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1991,(38)
今年淮河、太湖流域、松花江都发了大水,经济损失数百亿元。长江干流虽然未出大问题,但防汛期间也是险情不断。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的发达地带,一旦出事,后果堪虞。因此,今年大水后,长江的安全问题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近一段时间,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也从长江防洪安全角度发表了很多重要意见,并屡次提到对长江中下游防洪有重要作用的三峡工程。那么,三峡工程与长江防洪的关系究竟如何?记者最近走访了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魏廷琤。  相似文献   

2.
三峡蓄水175     
根据国务院三峡建委16次会议精神和最新安排,三峡工程预计今年9月中旬将实施试验性蓄水,蓄水目标是最终水位175米,三峡工程由此将进入正常运行期。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从施工准备开始,到现在已连续建设了16年,预计今年底主体工程将全部竣工。此番蓄水,则是竣工前的一项重大事件。这将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蓄水至最终水位及主体工程全部竣工,意味着防洪、发电、通航三大效益,将全面而充分地发挥出来。据介绍,届时,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将对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形势起决定  相似文献   

3.
1991年的洪灾过后,长江中下游的防洪问题变得更加紧迫和突出了;10月至11月间,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相继派团对长江防洪有关键作用的拟议中的三峡工程坝址及库区进行了实地考察。据悉,重新编制的长江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通过,一俟国务院正式审批,即将提交全国人大讨论。本刊从这一期开始,开辟《话说三峡工程》的专栏,聘请或采访一些专家学者,向读者个绍这一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有关情况。本期发表的文章权作这一专栏的开场白。作者为湖北宜昌市政协副主席,高级建筑工程师,三峡工程移民专题论证组专家。  相似文献   

4.
三峡十问     
长江三峡工程在距完工还有6年的时候迎来了“高峡出平湖”的时节。6月16日,三峡永久船闸打开有两个篮球场那样大的巨型闸门,开始迎送过往三峡的船舶。 人们关注三峡工程进展的同时,对于工程的防洪、发电、航运、经济效益、安全和环境等一系列问题,给予了很大的关注。本刊记者的报道,将解答读者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瞭望》1992,(3)
这组图表从防洪、发电、航运、移民和工程量几个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三峡工程的巨大效益。 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尤其是荆江险段,可保百年一遇洪水无虞,受益耕地800万亩以上,人口500万。 三峡工程发电后,对缓解华中乃至华东电力供应紧张状况效果明显,每年可替代原煤5000万吨;可改善川江航道650公里,万吨轮可直通重庆;开发性移民措施的实施,使移民问题可以妥善解决;从工程量上看,也并非大到无法承受的程度。而且三峡工程论证准备充分,做了大量科学细致的工作,从这些图表上也可看出广大科技人员为三峡工程倾注的心血。  相似文献   

6.
在三峡工程的防洪、发电、航运三大主要功能中, 防洪功能是最令人关注,无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7.
形成以堤防为基础,三峡工程为骨干,干支流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相配套,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水土保持相结合,以及其他非工程防洪手段并重的综合防洪体系  相似文献   

8.
有益的声音     
谢云 《瞭望》1989,(16)
友人送给我一本书;《长江 长江》。该书的内容是“三峡工程论争”。虽然收了一篇肯定这一工程的发言,但书的主旨却是汇集反对兴建这个工程,至少反对近期上马的意见的。 三峡工程,国人关心,世界瞩目。上,不上?早上,迟上?孰是孰非,笔者外行、不敢妄加评说。但  相似文献   

9.
王贤  李思远 《瞭望》2020,(1):22-25
人类及其文明总是逐水草而居,依托江河兴起,世界文明史某种意义上就是流域发展史。万里长江,奔流入海;千埠并起,因水而生。千百年来,长江流域以水为纽带,连接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形成经济社会大系统。历史上,长江流域水患频仍,中华民族在同水患等自然灾害做斗争中不断发展、生生不息。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兴水利、除水害,建成了荆江分洪工程、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一批“世纪工程”,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明显增强,长江经济带发展宏图应运而生。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发展?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站在历史和全局高度,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把脉定向,开启新的发展航程。  相似文献   

10.
《民主》2016,(6)
正坚持多方合作持续关注长江1997年,民进中央和湖南、湖北两省共同研讨长江流域综合治理问题,由此开始了民进中央围绕长江保护与发展的二十年建言献策之路。从防洪到沿江产业布局,从制定湿地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到推广建设生态屏障,从上游水库群到中游的洞庭湖、鄱阳湖,再到下游的长江出海口,几乎每年都提出建议。特别是自2007年起的第二个十年,又有新的提升。一是平台更为规范:两年一度的长江系列  相似文献   

11.
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最早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1953年,毛泽东主席在听取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修建水库规划的介绍时,希望在三峡修建水库,以毕其功于一役。1955年开始,全面开展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勘测、科研、设计与论证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专家们新近向记者描绘了中国综合治理与开发大江大河的蓝图。其中令人瞩目的大工程有:建设长江、黄河、珠江、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等七大江河的工程和非工程防洪体系;开发长江中上游、黄河上游和红水河的水力资源;南水北调;疏通4000公里的内河航道,等等。这是国家正在拟议中的国土整治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瞭望》2006,(30)
中小河流、中小型水库的防洪问题日益突出,成为长江防洪的一块“短板”。长江流域有大小支流7000余条,各类水库4.8万座,其中中小型水库4.7万多座。多年以来,这些中小河流、中小型水库治理缓慢,投入严重不足,管理工作薄弱,防洪标准低、病险多,一遇较大洪水就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06,(20)
三峡大坝将于5月20日全线建成,这标志着三峡枢纽主体工程完工。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流域在我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三峡工程的建成,将给长江流域经济带的发展再添强大助力:比如发电,我国华东、华中地区缺煤、缺电,资源和能源严重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7,(44)
大江截流的三大控制工程横贯东西的万里长江,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大动脉,也是联结东、中、西部的重要经济纽带。目前,长江干流通航里程达2800多公里,年货运量达3亿吨。通航里程和货运量分别占全国内河的70%和80%。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斩断了长江主河床。能...  相似文献   

16.
《瞭望》1988,(22)
长江三峡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宏伟的开发水能资源的规划之一。规模大,投资巨,难点也多,给国家、民族带来的影响自然也会极为深远。对这样一项宏伟工程的上或不上或缓上,持慎重的、科学的态度是理所当然的。 对长江三峡工程的研究,从开始到现在已有50余年。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许多专家学者砥砺攻研,做了大量的科学论证工作,逐步深化了对三峡工程的认识。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的报告中指出,“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发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提高领导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象三峡工程这样的重大决策,应该增加一些透明度,让更多的人有所了解。 为此,我们访问了著名物理学家王淦昌和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副组长、水电工程专家陆佑楣。王淦昌同志曾为《论三峡工程的宏观决策》一书写过书评。这部书集中了三峡工程应不上或缓上的主要意见,陆佑楣同志参加了三峡工程科学论证的领导工作,对论证的进展情况知之甚稔。本刊发表的两篇专访,反映了众多专家的不同见解,关注三峡工程的各界人士从中可以窥见工程论证之一斑。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2,(23)
在长江上筑起三峡大坝后,隔断了长江的航行通道。大坝上、下游100多米的落差,使得船行三峡必须借助于船闸或升船机。布置在三峡工程长江左岸的永久船闸预定于2003年6月通航。目前船闸的土建和金属结构安装已基本完成,即将进入调试阶段。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99,(15)
编者按水患,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汛期防洪,也一直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年,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防洪形势全线吃紧,险象环生。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沿江军民严防死守,特大洪水终未酿成大祸。防洪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识...  相似文献   

19.
林晨 《瞭望》1989,(12)
一份长约15万字的长江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日前交付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第十次扩大会议讨论,并得到了与会大多数专家的首肯。至此,历时两年半的三峡论证工作基本结束。研究报告将上报国务院、党中央以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三峡大坝使长江上游通航条件发生巨变,但三峡船闸却让长江黄金水道饱受“卡脖”之苦。是工程设计失误,还是过闸船型不标准?再次拷问三峡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