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应遵循职能导向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以公民价值理论、顾客价值观理论为基础,是构建我国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新公共服务理论提出至今,其固有的不足和困惑一直受到广泛的争议。通过重新审视新公共服务理论,尝试用历史、理论和实践三个维度来解释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公民的需求是否代表公共利益、政府是否提供的公共服务就是好的、政府与公民达成的共同价值取向是否一致三大现实困惑背后的原因,同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从三个方面对新公共服务理论进行哲学上的反思:在历史发展中,新公共服务理论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的博弈;新公共服务理论本身的论证不具备严密逻辑性;新公共服务理论无法在实践性上解决效率与公平两者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李蕾 《学理论》2011,(18):39-4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服务型政府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确立其为目前我国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公共服务型政府强调以服务公民为导向,让公民参与到公共治理中来,由政府单项度治理向政府、公民和社会合作的多元化治理转变。借鉴西方诸国的政府管理经验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列入我国政府改革的日程。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本身的改革是首要的,而这其中更离不开公民有序的参与过程。  相似文献   

4.
新合作主义作为认识和处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思想理论,其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显著特征就是合作理念与合作机制引导下的政府、公民及社会组织的职能耦合与价值实现。德国柏林、莱比锡以及巴伐利亚州城市社区治理的经验表明,新合作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其价值指向是善治,动力机制是合作,实现条件是政府角色转换,实践基础是公民积极参与。德国城市社区治理中新合作主义实践所显示的要素构成、内在要求、相互关系及其发展机制,在展现西方国家城市社区治理的民族性和区域性的同时,也蕴含了现代城市社区治理的价值指向和实现机理。  相似文献   

5.
新公共管理:反思、批判与超越——兼评新公共服务理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采用企业化政府的理念,新公共管理提高了效率,但也导致了公共性、公平、责任、价值诉求等公共管理价值的缺失.通过对新公共管理的反思和批判以及对新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原则和内容的介绍,说明新公共服务在理论基础、价值选择、政府责任、公民精神方面不仅可以弥补和纠正新公共管理的偏颇,并可以替代新公共管理成为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公共服务创新是一种以转变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为核心的实践探索。公民与公共服务创新之间的紧密关系,决定了公民参与对于公共服务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公民参与是增强公共服务创新合法性的重要形式;公民参与是提升公共服务创新科学性的重要途径;公民参与是提高公共服务创新执行力的有效方式;公民参与是实现对公共服务创新监督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透明政府构建:后现代会话理论的视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颖 《理论探索》2006,(5):124-126
后现代主义的会话理论与现代透明政府的构建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逻辑性。在会话理论的视野下,我们可以看到公共行政理论对透明政府构建中公民的平等意识、参与奉献精神以及公共利益、公共精神等价值诉求的回应。会话理论有助于建立透明政府的对话与协商机制,有助于建立基层行政人员与公民的合作参与机制,有助于培育透明行政中的公共行政精神。  相似文献   

8.
公共服务创新是政府管理的永恒主题,英国公共服务改革所形成的"蝴蝶效应"引领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服务变革的方向。英国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变革经历四次大规模转换,价值主导分别是政府本位、市场本位、公民本位和社会本位;供给主体分别是政府、市场、公民和社会;供给方式分别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和混合多元,形成了官僚体制的供给模式、效率政府的供给模式、整体政府的供给模式和分权政府的供给模式。要实现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需要进一步提升供给总量,优化供给结构,完善供给配套制度,激励政府部门自为供给、社会组织自治供给和公民自主供给,实现质量与效益统一,规模与结构匹配。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兴起,公共服务理念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公共服务理念所倡导的以公民需求为中心,坚持责任意识、民主正义的价值理念对于当代各国政府的转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农业人口众多。强化中部地区乡镇政府能力对于实现"中部崛起"的国家战略至关重要。在公共服务理念背景下探讨我国中部地区乡镇政府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试图以公共服务理念的视角来研究我国中部地区乡镇政府能力,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就建设路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社会生活作为一个大的合作体,是人们共同生存的领域。相互交往和彼此需要是人们实现这种合作生存的首要前提,没有人能够孤立隔绝于社会生活之外;其次,实验证明,合作产生并成功的条件是现代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的重复交往;最后,合作成功的基础是合作的公平性。合作作为公民间及公民与政府间的实现社会公共生活的方式,它要求不仅在公民间实现成本与利益的均摊,而且也要求政府在提供公共益品的时候,必须提供真正有益的公共服务,以避免公民在合作过程中搭便车或被迫进入合作。唯此,才能实现公民间的公平合作。  相似文献   

11.
刘涛 《行政论坛》2009,16(4):24-27
社会资本是一种广泛而有效的社会资源,主要体现在社会资本理论中公民的信任与合作、有序的公民参与网络和公平正义的社会规范基础上.充分发挥这种资源的作用对建立社会主义服务型政府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服务型政府的建构依赖于公民的信任与合作;另一方面,服务型政府的实现离不开有序的公民参与网络;再者,服务型政府的运行依从于公平正义的社会规范及其价值理念.因此,必须大力培育以信任与合作为基础的社会资本,促进公民参与网络的建设,贯彻落实公平正义的社会规范,为建构社会主义服务型政府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大部制改革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然而在行政与政治日益融合的今天,大部制改革必将折射出政治的变迁,甚至牵动政治体制的变动。中国现阶段实行“行政吸纳政治”的行政民主发展道路,大部制改革过程中如何充分吸纳反映民意,建立起政府与社会、公民的合作治理体制,也应是大部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基于民主公民权理论的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治理体制是实现此目标的可能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是新公共行政和强势民主理论强调的重要主张之一。它具有契合民主理念、确保决策品质、分担政府职能,培育公民自主与合作精神的优势,对目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创建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把公民参与引入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还需要从提供基础条件、扩大参与形式和防范负面影响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受到"自利基因"和"逐利天性"的驱使,企业在承接公共服务时往往会出现规避公益性服务、提高服务价格、漠视偏远地区和弱势群体等"撇脂"行为。这不仅会引发公共服务公益性、公平性和均衡性的流失,更易诱发政府开启利益输送通道、社会组织产生"自利性效仿"、公民加剧"剥夺感"等恶果,对协作体系造成严重破坏。从公共价值的理论视角分析,"撇脂"问题的实质是私营部门的"自利性"与公共服务的"公共性"之间的价值冲突,而解决这一冲突的根本在于改变公共服务协作体系的"中心—边缘"结构。因此,需要在构建合作治理的宏观视域下,以公共服务精神、公共服务立法、平等合作机制、政府的"元治理"职能来引导私营企业自觉约束自身的"撇脂"行为。  相似文献   

15.
论公共服务的社区化——以昆明市盘龙区劝学社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红 《行政论坛》2005,(2):21-23
公共服务社区化已成为世界性的选择。社区成为全球政府实现治道变革的平台,它能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有利于形成政府与公民“双赢”的局面。目前我国公共服务社区化中存在的问题是:“行政化倾向、市场化倾向、搭便车和不规范行为等。公共服务社区供给的改革应包括:对社区供给的繁复的公共服务进行科学定位、加强社区自治组织架构的建设、与政府合作、建立社区公共财政体制、探索多中心集体选择的激励机制和提升社区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服务型政府是对政府职能的重新审视和定位,其实质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制度架构。不仅有新公共管理所关注的如何从组织技术和管理手段等操作层面上改进公共服务效率的问题,更涉及到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宪政民主主义的重构,涉及到公共行政的理念转变与制度创新。以新公共服务为代表的民主治理理论突破了新公共管理"管理主义"思维的窠臼,指出了一条通过政府与社会、公民关系的民主化治理模式的重构,推进公共行政改革,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7.
公共服务管理一直是我国公共管理体系建设中相对较薄弱的环节。随着社会民众的民权意识逐步提升,公民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和平等意识逐步增强,对政府公共服务管理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为此,杭州市上城区开展了公共服务标准化的创新实践,目前在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标准规范的基础上还建立保障体系、信息化支持平台、绩效考评体系,有力地促进了体系的实施与完善,实现了"权力规范,效益与效率并行"的总体目标。通过对上城区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的经验进行总结和研究,可以认为当前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中仍然存在理论基础有待加强、社会公众认识与支持度有待提升、标准适用性与操作性需要强化和标准实施监督机制参差不齐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政府可以加强理论研究,争取政治支持,培育共同参与的社会各方力量,健全公共服务标准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8.
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相生还是相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在批判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兴起的一种理论,其对新公共管理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对新公共管理将政府角色定位为“掌舵者”、将公民当作顾客及提倡企业家式政府的批判。事实上,新公共服务的批判有曲解新公共管理或避开重点之嫌,首先,“服务而非掌舵”这一口号本身就存在矛盾;其次,反对新公共管理将公民当作顾客的理由并不充分;第三,对新公共管理所提倡的企业家式政府的批判也不是非常有力的。这两种理论实质上是相生而非相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刘纪英 《学理论》2012,(26):96-97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文化建设核心的公共文化服务也日渐成为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新要求和文化建设的新领域。公共文化服务的本质属性公益性决定了其服务方向即是实现公民权利,这与新公共服务理论服务于公民社会的服务理念相契合。在基于这种公民权利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公共文化服务经验可为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多元供给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20.
合作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生存状态,是人的自身需要.合作不仅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政府与公民行政合作是一种新的行政理念,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行政合作使行政法的模式由政府与私人对抗关系的管制行政法转交为政府与私人合作信任关系的服务行政法.应加强行政合作基础理论、基本原则的研究,并构建行政合作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