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慧杰安静地坐在我的对面,甚至从容地对我笑了笑。一个年仅24岁的农家女子,在短短两年之内竟接连毒杀自己的四任丈夫,无论如何,都是骇人听闻的故事。面对她瘦小单薄的身体,我无法想像她投毒时的疯狂与残忍,无法想像她面对一具具死尸时的镇定与从容。在她的心灵深处,难道就真的没有丝毫怜悯与同情,没有点滴的爱意?那么,这样一个女人,她心目中的爱情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也许是“爱情”二字触动了她,这个冷酷的女人,泪水纵横……少女的爱情幻灭了和许多女孩一样,少女时代的李慧杰对爱情充满了渴望与憧憬。在豫北汤阴县瓦岗乡瓦岗…  相似文献   

2.
访谈莫慧兰     
面对自己在体操领域里创下的成绩,她也只是轻轻地一挥手,欣然地当起学生来,在美丽的校园里,她和每个学子一样憧憬着将来。天道酬勤,毕业后的她进入了凤凰卫视的主持人的行列,她翻开了生命中的另一页。  相似文献   

3.
1957年,杨秀华出生在会泽县城一个普通的居民家庭。由于生长在动乱年代,她和同时代的人一样,青少年时期没能好好地读书。她从小就梦想着成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为患者解除痛苦。1978年,刚恢复高考制度,她就考取了曲靖卫校,从曲靖卫校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会泽县迤车镇卫生院工作,第二年被调到会泽县卫生局工作。为了能直接面对病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杨秀华于1985年要求调入会泽县第一人民医院从事医疗工作,这一干就是20年。  相似文献   

4.
《当代广西》2012,(12):44-45
群众对她从不认识、不信任到接纳、喜欢;面对千头万绪的社区民警工作,她从无从下手到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5月22日,在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先进事迹报告团第一分团全国巡回报告会上,南宁市公安局江南分局福建园派出所民警王巧燕的报告,赢得场下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5.
身居大巴山南麓的四川省万源市魏家乡农民赵秀兰,心地善良,精明能干,乐于助人,被当地群众称为好媳妇。但她在丈夫外出打工后,不甘寂寞,对孤独的恐惧和对性的饥渴,使她想尽办法与自己的侄儿周可亲近,然后将其占有。人性的扭曲和理智的泯灭,使赵秀兰铤而走险,最终使自己由一名心地善良、生性淳朴的家庭主妇嬗变成了——2004年6月25日上午9时,电网高耸的万源市公安局看守所A监房的大铁门“咣当”一声被打开,蜷曲在监房一角的犯罪嫌疑人赵秀兰被看守所监管民警带了出来。面对我们的采访,谈及不堪回首的一幕幕,她不禁吞声饮泣,也…  相似文献   

6.
走进隐蔽斗争的工作室,有一片寂静的世界,除了荧光屏的闪烁,打字机的敲击和对材料的翻阅,没有喧哗,没有闲聊,只有工作人员一丝不苟的目光和来去匆匆的身影。刘春女——南京市国家安全局一位优秀的侦察员,就是在这样一片无声的世界里,默默无闻地工作了三十年。她像春天的使女,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滋润着国家安全事业的枝繁叶茂。”’井深深地用技这项工作’这是一句发自肺腑的心声。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刘春女,不管是回答领导的提问,还是和同志们谈心,或是面对记者的盘法,或是面对于人的报告,她在开头时讲的总是…  相似文献   

7.
“人生是美好的,充满着田园般的美丽和芬芳。但我的人生是灰暗的,破碎的,仿佛是悬在黑夜中的一场噩梦。我无法面对现实,无法面对自己,更无法面对人生,死是我惟一的选择……”   这是一封遗书,一封正值豆蔻年华的女大学毕业生的遗书。从这封遗书里,可以看到她人生路上的歧途轨迹…… 畸情痴恋 多情反被薄情伤   1996年夏,广西边城防城港市某公司新分来一名靓丽的女大学生,她就是芳龄 22岁的林静荷。   林静荷出生于贫穷的桂西山区,虽是农家女,但自小就有出人头地的志气。 1992年,才 18岁的她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西南某大…  相似文献   

8.
<正>一名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坚守职业道德的高级知识分子,一位在环保战线冲锋陷阵、力图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改良社会的九三社员。面对强权,无媚态;面对威逼,不妥协;面对利诱,不俯首,面对看似无法改变的社会现状,她没有退而求次,更没有止于独善其身,而是积极主动,去影响能遇见的,去改变能触及的;对省级领导,她旁征博引,多方论证,讲项目与环保的关系,讲发展不能丢了环保;对脚上沾泥的山区农民,讲如何  相似文献   

9.
七年无悔     
正她是一名肢体残疾人,她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她喜欢自己的工作。7年来,尽管工作繁重,她却从没稍有松懈。她的工作得到了社区残疾人和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认可,居民们称她为残疾人的贴心人和好朋友。她就是易红,重庆市万州区钟鼓楼街道玉安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  相似文献   

10.
36岁的肖六娥心神不定地呆在紫山林场自己的桔林里发愣,她想不通女儿为何如此恨她,丈夫又为何被女儿的骗局哄得团团转,搞得如今夫离女散。正黯自垂泪间,一个多月前抛弃她的前夫突然来了,他泪水纵横,跪下认错,请她回城里照看女儿。面对丈夫的恳求,肖六娥的泪水奔涌而出,她真不知该如何面对曾视为心肝宝贝的女儿,她只有15岁,却心计无穷。一1984年6月,地处赣西北的江西紫山林场一分场刘家村的刘义和与肖坪村俏美的姑娘肖六娥结婚了,第二年,生下一个大眼睛、漂亮的女儿刘大妹,很可爱也招人疼。刘义和承包了30亩桔林,夫妇二人吃…  相似文献   

11.
作为当年被誉为“铿锵玫瑰”的中国女足队员的一员,高宏霞如今在上海闸北区当了名城管队员,一干就是6年,干得很不错。她的活动天地不再是绿茵场,而是“巡街”。没有了鲜花和喝彩,面对的经常是争吵、讥讽和白眼,但这也是人们生活场所中的“后卫”。种种“不适应”,她都扛过来了。她凭自己的钻研和努力,如今已是该城管中队唯一的女班长。高宏霞说:“不一样的生活,只要用心付出,就一样精彩。”这是她的人生哲学。踢球能踢好,城管也能当好,做任何工作,都离不开“用心付出”四个字。这点精神,尤其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12.
爱之深,恨之切。不管怎么说,两人毕竟相恋了两年之久,尽管热血上涌,卢胜之还是强迫自己冷静再冷静。决心与刘青琴当面对质后再作最后决定。如果刘青琴确实背叛了自己,就一不做,二不休,拿刀捅了她。  相似文献   

13.
《中国妇运》2008,(9):42-43
刘俊华是北京市公交新奥客运分公司三队718路售票员。工作中她凭着一股韧劲,始终如,用微笑面对每一位乘客,把车厢作为展示自我、传播文明的舞台。通过热情、温馨的服务,用自己文明的言行感染和带动每一位乘客,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新的精神风貌,构建和谐的车厢氛围。为了使自己的服务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2003年5月,桦甸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最年青的干部27岁的郭柏玲同志被任命为桦甸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副主任。面对期望、鼓励、疑惑等不同目光,郭柏玲同志硬是凭她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过硬的业务素质,热心为百姓服务的诚心,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出了属于她自己的人生之路。她曾先后被吉林市政府和桦甸市政府评为文明市民、医疗保险工作先进个人、机关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5.
《上海支部生活》2013,(11):56-56
新加坡是一个实行议会内阁制的国家。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虽然一党长期执政,但是,她面对的却是一个多党存在的环境,并且有反对党的存在。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必须在5年一次的议会大选中取胜,获得议会的多数席位才能组成政府,继续自己的执政历程。  相似文献   

16.
《中国残疾人》2008,(2):69-69
在小兰为自己描绘的画卷里,油画仍然是主角。她梦想着有一天,自己接到的单达到数千元甚至上万元,尽管这样的单她至今只接了一单,但对方卖出上万元的价格让她看到了自己油画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去年深秋的一天,叶丹阳女士偕她的先生找到我们,托我们请著名作家柯岩为她刚刚脱稿的长篇纪实文学《珍爱乳房》一书写序。柯岩老师在她和丈夫贺敬之同志都年老多病、手头还有许多事情要做的情况下,面对一位癌症患者写的有关癌症的书,责任感让她不能推辞,欣然同意了我们给她“派的活儿”。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妇运》2005,(5):11-12
冯坤自14岁起便开始了她的排球运动生涯。17岁的她在招进国家集训队又遭弃用时,当时整个人都蔫了,看到队友们都整装待发准备到外地集训,自己那份失落与委屈一下子就涌了上来,从不服输的她第一次哭了。但她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努力让自己的技术尽快提高成了她训练的首要任务。训练虽然很难、很苦,可她还是挺了过去,一传、防守、组织,教练一招一式不停反复地训练着,她也在一天天磨练中增长着自己的实力,对自己的心理素质进行了调整。渐渐地,她的拦网、一传、防守、组织能力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而且还具备了强攻、  相似文献   

19.
回望圣地     
从西藏回来已有几个月了,一直想着给西藏写点什么。或是给自己写点关于西藏的感觉。但是,每当从心里翻找那些悠然的白云,素朗的蓝天,圣洁的雪山,幽蓝的湖水……就好像面对一位深深思念着的圣洁的生命女神,我不敢轻易惊动她的静美,她也不喜欢人家随意撩拨她的安宁。于是,每每涌起的万般情思,又化为无奈的声声叹息,慢慢低了下去……对西藏的感觉好像也随之淡了。  相似文献   

20.
肖军 《台声》2006,(12):93-93
每当这个一头短发、端庄文静的中央电视台年轻女主持人坐在宽大的演播室里,对着观众展开她甜美的笑靥时,观众们知道她就要开始一场和专家学者的充满趣味和理性的对话。面对来自各界的权威人士,她要求自己不卑不亢,一如她那有些男子气的名字——李峰。作为《海峡两岸》这个栏目的主创人员及主持人,李峰以其平和大方、清秀自然、沉稳干练、柔刚兼备的主持风格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她亲历、见证了《海峡两岸》的成长。而本书正是她将自己多年来在《海峡两岸》做记者、主持人的一些思考心得和经历整理出来,集结成本书。从2000年进入《海峡两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