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循环经济”已成为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它促使我们从哲学角度重新思考“循环”现象和“循环”关系的性质、作用,“循环”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如果客观地分析,“循环”应是一种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的物质运动形式,在自然、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该尊重这种客观现实,辩证理解循环与发展的关系,这是实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又好又快地发展”目标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正经济循环活动的边界直接决定着循环效率的高低。这就需要在"全"字上做文章,畅通全要素循环、全过程循环、全产业循环、全链条循环、全区域循环五个"全循环",最大程度激发国内经济发展潜力。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保持大致平衡是确保循环可持续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在"调"字上出实招,聚焦供给和需求、积累和消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国际和国内、新兴要素和传统要素五大"再平衡",推动国民经济实现均衡增长。  相似文献   

3.
农业“三低”循环的突围刘荒现代农业是以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为特点的,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业基本上还处在低投入、低效益、低积累的“三低”循环之中。不改变农业的“三低”循环,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目标。本文将分析这一循环的构成、成因,并探讨突...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西宁市大堡子镇党委以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探索出了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小循环”,实现了党员电教服务于基层组织建设的“大服务”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5.
韩国首尔有个最大的二手物品超市"循环城市"。在"循环城市",小到衣物、饰品,大到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市民只需打个电话到"循环城市"申请出售自家不用的物品,店员就会亲自免费上门取货,根据物品新旧程度和市场均价收购。首尔市一直通过鼓励开办二手商铺、市场来推广"循环利用"的理念。市政府还每月在市中心的光化门广场举办大规模的"希望分享市场",鼓励市民将不再使用的衣服、书籍和生活杂物拿到市场上低价出售给有需要的人。  相似文献   

6.
历经30多年的发展,郁美净集团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创造了小商品大市场、小企业大发展的辉煌。“十一五”期间,集团销售收入增长193%,利润增长143%。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化妆品竞争达到白热化的近两年,销售收入仍然取得同比增长20%以上的成绩。探究郁美净的发展之路,其关键在于自主创新,不断超越自我,敢与巨人同行。  相似文献   

7.
《党课》2006,(10):23-2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获得了长足发展,成就举世公认。然而,一系列问题仍然困扰着我们:为什么这么多年产业结构调整不过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过来?为什么中国目前只能是“世界加工厂”而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不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为什么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么多年而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所有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虽然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加工制造能力和产业配套能力名列世界前茅,钢材、彩电、摩托车等一百多种重要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这些辉煌的成绩并没有增加多少我们在世界市场上的话语权。生产靠订单、销售靠外商、技术靠引进,这样的循环使得我国总的对外技术依赖度超过了50%,70%以上的新开发技术属于外源性技术。所有这些现象的产生,都是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造成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实现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发展目标是不可能的:没有自主创新能力,就不可能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GDP翻一番;就难以做到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就无法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从长远看,保障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不断提高综合国力、确保我国经济安全的能力,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有得就有失,有失便有得。人生就在这无常循环中度过。生活就是不断地得到,同时又不断失去。只得到不失去,生活将不堪所累,只失去不得到,生命又将感到一种莫名空虚。无论何种得到,首先得到的是一种精神的满足;  相似文献   

9.
《党课》2006,(3):14-15
“花不了”是指花不了钱。据报载,咱们国家的银行储蓄余额达到了14万亿元,连续几年储蓄额都以两位数在增长,但整体消费水平却并没有同比提高。有专家说,这笔钱哪怕拿出五十分之一来就足够解决国内产品库存问题;也有人说,这笔钱如果分出一点儿投入股市,就可以让中国股市长时间保持“牛市”……说归说,愿望归愿望,消费增长指数还是赶不上银行储蓄余额的增长指数。这些年来,  相似文献   

10.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发展观的历史演进经历了“发展-经济增长”、“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结构转变+可持续”的过程。从“增长”到“发展”是一个认识上的渐进过程,充分体现了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和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核心是立足优质化、强调内源化、突出入本化、注重协调化、追求持续化。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09,(11):119-120
所谓“加减乘除”,就是算经济账。周恩来历来重视算账,擅长“加减乘除”,是这方面的典范。周恩来曾强调说:“中国有两件事情,一件是除法,一件是乘法。”他所说的“除法”,就是把生产增长的数字除以人口数,增长就不多了.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从生态思想方面还是从道德文化方面来看“和谐社会”,显然是对“尧天舜日”的否定之否定。“和谐社会”既带有“尧天舜日”的某些痕迹,又包含许多新的更高的特点,不是简单的历史循环,而是走向更高级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大显集团的前身大连显像管厂始建于1986年,是我国较早的黑白显像管、电子枪及零部件的定点生产企业。1992年,由于黑白显像管市场萎缩,大显利润降到了历史最低点,而欠贷款却有1.2亿元。1999年,火显集团各项经济指标高速增长,当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6.6亿元,销售收入42.2亿元,利润2.05亿元,出口创汇2.3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73%、60%、47%和67%。  相似文献   

14.
正桐梓烤烟种植大户牟国庆,探索了一套"种植+养殖+加工+循环"的绿色循环生产模式,打造出一个生态家庭农场。"在我的地里,每一棵草都有用处。"牟国庆抱着一捆黑麦草朝牛棚走去。5月,久违的阳光驱散了天空的阴霾,桐梓县娄山街道风岩村,漫山遍野的烟田里,嫩绿的烟叶在微风中摇曳。今年55岁的牟国庆,不仅种植了90亩烤烟田,养了5头猪和9头牛,还修建了一间烤酒房。这套绿色循环产业搭配,为老牟打造出一个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的家庭农场。  相似文献   

15.
一、图书馆当前处境1、循环怪圈。说到图书馆的现状.许多同志用“低谷”、“困境”、“萎缩”、“危机”等形容词来概括.这有一定道理。因为缺资金,缺馆藏文献,缺人才,服务质量低,读者利用少等情况,几乎在每个图书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而这几种因素是互为因果的,可以划出一个循环的怪圈:书馆→⑦资金投入进一步减少。如果让这个循环继续下去.难道不是危机吗?幸运的是,在上面这6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改善.都能突破这个怪圈而向良性循环转化。因此,选好、选准这个突破口,就能让这个循环圈按良性循环持续、稳定、协调地运转…  相似文献   

16.
陈刚 《当代贵州》2017,(18):58-58
松桃自治县开展锰污染治理,不但没有影响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反,锰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从此走上了有序、高效、循环、经济的转型升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雨岛效应是指大城市内高层建筑使空气循环不畅,盛夏空调、汽车尾气加重热量超常排放使城市上空形成热气流且越积越厚,最终导致形成降水的现象。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长、人类活动加剧、城市的生产活动和特殊地面结构共同作用于大气,  相似文献   

18.
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唯一战略选择.制定以支持、激励为主要功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是我国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国家通过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借助于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可使进行污染治理和废物循环利用的企业,通过经济补偿机制,在实现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在市场竞争中也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正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作为河北省十大新型工业化基地之一和石家庄市重要的工业聚集示范区,园区党工委紧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通过创新发展思路和管理体制,实现了基础化工向精细化工的华丽转身,激发了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和动能。构建循环发展机制。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着力构建"1+1"产业发展体系(即做优做强石化产业,培养做大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的目标,以石炼化转型升级发展带动园区煤化工、氯碱化工配套产业链  相似文献   

20.
林彦虎  岳德常 《求实》2016,(3):67-74
当前,反腐败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制度缺陷论"和"人性自私论",前者进一步细化出了"权力异化论""体制转型根源论""惩治不力论";后者则细化出了"思想观念论""需求驱动论""人的生活本能论"。事实上,"制度缺陷论"没有看到制度的核心理念是人们达成的一种价值"共识",忽视了制度产生于价值体系的事实;而"人性自私论"在片面夸大人的自然属性和人的意识作用的同时,未能真正深入到社会关系中去探寻腐败问题,忽视了塑造完美人性的关键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基础上建构的高尚并稳固的价值体系"超循环"过程。两种理论都没有完全看到腐败现象的根源在于私有制价值体系形成了自我强化的"超循环",有效惩治腐败就要打破这个"超循环",代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超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