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封史话     
《春秋》2001,(1)
我国最早的书信叫“尺牍”,因古时书简约长一尺而得名。它是由两块木简或竹简组成,下面一块写信的内容。上面一块写收信人和寄信人地址及姓名,即为信封。将两块简用绳子扎牢托人投寄。另一种信件是用绿绸为原料,叫“尺素书”,把信的内容写在绢帛上,夹在刻有鲤鱼状的木板中间,故又叫“鱼书”、“鲤封”,这两块木板就是信封。古希腊则是用奴隶的头发做  相似文献   

2.
姜志凤 《春秋》2010,(2):49-49
泰安医学院建院之初.曾给中国科学院院长、著名书法家郭沫若先生去信。请求他题写院名。不久,接到回信。院长拆开信封,却什么也没有见到。正在纳闷的时候.一位教授进了办公室。教授问:“院长,哪里来的信?”院长说:“我们给郭沫若先生去了封信.请求他题写院名,他回信什么也没写,只邮来了个空信封。  相似文献   

3.
1960年3月18日下午5时40分,坐落在天安门广场西侧西交民巷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传达室来了一个自称国务院办公厅的人,送交给传达室一封“国务院总理办公室”给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行长的急信。因信封上注明要限时送到,传达室同志签收后立即送到行长办公室。行长办公室于秘书打开信一看,信的内容是:“主席办公室来电话指示,西藏活佛开讲经会,有中外记者参加,要摄制纪录影片,需拨现款15万元至20万元”。“周总理批示:拨20万元,限当晚七时送交民族饭店西藏工委宗教事务部赵全一”。因当日行长都不在家,于秘书即请示值班的计划局王副局长…  相似文献   

4.
文检技术在侦破一起制造恐怖信息案件中的运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2年12月15日,有关部门给广东省公安厅转来内容相同的恐吓信两封共八页,信文为手写笔迹的复印件,其中一份系用传真机复印;信封笔迹系用签字笔书写。两封信虽从广州发出,所写内容却只涉及广东某市某镇;收信人均为国家领导人,信中以“反黑共产党反黑社会家长会”的名义扬言“我们这十来位家长购买了枪支和炸药,我们如果得不到满意的答案,我们将在广州干一次拉登、不信3百个  相似文献   

5.
胡进文 《台声》2000,(10):43-44
1998年 7月 18日,福建东山县康美村村民林平收到一封台湾来信。林平心生疑惑:自己年过半百,从未有台湾亲戚朋友,何来台湾来信?再看一下信封、地址和收信人准确无误,白纸黑字,岂能有假?!拆开信封一看,林平更是一头雾水,寄信人林鑫,信中称呼林平为儿子,并极尽为父之情。林平为此一夜辗转难眠。第二天一早,他便拿着这封台湾来信到东山县台办要求协查。县台办联络科陈科长在问明缘由后,翻遍了所有东山籍台胞档案和底册,就是查无林鑫此人。毕竟陈科长从事对台工作 10多年,凭他直觉,这并非一封普通的台湾来信,信中必有一段隐情…  相似文献   

6.
可疑的“中央领导”来信1998年5月5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某主要领导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封从北京寄来的特快专递信件,信封上发信人地址一栏端端正正地写着“北京市北长街十六号李平”。信中写道:“传新乃胡某之女婿,许某之甥婿……要安排好、使用好。”信中...  相似文献   

7.
“黑手党”来信2002年11月2日上午10时许,正在办公室洽谈生意的湖北十堰市某汽车配件公司总经理刘明突然收到秘书送来的一封信,信封上写着“收信人刘民”。刘明与刘民虽只有一字之差,但这其中的奥妙只有总经理刘明自己知道。刘总经理的大名刘明在十堰市汽配圈子里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在对外业务、吃喝签单和报销签字时他都习惯用“刘民”。因此,这个收信人为“刘民”的信件让刘明警觉起来,他撕开信封,内容让他大吃一惊:刘民总经理:我们近来手头有点紧,想向你借用3万元人民币,望你能够合作。把钱存入建设银行(姓名:凡新,账号4206160500×××…  相似文献   

8.
我喜欢集邮,因此收集了许多有邮票的旧信封。信封t一些稀奇古怪的地址,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一日,我拿了一沓爷爷给我的旧信封去问他。我先从里面拿出一封面写有“中和联保AA保JJ甲”的信封给他看,他看了后说:“那时我们这里才解放,地名都还没有改过来,用的还是解放前的地名。解放前兴保甲制,10至15户为一甲,10至15甲为一保,全县有25联保。保甲就和现在的村组差不多,抓壮丁、交租税都由保甲负责,一户犯法,保甲连坐,非常残酷。”找又拿出一个信封给他看,上面写的是“六区卫东乡跃进村”,爷爷说“解放后不久即在全县实行分…  相似文献   

9.
说起代表专用信封,杨杰连声赞扬:“这真是一条反映民意的绿色通道啊!”  相似文献   

10.
匿名谎言心态辨邱大任本文所指的匿名信,包括敲诈信、勒索信、恐吓信、诬陷信、挑唆信、挑拨信、谩骂信、流氓信、捣乱信、恶作剧情,等等。这类信件,虽不一定当面使收信人难堪,但总令收信人烦恼,给他们的工作、生活和身心带来难以言状的痛苦,有的对单位也造成很坏影...  相似文献   

11.
1 简要案情我区在 2 0 0 0年 1 1月 2 8日至 2 0 0 1年 5月期间发生了一宗恶性诬告案 ,作案手段是以写信为主 ,这期间共写诬告信五封 ,其中四封信写信人落款署名为“花山镇 江新” ,收信人地址为“广东省广州市省委办公室” ,收信人省委某领导 ,另一封信收信人地址为“花都区公安局长某某先生收”。经有关部门查实 ,五封信中所述之事均属捏造 ,影响很坏 ,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于是成立专案组立案侦查。首先经查实 ,五封信并不是江新本人所写。  2 分析画像这宗案件的侦破 ,首要的突破口应是五封信件。专案组在 2 0 0 1年 6月 1 5…  相似文献   

12.
2005年5月,一封署名为“平文谦”的来信引起了黄浦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同志的关注。信中夹寄着一张微微泛黄的1954年黄浦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选证书。老人在信中写道:“我年逾耄耋,此证书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诞生、发展的一份见证,今奉上供留存。”  相似文献   

13.
少见的情书     
少见的情书安妮收到未婚夫的来信。只见信上写着:“亲爱的,我想念你!想念你那金丝卷发,浅蓝色的眼睛,高高的颧骨,还有你左手上的伤疤以及1.65米的身高。”安妮的女朋友见了这信说:“这封情书确实少见。你的未婚夫是干什么的?”“他在警察里专门写寻人启事。”...  相似文献   

14.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不久,有几个农民写了两封给人民委员会主席的信,抗议地方政府随意征用他们的马匹。几经周折,信被转交给首都事务特别委员会处理,该委员会负责人在信封上批语:“工作太忙,根本没有功夫来管这些琐事。”最后又把信给退回。列宁得知此事,非常气愤,当即指令国家监察部负责人:“请把写这个批语的官僚逮捕起来。”“工作太忙”,一直是领导干部的一句口头禅。如今一些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5.
经营的哲学     
“毛巾干了还要挤”,这体现了丰田公司彻底合理化的精神。丰田素以“小气”著称。丰田企业内部使用的信封全部是旧信封,他们在用过的信封上贴一张白纸,在上面填写收件人的姓名和地址,以便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16.
《天津人大》2008,(8):48-48
近日,浙江省奉化市人大常委会在该市的锦屏街道试点,首次统一给人大代表印制履职“名片”。“名片”上印有代表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家庭地址、所在选区和电话号码等基本情况,数量为100张,供代表履职时使用。据了解,代表在收到“名片”后,亲自上门分发给选民.同时做好“五项工作”:加强与选民的沟通.今年至少要与15户选民建立经常性联系;了解群众的要求和困难,至少帮助解决一二个实际问题:利用各种渠道,及时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相似文献   

17.
自接手本刊“助学行动”活动以来,曾无数次拆开那一封封来自祖国各地、清真辞切、殷殷企盼的申请信。这些信大多来自边远偏僻的乡村,信封和信纸多半透着寒他,然而字迹却一律工整。薄薄的信纸上,十分仔细小心地捺下的一笔一划中“信任”二字显而易见。展开信纸,我常会不由自主地边读边在脑海里描摹写信人的形象:将门出虎子,虽说是穷人家的孩子,毕竟是警察的后代,想来该带着几分虎气吧?如此渴望获得这份数额并不大的资助以读完大学的他或她,学习成绩不一定多出色,可是一定非常非常地刻苦和用功吧?由于地域关系,这些小弟弟小妹妹…  相似文献   

18.
举世瞩目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雄伟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召开今年3月,浙江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一些印有特别标识的专用信封和代表建议专用纸送到代表手中。这种信封是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专门印制的,目的是为进一步密切省人大常委会与代表的联系,拓宽代表反映意见和建议的渠道,方便代表在闭会期间提交建议、批评和意见。而每年全国“两会”期间,每位全国人大代表也都会拿到几个专用的白色信封。有人称这种信封为“尚方宝剑”。人大代表的建议,正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一府两院”对建议的办理也日趋规范,尤重实效。去年,浙江省省长、副…  相似文献   

19.
素有“江西侨乡”之称的丰城,有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近6千人。近年来,有50余位回乡探亲的同胞在市地名办的帮助下,与亲友取得联系,找到了“根”。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信一个夏天,一封来自美国的信函寄到丰城,信封上写着:“丰城县仙音巷18号范加毅先生收”,邮电部门不知仙音巷为何处,来地名办请求帮助查找。原来,他音巷为清初时丰城城关镇的一条旧巷名,清末,更名为陆家巷,文革时期,又改名灭资巷。文革后,又复名陆家巷。邮递员弄清后立即前往陆家巷18号,但范家早已搬迁。据其新主人说,范家早已迁回老家焦坑乡。但究竟是在哪…  相似文献   

20.
袁承东意识     
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姜春云下团听取汇报,一位代表发言之后,姜春云说:“你是一位法律专家。” 无独有偶。两年后的2005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听了这位代表的发言后说:“口才很好。法律内行!” 时间似乎有些戏剧味道。又两年后的2007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国家总理温家宝听完这位代表分析物权法与行政法的关系并建议依法行政过程中“民权须保护、侵权应担责”的发言之后,说:“你这位法律专家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 国家领导人口中的“法律专家”到底是何许人? 他就是袁承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