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2年,霍英东与叶剑英元帅谈到了合资建宾馆的事情。霍英东在投资建设白天鹅宾馆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相当大的困难,因为中国没有完全开放,当时也  相似文献   

2.
陈鲁民 《奋斗》2007,(5):62-63
作家冷夏在《霍英东全传》中,记录了她与霍英东先生的有趣对话。作家问:“你从商已有半个世纪.回过头来看自己走过的路,应该有个自我评价。假如人生满分是100分.那你给自己打多少分?”霍英东连想也没想就冲口而出:“不止100分.起码100多分。”他沉吟片刻,解释说:“为什么给自己打100多分.是因为几十年来.我不单只是自己赚钱.还帮别人赚钱。  相似文献   

3.
熊坤静 《党史文苑》2008,(12):52-55
担任过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霍英东集团董事长、霍英东基金会主席等职务的霍英东,曾先后被国际奥委会授予奥林匹克银质勋章,被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授予大紫荆勋章。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半个多世纪以前,这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曾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不畏艰难险阻,为新中国运输“禁运”物资长达三年之久,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独特而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霍英东在内地名气之大,远远超过了其他香港巨富。霍英东曾是全国人大常委,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这些头衔使内地人有了更多了解他的机会。尤其是1979年以来,霍英东频繁往来于大陆和香港之间,大量投资,慷慨解囊。投资和捐资数额之巨,在港、澳、台和海外华人企业家中堪称第一。 据不完全统计,自1979年以来,霍英东在内地投资的总额已超过15亿港元,其中属于捐献的资金占70%。1984年,霍英东捐资10亿港元,成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霍英东基金会”和“霍英东教育基金会”,支持内地的建设事业和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事业。近些年来,人们也时常能从报刊上了解到霍英东的捐款情况,如捐赠给广州暨南大学300万美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与霍英东 霍英东最早见到邓小平是1964年的国庆之夜.霍英东作为知名的爱国人士,收到了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宋庆龄共同发出的请柬,应邀参加国庆招待会.  相似文献   

6.
吴跃农 《党史纵横》2006,(12):30-31
在香港知名人士中,与邓小平交往较密切的是霍英东。霍英东最早见到邓小平时是在1964年的国庆之夜。当时,霍英东作为港澳知名爱国人士,收到落款是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全国人大委员长朱德、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宋庆龄的请柬,来京参加国庆招待会。在招待会即将结束时,一位个子不高、精神抖擞的中年人依次同港澳知名人士握手,他就是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第一副总理邓小平。霍英东清晰地记得邓的问候语“:欢迎您来北京!”从邓小平炯炯的眼神中,霍英东看到了一种独有…  相似文献   

7.
担任过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霍英东集团董事长、霍英东基金会主席等职务的霍英东,曾先后被国际奥委会授予奥林匹克银质勋章,被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授予大紫荆勋章。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半个多世纪以前,这位杰出的爱国  相似文献   

8.
霍英东原籍广东省番禺县,1923年5月10日,出生于香港一个水上人家。祖父霍达潮,曾拥有大风帆船,来往于港澳之间,从事货运生意。但当霍英东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家境已相当困难,全靠父亲租船驳运货物维持生活,入息不多,生活艰辛,他们全家穷得连鞋都穿不上,无论寒冬酷暑,都是赤脚行走。  相似文献   

9.
不要忘记大多数人何如飞偶尔翻三月份的《吉林日报》,看到一封群众来信,某市老百姓没有地方洗澡。这个市原有的一个公共浴池,年久失修,不能使用,只好拆除重建。但不知为什么,这项涉及千家万户的工程却建建停停,一拖再拖,直到现在(群众来信发出时)也没有建起来,...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上,一直有“霍英东朝鲜战争时期靠走私发家”这样的传言。2006年10月,83岁的霍英东在北京去世,这一传言的真实性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殊不知,早在其80大寿前夕,一直不置可否的他就首度开腔澄清了这段历史:“80了,有件事大概应该要讲清楚,当年我不是走私!”原来,霍英东除了有着众所周知的从连鞋都穿不起的穷孩子成长为亿万富翁的传奇经历,有着以一腔爱国情怀投身内地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还有着鲜为人知的打破联合国禁运、偷运物资进入中国的传奇故事。在亿万富翁中出身最苦霍英东,原籍广东省番禺县,1923年出生于香港一个水上人家,…  相似文献   

11.
谷梁 《广东党史》2009,(1):28-31
霍英东的眼睛里始终含有一种对泱泱中华的特殊感情,他的内心世界是丰富而复杂的,表现在立世和行事上也都不是那么简单。作为商人,他更是中国人。作为香港“红色资本家”的代表,他晚年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出席一些公开活动,亦商亦政,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20多年前,身患癌症的霍英东在祖国的救治下逃过鬼门关,病中他完成从“红色资本家”到“红色慈善家”的蜕变,一生捐款150多亿,并成为向内地捐赠最多的港人;20多年后,他在洒脱散财中谢幕,但是一缕红艳不曾散去。他斗米自足、回馈社会的人生哲学,闪现着动人的光辉。  相似文献   

12.
《军队基层建设纲要》重新修订颁发以来,各部队坚持按纲抓建,促进了基层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同时也应看到,一些单位在贯彻落实上还存在薄弱环节。比如在科室党支部建设上,少数同志对按纲建室不大重视,抓建设的认识不大统一,习惯于凭老经验办事;有的没有掌握按纲建室应知应会的要领,职责制度不熟悉,思路举措不清楚;有的科室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不落实,风气建设也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  相似文献   

13.
回溯建库就是将书目文献信息资源电子化,并使其成为计算机可读的有组织的相关文献信息的集合。回溯建库较新书建库而言,具有藏书量多、时间跨度大、人力不足等特点。然而一些馆由于对回溯建库的艰巨性、复杂性估计不足,在建库前没有制定出一个较缜密的建库方案,草率行事,结果造成回溯建库高强度劳动的重复投入、重复劳动,此举对经费拮据、人力紧缺的图书馆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浪费,同时也影响了数据资源的共享,阻碍了图书馆自动化的进程。所以回溯建库前必须充分比较分析回溯建库各种方案的利弊优劣,扬长避短,才能优选出一个适合本馆…  相似文献   

14.
凤凰出版社2013年版本书真实、详尽,原汁原味地保留了霍英东对亲历往事的追忆,对敏感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内容涵盖东亚近几十年几乎每次重大变化的细节内幕,亦处处流露出霍英东一生洞察时局、捕捉商机的大格局、大智慧。不回避,不隐瞒,看这个传奇巨  相似文献   

15.
他是藏族人民的骄傲杜梅萍丹珠昂奔永远记住这一天:1992年5月31日下午,他以《藏族文化发展史》个人专著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奖的殊荣,在人民大会堂的颁奖仪式上,杨振宁博士握着他的手说:“你是藏族,不容易,不容易!”杨尚昆主席也对他说:“年轻人,祝贺你!...  相似文献   

16.
重庆式通关     
严婷 《当代党员》2008,(4):17-18
在商贸全球化的情况下,外商不看你有没有海,只看你有没有港。内陆地区建了港区,一下就进入了外商视野,一步就迈进了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7.
以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首届“中华慈善奖”颁奖典礼上,有一位来自基层社区的党员,与李嘉诚、邵逸夫、霍英东等国际知名人士同台颁奖。她的名字叫李玉兰,一个辛辛苦苦经营着仅60余平方米小饭店的普通个体经营者。  相似文献   

18.
陈雷刚 《党史纵横》2014,(12):48-51
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酒店业迎来了发展的第一个春天。一批中外合资的经典酒店和星级宾馆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南粤大地拔地而起,成为中国第一批现代化饭店,是中外合资(合作)的杰作和范本,凝聚了众多港澳华侨巨商的大量心血。这些外资酒店的出现,迅速改善了南粤大地的投资环境和城市服务设施,为广东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霍英东与中山温泉宾馆改革开放初期,霍英东在内地的许多投资都具有开创性的示范意义。中山是霍  相似文献   

19.
在欧洲华人学会第八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香港名流霍英东先生在演讲时说:“今天的香港已经与好几个‘世界第一’,好几个‘世界中心’的荣誉连在一起。有些国家很少人知道,但香港却很少人不知道。世界在近百年兴起的城市中,没有一个能与香港相比。”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一位领导同志到南京,谈到城市建设时特别嘱咐当地领导:要注意“建”与“不建”的关系,建设是功劳,从另一个角度看,不建设也是功劳,那些不该建的地方不建,也是一个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