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为切实保障农村特困群众基本生活,现就进一步完善我省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一、进一步明确农村特困户救助对象范围农村特困户主要是指因病、因残等导致家庭丧失主要劳动力,难以维持日常基本生活的农村特困家庭,以及不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无劳动能力、生活常年困难的鳏寡孤独家庭。因艾滋病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纳入当地特困户救助范围。艾滋病致孤人员、艾滋病导致的单亲家庭按照政策就高的原则,只享受一种救助政策。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纳入五保供养范围,按照五保供养政策执行,不重复…  相似文献   

2.
10月2日,江苏省建湖县开始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593户特困户得到了定期定量救济。该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定:1、保障对象为1996年人均收入低于1080元的农民。重点保障对象是因残疾、年老体弱、家庭主要劳力死亡和遭遇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而造成自身无生存能力,口粮田无法耕种,且无其它经济来源的特困户。保障对象和最低生活保障线采取一年一定的办法,每年由有关部门定期审批公布。2、保障资金由县、乡(镇)、村(居)分级负担。其中:县负担30%;乡(镇)负担35%;村负担35%O县、乡负担的部分以财政预算安排为主,以单位…  相似文献   

3.
工作动态     
沙坪坝区完善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 重庆市沙坪坝区政府今年2月通过《关于建立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对农村因病因残或因灾而造成长期缺乏劳动力,缺生产工具,缺衣少被,住房简陋,生活特别困难,常年需要政府救济才能度日、非救济不可的“三缺户”家庭给予常年救助。全区农村共有1043特困户1931人得到了有效救助。同时,政府还对特困户医疗、子女就学、农税减免、农业技术培  相似文献   

4.
5月30日,绥宁县人事局收到一封特殊来信。写信人是竹舟江苗族乡联溪村林安茂、伍名辉、陈治华等特困户,信中写道:“你们来到村里同特困户结对扶贫,我们一定要加倍努力搞开发,以实际行动脱贫致富。” 今年来,该县人事局在扎扎实实开展“心系农村,为民兴办实事;心贴群众,为民排忧解难;心  相似文献   

5.
作为省委驻浏阳县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作队的成员,我们参加了浏阳县葛家乡,青草乡、枨冲乡、大瑶乡和金刚乡等五乡七村及两个乡镇企业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作。在宣传发动、系统教育的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农村礼会主义思想教育与农村家庭关系密切,必须使教育入户到人,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 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与农村家庭关系密切,是由改革前后农村家庭的巨大变化所决定  相似文献   

6.
民政部门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建立和完善"五个体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一)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一是要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农村五保户、农村孤儿、残疾人、农村特困户和因灾、因病、无劳动能力且生活特  相似文献   

7.
近日,山西省民政厅对全省农村特困户救助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救助工作按照“坚持标准、分类实旋、全部纳入”的思路开展。 农村特困户共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因残、因病缺乏劳动能力的农村特困户。这部分人属于常年需要救助的特困户,约占特困户总数的55%,对这类特困户应实行农村低保。第二类是因残、因病且具备一定劳动能力的农村特困户.这部分人属于临时救济范畴。第三类是因遭受自然灾害导致的农村特困户,这部分人也属于临时救济范畴。在实施救助时,要严格按照救灾款的使用原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湖北省认真宣传贯彻十七大关于"强化防灾减灾工作"的精神,防灾减灾工作得到全面加强。一、"福彩安居工程"建设成效明显。"福彩安居工程"是一项利用社会福利彩票公益金帮助农村特困户开展危房改造的减灾安居工程。2006至2009年,省级共投入资金2.031亿元,支持5.0775万户农村特困群众改造了危房,提前完成了2006年提出的"帮助5万户特困群众改造危房"的目标。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工作的实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将在全省范围内逐步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居民可享受像城市居民一样的“低保”待遇。据介绍.这项制度可惠及农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因病、因残、因灾导致家庭丧失主要劳动力.难以维持日常基本生活的农村家庭.即农村“五保户”和农村特困户。  相似文献   

10.
醴陵市2003年被湖南省确定为经济较发达的农村特困户救助工作试点县市之一.为做好这项工作,醴陵市成立了农村特困户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农村特困户救助工作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把农村特困户救助工作列入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2003年发放农村特困户救助金45.5万元,2004年安排调剂了96万元.  相似文献   

11.
刘辉  吴弢 《中国减灾》2007,(4):34-35
近年来,湖北省部分市、州、县先后组织开展了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工作,特别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十堰市实施的“消茅”工程,分别使5770户、1770户住草房的特困户住进砖瓦房,并涌现出了“爱民模范”周国知等先进典型。为帮助农村特困群众解决无住房、住危房和住茅草(土坯)房的问题,2006年,湖北省民政厅在全省组织实施了以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为主要内容的“福彩安居工程”,从省级福利彩票公益金筹措4000万元,支持20个县(市、区)改造农村特困户危房1.28万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2.
2006年,辽宁省在全省组织实施了农村特困户危房灾前改造工程,确定用3年时间,对5万户农村特困户危房实施灾前改造。2006年全省共投入资金2.8亿元,为灾民、农村低保户、分散五保户、优抚对象等农村特困户新建住房1.6万户、4.1万间,完成全省农村特困户危房灾前改造任务的35%。  相似文献   

13.
10个民警和1个特困户的故事郭宗科,李彦平贾兰妮是许昌市半截河乡徐湾村人,今年84岁高龄。由于多种原因,她的家庭似乎总是笼罩在贫困阴影里难以解脱。早年,贾兰妮嫁到徐家没多久,丈夫便被国民党军队抓走当壮丁,是死是活至今下落不明。她拖着年幼的孩子躲战乱,...  相似文献   

14.
史修松 《群众》2020,(7):14-15
苏北农民住房条件改善,牵一发而动全身。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四化"建设环环相扣,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工业化又反过来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改善苏北农村住房条件,是促进城市反哺农村、补齐我省发展短板、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15.
为传达贯彻国务院关于做好农村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的指示精神,研究当前农村救济工作的形势,交流经验,统一思想,安排部署进一步做好农村特困户救济工作的措施,2003年5月23日,民政部召开"全国农村特困户生活救助座谈会".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会上,江西省民政厅罗筱玉厅长、山东省民政厅杨金镜厅长和河南省淮阳县苗得雨县长分别做了经验介绍.四川省民政厅厅长姜保山、云南省民政厅厅长高祖兴、吉林省民政厅厅长朱克民从当地工作实际出发,就农村特困户救济工作,交流了意见,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丰台区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推进无社会救助盲点工作,在全力保障农村低保家庭生活的同时,把改善农村特困户的住房问题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先后组成多个工作组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开展农村危房普查工作,制定了农村危房魏建规划。近4年来.在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资3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7.
唐河县针对当地实际情况,从激活家庭细胞入手,在农村广泛开展以评选"双文明户"、"五好家庭户"、"遵纪守法户"和"文明村"为主要内容的创建"三户一村"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使全县人民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明显提高.对于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唐河县是一个拥有123.7万人口、202万亩耕地的农业大县,过去由于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农村的盗窃、赌博、封建迷信、非法宗教等现象有增无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县的稳定和发展。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唐河县决定把刨建"三户一村"活动作为统揽农村工作的"总纲",每年春冬两季在农村广泛开展评议活动,从家庭着手,抓户促村,抓村促乡,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快  相似文献   

18.
藏汉民族的家庭结构一般具有大家庭和核心家庭两种形式,但其组织形式、形成原因、居住形式都不同。汉族农村的扩大家庭由几代人构成、包括所有的子女。而现在的迪庆大中甸乡、扩大家庭仅由一主一次核心家庭构成,没有几兄弟并居的。笔者调查的大中甸乡,是迪庆藏区家庭形态的一个缩影,我们将汉、藏民族作一比较,可从中洞察出家庭生活中隐含的文化因素和精神风貌,从而加深我们对滇西北藏族社区的了解。一、扩大家庭1、家庭结构和形成原因比较汉族农村传统大家庭从封建时代一直延续至今,几世同堂儿子皆不分家,女人成人后嫁出,家中成员…  相似文献   

19.
正4月15日至16日,省政协主席黄莉新率调研组就"创新农村治理体制机制、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赴宿迁开展调研,为即将召开的主席专题协商会议作准备。在沭阳县,黄莉新一行先后来到耿圩镇淮西新型社区和多肉产业园、陇集镇墩前新型社区和李徐村。在两家新型社区,黄莉新详细了解当地结合农房改善、创新乡村治理情况,强调要在改善农民住房条件的同时,创新农村治理体制机制,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在一亩田多肉家庭农场,农民正忙着在  相似文献   

20.
<正>省委书记娄勤俭在去年加快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会议上强调":改善苏北农民住房条件,势在必行,非抓不可,必须抓好。"其中,关键是要研究解决好"哪些人要搬""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房子怎么建""如何稳得住"等问题。自去年省委、省政府就这项工作作出部署后,在省、市、县各级共同努力下,苏北农民住房改善工作取得一定进展,受到农村群众普遍欢迎,但各个地方重视程度、工作力度、实施进度还有较大差异。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的住房条件,不能孤立地就农村改农村、简单地就农房改农房,而要放在城镇化进程的大局下谋划,首先要搞清楚"哪些人要搬"的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