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发展伦理的核心关怀:维护弱势群体的资源与环境权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代人、发展中国家以及同一时期同一区域内的弱势居民等是资源与环境利益的弱势群体.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中,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实质,是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在涉及自然与环境的问题上所存在的利益冲突,不保护这些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权,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发展伦理立足于人类的持续生存与发展,力图倡导一种新的伦理原则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省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发展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比较大。要化解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之间的矛盾,化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实现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任务。可持续发展是世界众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本文从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出发,论述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分析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立的因素,阐明要真正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构建和谐社会,遵循自然和谐原则,解决好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遵循社会公正原则,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辩证统一关系的科学,也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急剧扩展,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使生态学成为离人类环境最密切的科学,也成为与人类的文化和文明关系最近的科学.社会需求的“动力牵引”和相关学科的“感召效应”,使生态学在自我完善的同时,表现了对人类文化生活的强烈参与,使生态学成为连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成为人类与环境协同共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本文尝试用生态学的原则和观点,对人类的文化与古文明的兴衰作生态学的透视.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在发展与环境的矛盾中付出惨痛代价后的智慧选择。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随后这一定义得到全球广泛的接受和响应。  相似文献   

6.
这些年来,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等案件频发,值得我们深思。环境事件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体现和反映,环境法是预防并控制环境事件,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促进可持续发展。从法律尤其是环境法的角度反思环境事件,涉及到环境立法、环境执法和环境司法等三个环节。目前环境立法在科学性、系统性、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面对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的逐步恶化所产生的日益突出的矛盾,人们越来越关注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重大课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人类无法回避的唯一抉择。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  相似文献   

8.
张学军  吴爱民 《前沿》2010,(17):152-154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环境问题成为人类社会继续发展的巨大障碍。实质上,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自然界。只有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才能顺利发展。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观,对人类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周鹏娜 《传承》2010,(36):46-47
可持续发展的适度协调观主要是解决社会的人与地球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原则。处理好人与自身生存的环境、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适度协调发展问题就能够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可持续发展的适度协调观看,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赵洁 《求索》2006,(10)
当今的环境问题源自于人类自身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正是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直接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环境问题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一个根本矛盾,人类实践能力的无限性与人类生存环境承受程度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本文分析了全球环境问题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出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将统一于人的发展这一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1.
以汽车为载体的人类文明,是现代工业发展的产物,它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但是,由于全球机动车的快速增长,人类面临着以石油为主的燃料资源枯绝,汽车燃烧的石油所排放的大量有害气体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的环境。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成为人类面临的一对尖锐矛盾,而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规范法律法规,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县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兼谈灵川县﹃城郊型农业﹄唐成良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如此众多人口对生存物质的需求,人类对地球影响的空间扩大,在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上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这些矛盾日益尖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宏观经济理论中,可持...  相似文献   

13.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相忠 《桂海论丛》2005,21(4):58-61
广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问题日益突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文章提出了基本思路、模式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观立足于维护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着眼于全人类的共同发展 ,谋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解决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5.
杨炼 《前沿》2013,(19):77-86
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特别是近代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常常以牺牲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代价去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和物质文明,导致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不可持续发展,全球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危机.可持续发展权作为一种新型权利形态是对传统法律权利观的突破,在可持续发展权的建构中,面临着非可持续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冲突,人类中心主义权利观与生态中心主义权利观的冲突.从法理上看,需要解决法律本质、法律调整对象、法律主体、法律调整空间等给传统理论带来的难题.可持续发展权法律建构的可能途径是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建构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将法律价值取向由人与人的社会秩序向人与自然的生态秩序扩展,由环境资源利益的代内公平向代际公平迈进.在宪法层面上对现行宪法进行修改和补充确立可持续发展权的宪法地位,以法律形式将这一权利形态予以固定,使之具有最高法律效力.采取全球性的联合行动,发达国家付起更大的责任,各国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遵守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公约,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变革传统的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运用更多的与环境承载能力达到有机协调的方式来发展经济,建立一个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6.
王之励 《前沿》2012,(10):77-78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全球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在人类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人口、生态、环境、资源等一系列问题,对人类的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作为世界上发展较快的、国土面积较大的大国,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于是,人们不得不努力探寻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通过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我国当前环境经济政策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人在现实世界中应具有主体性、本位性和责任感、使命感。应着力从人的主体行为视角探讨各种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产生的根由及其对策。人们在不断的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应明确人类生态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系统发展观、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观,这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思想前提。中国有着特殊的国情,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中内涵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初探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生态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日趋突出,不仅直接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明确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应和谐相处,“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①马克思的这些论述,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两块基石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  相似文献   

19.
熊波 《政策》2002,(6):34-34
当前,全世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已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同样存在着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如何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20.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发展与环境相互协调的问题逐渐成为事关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生态经济作为实现人类生态与自然生态、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高度统一的经济样态,从宏观上看解决了人与环境之间矛盾的环境伦理问题,却依然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环境不正义问题。在此从环境正义的视角出发,对民族村落生态经济发展进行考量。研究发现:代内正义上存在着环境权利和环境义务不对等;代际正义上存在着资源禀赋的过度开发导致发展的不可持续;种际正义上则需要注重保护其他非人类物种的"内在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