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丛峰 《瞭望》2007,(23)
抢救和保护那些弥足珍贵、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被认为是“守望精神家园”和“记住回家的路”的民族复兴工程“过去十多年间,作为经济快速增长的代价,一些文化遗产的保护被忽视了,有的甚至被毁。但现在,我看到的是中国致力于保护文化遗产的强烈决心。”5月底在成都召开的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简称“非遗节”)上,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相似文献   

2.
四川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巴蜀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文以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关注焦点,强调了研究意义,分析了保护现状与现存问题,如立法不完善、规划不系统、利益分配不均、传承人匮乏等,继而从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统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管理体制、重视对传承人权利的保护、建立权利救济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保护对策,为切实加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动其科学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我们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现如今,保护工作仍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但在"后申遗时代",我们仍然要警惕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申报、轻保护"的不良倾向,如何走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道路,仍然值得我们探讨。出路在于: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将现代科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相结合;博物馆展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广泛的民众教育。  相似文献   

4.
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是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一种有效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纳入旅游产品体系的方式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旅游景区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与修学旅游的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潜在旅游者结合。通过参与到旅游开发中,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成为非物质文化展示、保存和发扬光大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战略地位也日益凸显。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其具有民族性、活态性、群体性、传承性的特点,与知识产权制度的主客体有契合又有区别。我国积极加入国际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公约等,同时在国内也制定了相关的行政法规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仍然欠缺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知识产权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较弱,应当健全现有知识产权制度以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加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殊法律保护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沈燕红 《学理论》2012,(7):144-146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它具有传承性、口头性和活态性等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载体,正面临着大面积被遗忘、遭损坏、趋消失的严重威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已日益紧迫。在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与创新上,地方高校不仅责无旁贷,而且应该大有作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非遗"工作坊是典型的个案实践,从教育目标、项目内容、运作模式、运行机制、保护功能诸方面完成了非遗教育传承的途径探索。  相似文献   

7.
近五年来,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了许多重大举措,但也面临着一些实际问题.为了促进北京市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尽快制定<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增强地方党政领导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执法力度;确立北京市的"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月";建设保护文化遗产的民间队伍;招聘年轻人进入事业单位,让他们安心地跟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学习;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对公民的开放度.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8,(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近十年来才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根据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公约》所列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括的范围是: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8)
草原丝绸之路是"丝绸之路"中一条重要的通道。草原丝绸之路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草原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为研究内容,提出了现实可行的保护策略和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0.
李佳珊 《学理论》2013,(23):170-171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增加文化软实力目标和推进文化强国战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有助于实现文化的历史、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工作滞后,应通过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落实各项保护制度完善,推进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1.
当今全球性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正席卷而来。传承与保护"非遗"文化,既是对原生态本质的保护,也是对其进行善本再造,使之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在发展中寻求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承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活性载体,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人和传承的文化,是生命的文化和生活的美化。我们要全面定位民间文化、民间文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地位,要把这份珍贵的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和利用好,使它与其他文化遗产一样真正与其"半壁江山"的文化地位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12.
生存土壤消失、后继乏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窘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难的不是艺不外传,而是没有人愿意学习。"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靳宗伟对《瞭望》新闻周刊说。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然而,一些遗产却面临着生存土壤消失、后继乏人的窘境。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专家呼吁,  相似文献   

13.
古雅静 《侨园》2023,(5):48-49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财富,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国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不断探索新的形式和方法,旨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了非遗与旅游业要向更深更高的方向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玲琳 《学理论》2014,(8):139-140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开发利用正在被认识和重视的背景下,对公共图书馆来说参与非遗保护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公共图书馆有责任也有条件成为非遗保护的一个平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能之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图书馆有现实优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公共图书馆本身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正地方文化馆就是指地方文化的集中地,也是各地为群众设立的具有公益性的文化事业机构。同时也是我国基层文化机构。地方文化馆有利于推动当代基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此外,还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当初,我国刚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由于保护机构没有建立健全,所以地方文化馆承担了很重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各文化馆根据自身的优势,很好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进一步发展。一、地方文化馆的职能地方文化馆是各地为了能够更好弘扬和保护当地文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不容乐观,普遍存在人才凋零难以传承、市场萎缩难以为继、创新不足难以发展等问题.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性和个性会不断涌现,制定专门的更加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已经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7.
"侗年"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及创新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增强、异质,文化间相互渗透力度开始逐渐加大,在这种国际文化接触频繁的背景下如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合理保护和有效地传承就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不同的民族文化从其产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有其特殊性,然而就文化的保护及传承而言,更多思考的应该是它们之间的共性特征。川西"羌年"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汶川地震后采取了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抢救性保护和有效性的传承,其保护措施和传承机制可以给其他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三秦大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陕西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巨大的文化财富.为使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应当改变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诸多不足,构建及完善政府、民间保护协会、权利人及民众等多个层面协调配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9.
《侨园》2020,(1)
正"非遗在身边,民俗在眼前",是一个略显纠结的表达,实际上想要阐述的是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对于二者关系的明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专家田青先生给出了一个理解角度。在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名录里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成十大类,包括民俗。按照这个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着民俗文化,或者说民俗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大项。可实际上民俗文化反过来又包含  相似文献   

20.
董涛 《学理论》2010,(3):193-19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珍贵的宝藏,而随着现代文明的日新月异,承载民族记忆的非物质遗产正渐渐走向消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然迫在眉睫。本文在总结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保护中的经验基础上,从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和承担文化重任的角度出发,为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提出了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