求意见稿,正式条例显得过于宽松,相关内容缺乏细化。什么叫情节严重、怎么叫豪华装修、多少钱算奢侈品,都没有明确的杠杠儿。  相似文献   

16.
最近,经由网络曝光的某市财政局在鲍翅馆一餐消费5万元的银行电子汇票单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质疑.相关负责人向公众解释,票单消费额系3个多月以来接待15批次来客的累计支付费用,至于每次的明细单据已经销毁无法提供.在一直为人诟病的"三公消费"(即因公出境经费、公务招待消费、公车购置及运行费)丑闻层出不穷的今天,这样的解释显然难以服众.  相似文献   

17.
孙瑞灼 《民主》2012,(4):56-56
据《京华时报》报道,国务院法制办2011年11月21日公布《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首次将机关事务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机关运行成本将降低。其中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公开制度,定期公布“三公”费用的预算、决算、绩效考评情况。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将消费作为"稳增长和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明确提出"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鼓励大众消费,控制‘三公’消费"。这是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再次将"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单列为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新常态需要新动力。商务部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万亿元,同比增长12%。全年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2%,比上年提  相似文献   

19.
沈杏华 《学理论》2012,(33):114-116
党务公开工作是新时期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举措。推进公立医院党务公开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就如何加强公立医院党务公开工作,基于亲身实践和理论研究,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制度;立足自身实际,明确公开内涵;注重统筹兼顾,不断开拓创新;抓住重点内容,强化督查考核"四管齐下,推进公立医院党务公开工作规范、有序、有效、深入开展的措施和方略。  相似文献   

20.
独立学院受其体制制约,党建工作存在着队伍薄弱、经费缺少保障及创新性不强等问题。从机制设计理论的视域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党建工作机制没能使党建人力资源与信息得到有效配置与利用,没能实现党务工作者与学校党建工作激励相容。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行科学的党建工作机制设计,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实行党务公开制度及完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