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何志斌  何新军 《民主》2010,(6):26-27
<正>日月悠悠,南通民进创始人吴志仪老已然百岁。站在吴老百岁这一节点,回视她的人生轨迹,可以如此概括:爱国家、爱民族;爱学生、爱未来;爱党、爱光明;爱事业、爱真理。这一条路虽然曲折坎坷,然而吴老始终坚韧不拔,奋勇前行。与学生,她是恩师;与党,她是挚友;与会员,她是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2.
李雪松 《学理论》2013,(12):204-205
佛家四大经典故事通过四个爱情故事诠释了人世间的四种爱情境界,分别是觉醒之爱、顿悟之爱、不渝之爱和大爱无形。前三种爱向世人讲述的是在爱情中要懂得放弃,放弃不该拥有的才会拥有更好的,才会有更圆满的结果;最后一种爱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讲述了超越无限与有限的人生,它让人经历了人类感情的全域。  相似文献   

3.
《侨园》2011,(Z1):40
大家普遍认为女人更爱贫嘴,心理专家指出,其实贫嘴得适当,对女性心理健康有好处。贫嘴的本质是一种分享与打探。女性爱贫嘴,是因为相对男性,女性的角色偏"弱",也较易没有安全感,而爱说话、爱打听是对他人  相似文献   

4.
张静  姚运标 《学理论》2013,(3):173-174
英国著名教育家罗素通过自己的实际生活和教育经历,将他的教育观荟萃在《教育与美好生活》一书中,其中谈到了爱的教育思想,爱的知识是正确行为的两种主要因素。在爱的教育中他将亲子之爱与性爱做了区分,以及提出了爱的教育思想与弗洛伊德学派的"俄狄浦斯情结"中的爱的异议。同时他倡导爱的教育要尊重儿童,不压抑儿童的个性发展,在家庭中要树立父母的榜样作用。  相似文献   

5.
陆鹏飞 《学理论》2008,(24):48-49
舍勒认为,爱在人的存在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是人类认识世界并做出意识行动的前提。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了舍勒"爱"的理论,一是舍勒"爱"的理论溯源。二是人命定要去"爱",舍勒认为爱是一种先验的、客观的爱,是超出了人的意志范围的爱,人命定要去"爱"。三是舍勒"爱"的魅力,舍勒认为普遍的爱的秩序是有等级的,要达到等级高的爱,只有通过对上帝的信仰,否则这种先验的普通的爱就会陷入紊乱。舍勒从价值秩序的直观中洞悉到了社会问题的症结,所以他要激发人们对上帝的无限的爱,使人意识到自己真正的使命,在实践中重建爱的秩序。  相似文献   

6.
许多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准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不是对学生爱得太过份,爱得太随便,失去师之尊严,就是束得太紧,管得太死,以致学生"谈师色变".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关于爱的理论是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学的核心内容.弗洛姆认为,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爱是具有创造性和成熟性格的人的一种能力;爱的本质是"给予";爱包括博爱、母爱、性爱、自爱、神爱等形式,但所有爱的形式都包含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等基本要素.当代西方的社会结构和西方文化导致了西方社会爱的异化和爱情衰亡.弗洛姆关于爱的理论体现了他对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综合",有其合理因素和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胜花  刘银花  邢国民 《学理论》2010,(11):176-177
爱是个只能意会不好言说的词汇,而教育的爱要让学生理解接受从而产生爱的互动。爱不是抽象的述说,需要具体行为的表达。本文试图从对英文单词"LOVE"这四个字母的具体组成,解读与诠释教师爱的丰富内涵,以便减少爱的盲目与浅显。"LOVE"是由listen—倾听、obligate—感恩、valued—尊重、excuse—宽恕这四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的,如果我们所有的教师都能在教育这个百花园中播撒"宽恕"的种子,接受"倾听"的雨露滋润,沐浴"感恩"的阳光、吮吸"尊重"的芳馨,真正的教育之"爱(love)"就一定会开出艳丽的花朵。  相似文献   

9.
江恒 《瞭望》1984,(47)
这是一篇报道胡耀邦同志活动的文章。它别开生面,写了耀邦同志与家人、青年、工人、基层干部的关系。正是通过这些细微小事,我们看到总书记爱生活、爱人民、爱国家火一般的热情及对事业必胜的坚强信念。文章朴素自然,亲切感人。  相似文献   

10.
爱智慧,哲学从出生就带着爱和智慧——感性和理性,爱是关于理性的爱,智慧也是在人类把握事物本真面目的追求。爱和智慧的矛盾,感性和理性的矛盾,也正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正是由此开启哲学学科的大门。哲学是爱智慧的学科,决定了我们在哲学的研究之路上,是要重新来、重头做而不是接着来、继续做,哲学的的精神核心是创新,创新同样也是智慧的要求。爱智慧不在于要从此案到达彼岸,爱智慧的快乐在于永恒的探求和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4,(33)
福克纳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他所创作的著名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以其阴森恐怖的气氛,以及主人公爱米丽小姐那古怪乖张的性格被广大读者熟知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爱米丽是没有自由的,她自始至终都在受到别人的控制,没有真正自主的权力,没有反抗的权力与力量,而这一切的一切结合在一起就导致了爱米丽悲惨的一生。爱米丽默默承受着时代赋予她的使命,而这个使命却足以毁爱米丽的一生。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最不可缺少,也是被引用最多的,大概就是“爱”了。爱是空气,爱是阳光,爱是雨露,爱是粮食,爱是营养品,爱是发动机……早就有不少人这样说过了。因此,不断地被引用,也就在意料之中了。一个会引用的人去引用,一个不会引用的人也去引用, “爱”就名声大振了;同  相似文献   

13.
思念     
《侨园》2016,(1)
正两个月前,在爱哈娜一家与数千中东难民冒险穿越地中海前往欧洲的途中,抱着6岁儿子吉尼普的爱哈娜与丈夫科尔迪走散了。从此,无论爱哈娜怎么寻找都没有丈夫的任何音讯。爱哈娜与丈夫科尔迪都是叙利亚库德族人,作为无处生存的叙利亚难民,他们在欧洲大逃生中遇到了从未想象到的困难与困惑。在过去的两个月中,爱哈娜抱着儿子吉尼普一边寻找丈夫,一边随同难民穿越了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与南斯拉夫的重重边关,历经一天天的饥饿与困境来到了匈牙利的边关,他们打算去德国求生,但是被匈牙利的边境铁丝网阻挡已经多日了……  相似文献   

14.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 以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与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每一个人的市场经济行为都不是与他人无关的孤立的个人行为,  相似文献   

15.
林雨洁 《慈善》2016,(2):38-39
爱是什么?说实话,我对爱并没有多少概念,直到遇见了它——《慈善读本》,我才渐渐懂得了爱。每个人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也有一个由被爱到会爱,不懂得爱到懂得爱的过程,这是苦涩而又甜蜜的。你会发现,爱,真的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它如同一个坠入人间的天使,那般纯洁美好,不染尘埃。犹记得那时,学校开展资助贫困山区儿童的活动,妈妈在...  相似文献   

16.
景北 《学理论》2012,(20):147-148
赫哲族是分布于我国三江流域的渔猎民族,他们的传统信仰是萨满教。萨满教是多神信仰,相信万物有灵,萨满是人与鬼神之间的中介,萨满通过跳神为人们除灾、祛病、祈福。一个萨满通常领有多个神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爱米神,爱米神不仅能够治病,还是萨满召集其他神灵的得力助手。  相似文献   

17.
浅谈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与特点中共西安市雁塔区委党校张桂兰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这是当前条件下,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1.“为人...  相似文献   

18.
黄燕妮 《学理论》2010,(13):64-65
作为先秦两大显学之一的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视人之身若其身",这与基督教宣扬的"爱人如己"的平等之爱确有共通之处,但两者事实上都无法完全超越建立在血缘宗法基础之上的差等之爱。而另一方面,墨家和基督教所提倡的"爱"在其来源、诱因和爱的广度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9.
为人须敬业     
为人须敬业桂林轮胎厂余正忠敬业,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德。古今中外的有成者和成功者,无不具有这样的精神与美德。在每个人都渴望在生活的拼搏中获得成功的今天,敬业精神尤其可贵。敬业,首先是一种爱,一种情感。是对人生、对事业的爱。这种爱,常常会超越个人的私欲,...  相似文献   

20.
费尔巴哈的"爱的宗教"与传统的宗教有本质区别,是费尔巴哈作为一个无神论唯物主义哲学家热爱自然、热爱人类、热爱生活的崇高精神境界.他试图建立"新宗教"取代旧宗教,实质上是要建立新的唯物主义哲学世界观.他反对神学宗教,但不放弃追求理性信仰.他提出的"爱的宗教"表达了他对"人类之爱"的终极理想追求,不仅是当时思想界的一次大解放,也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