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行政相对人这个名称直接就造成了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双方主体至少在形式上的不平等.行政共同体是行政机关或政府与公民之间基于共同的利益目的主要是公共利益而集合成的兼具抽象与具体两种性质的组织体,是国家与公民共同体的具体化或延伸,该共同体以平等为前提,以实现自由为最终目的.我国并不存在完整的应然状态的行政共同体,包括理念上的.行政共同体的正当性在于其具有:主体性、联合性、依赖性、利益性.民主、平等、自由是行政共同体理论基础.行政机关包括政府与公民结成共同体的实质是追求共同利益,其中主要之一就是:公共利益.行政共同体的确立必然要求以平等合作为基本理念,实行制度性规则引导,这既是历史性的使命,也是法治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宪法规定了国家最高权力的组织结构和运行规则,从而划定了国家权力的行使界限,保障公民的私权利,并且宪法是国家主权的真实体现。这是宪法学人对宪法触及真谛的理解。宪法内容的主体是国家和公民,因此,公民的宪法义务问题也是争议的焦点之一。张千帆教授与王世涛教授曾对这一问题进行辩论。文章从公民的宪法义务与国家的主权权威之间的关系入手来讨论在宪法中规定公民义务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3.
论大学、政府、市场的权力生态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是一个多元主体治理的复杂系统.作为高等教育的治理主体,大学、政府和市场不仅是一个"关系共同体",而且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更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我们应该以此为基准构建它们之间的生态关系、分配与平衡彼此之间的权力.  相似文献   

4.
东航事件其本质是劳动者行使罢工权利的表现,罢工自由之所以作为一项宪法权利,是基于对宪法上财产自由或契约自由的一种制约。在我国当前法律体系中,罢工自由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所确立,借助宪法第33条中"国家尊重与保障人权"条款成为我国宪法中的基本权利。在公民行使罢工权利的过程中,国家负有消极的不干预义务和协调劳资关系的积极义务,而公民本身也受到行使主体、行使方式等界限制约。现有的集体协商制度不能发挥作用,反而加剧罢工行为的发生,而罢工权利真正使劳动者的利益得到保障,则必须依赖于劳工结社权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5.
房屋拆迁,既关系城市规划的具体落实,又关系到国家,开发建设单位,被拆迁单位及亿万城镇居民的利益,是一个敏感而又普遍的社会问题,广为社会各界瞩目。新宪法出台后,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宪法的保障,实践中也出现了一系列公民高举宪法文本捍卫家园的故事。从我国房屋拆迁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政府角色定位模糊,对公民私有财产权和人权的漠视;二是拆迁人滥用公共利益侵吞私人利益的现象普遍存在;三是拆迁补偿不公平,民怨很大。  相似文献   

6.
现代国家的预算制度不仅是财政民主的重要内容与运行规则,而且是代议机构控制国家财政的基本途径。基于人民主权的宪法原则,促进公民参与预算,是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我国的公民参与预算尚存在从规范到制度的缺位,要构建公民参与预算的法治体系,应完善以宪法为中心的预算法制,建立有效的公民参与程序机制,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健全违宪审查制度以保障公民参与权。  相似文献   

7.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利益、责任、价值有机结合的"三重"统一体。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是由"四元"主体即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共同参与治理的新范式,是协调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良性互动、同步实现的过程,是新时代加快形塑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关键步骤。准确把握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科学内涵、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实践路径,有助于加快构建行之有效的以多元主体合作为关键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探讨环境权入宪问题之前应首先就环境权主体问题加以明确。受非人类中心主义影响,有学者主张将"自然体"作为环境权主体,但从权利本身及逻辑自洽角度都难以实现其主体价值证成。以"人"作为环境权主体的理论中,公民、公众、国家及社会等主体各有其局限性。环境权主体的确定既要求实体性与整体观,又要求区分权利享有主体与行使主体。结合环境权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环境权主体宜界定为人类,人类环境权是一种自得权。尽管我国当前尚未明确环境权,但我国《宪法》中有关环境保护义务的规定及其指导下的环境立法确保了环境权利的实现,而"生态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入宪更是为人类环境权的进一步实现提供了宪法依据。  相似文献   

9.
试论宪法的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宪法的概念.是宪法学中要明确的首要问题.它不仅关系宪法的实质与作用.更主要的是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宪法学科的体系和研究宪法的方法.而现行有关的宪法学论著对之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作一点探讨.一、现有宪法的概念综观国内各种宪法学论著(主要是宪法学教材).关于宪法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宪法是规定一个国家根本性问题,使民主制度法律化,集中体现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反映各种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国家根本法.”(《中国宪法教程》)司法部法学教材)“宪法是法的组成部分,是集中反映了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规定国家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等内容,它是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学》法学自学考试教材)“宪法是集中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确认、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法.”(《宪法教程》司法部教材)“宪法是确定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基本原则等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资本主义国家宪法》郑全咸主编)……由于教材种类繁多.无法一一列举.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是从宪法的特点,譬如从本质上,从内容上,从效力上等某一方面或者某几方面来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社会,受教育已经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在宪法中进行了规定,公民教育内含的意识形态选择和国家认同在公民个体来看并不是实现公民个体自由发展的最好方式,因而宪法规定的受教育只能是最低限度的教育,在内容选择上意识形态控制的色彩不能太过浓厚,在保持最低限度的国家认同感时,将公民个体与国家作为彼此相关的共同体看待,公民应当保持自身的部分独立性,国家应尊重公民的自主精神。  相似文献   

11.
表达自由是各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和自由,同时也是国际人权运动重点争取和保护的基本人权。表达自由有利于促使公民自身内在与外在的和谐,有利于公民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利于公民有效地参与社会的运行。表达自由也有利于宪政制度的有效实施,有利于促使政府忠实地履行职责,有利于宪政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疏导和化解社会矛盾。在当今社会,如何保护表达自由得以真正实现,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也是法治国家实现程度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裁判请求权,是指公民在权利遭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纠纷时,所享有的请求司法机关予以公正审判的权利。每个人是否可以更容易的接近司法,并获得公正的裁判,业已成为衡量一国司法水平、法治实现程度的重要指标。权利能否得到及时的救济、纠纷能否得到有效的解决,关系着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及其他权利能否得到切实保障,同时也有助于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将裁判请求权规定于宪法中加以保障,是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也是我国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司法行政部门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监禁刑执行的主管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参与领导和管理社区矫正无法律依据,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无执法主体资格。建立社区矫正官制度,是以社区矫正官为中心,广泛动员其他社会资源参与社区矫正,既保证了社区矫正的刑罚执行性质以及刑事司法机关对社区矫正工作的领导,又解决了社区矫正地域相对分散、人力资源相对不足的困难。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受教育已经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在宪法中做出了规定,公民教育成为教育的基本理念。然而包含公民教育在内的受教育,作为宪法中的基本义务与教育的原初内涵和公民权利之间存在着内在紧张关系,其作为公民基本义务暗含的强制性与公民自主性和权利选择性是相悖的。公民教育内含的意识形态选择和国家认同在公民个体来看并非是实现公民个体自由发展的最好方式,因而宪法规定的受教育只能是最低限度的教育,在内容选择上意识形态控制的色彩不能太过浓厚。在保持最低限度的国家认同感时,将公民个体与国家作为彼此相关的共同体看待,公民应当保持自身的部分独立性,国家应尊重公民的自主精神。  相似文献   

15.
我国户籍制度已日显其弊病,它侵害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平等、自由、公正的宪法理念,应当站在宪政的高度对其进行改革:还原户籍的原初功能,消除制度性歧视,完善宪法对平等权利体系的规定,承认平等权作为公民的一种权利对立法者有拘束力,建立宪政审查机制,从而体现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自由和平等的终极关怀,使立法更趋公平,使社会更加公正。  相似文献   

16.
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公民、社会组织都有可能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利,诉讼救济应当是公民捍卫基本权利最有力的方式。但我国立法对基本权利的诉讼救济还尚未有明确规定,实践中对基本权利的诉讼救济也呈不规范状态。制约公民基本权利寻求诉讼救济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法院无权也不宜主管宪法诉讼。建立宪法法院专司宪法诉讼是我国宪政体制下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被害人承诺,作为正当化事由之一,是关于公民私权与国家、社会公权的界限划分的理论,进而也体现了国家对于法秩序不同价值的取向,世界各国大都为其设定了不同的成立条件。但是该理论在我国刑事立法中没有建立,在注重人性化与法治化的今天,我国必然会将其立法化,因此研究被害人承诺的成立要件就具有了现实的意义。本文拟从承诺权限、主体、主...  相似文献   

18.
塑造全民的法律信仰是实现国家法治的必由之路。我国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本应该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司法适用性,而实践中却往往成为“空中楼阁”。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没有在全民中养成宪法信仰。因此,养成公民的宪法信仰极为重要。这一法律活动是信仰主体和信仰对象的互动过程,既要增强公民的主体意识和权利观念,又要制订出良好的宪法。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意味着在目前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已经变得不和谐。利益变得多元化,不同社会主体的利益意识不断地被唤醒和强化,各种利益主体的自主权不断扩大,不同利益主体都极力想通过公共政策参与来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如何规范和引导该行为就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现实复杂多变、利益关系日趋多元的情况下,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有能力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关系趋于均衡的社会,但仅仅依靠民选代表已经越来越难以充分反映各种不同的利益要求,因此,还需要设置相应的更为直接的民主参与制度来反映各种利益主体的意愿和要求。本文分析了法运行中公民参与的理论基础和社会基础,表明了参与制民主制度化的可行性和紧迫性,并以立法参与、行政执法参与、诉讼参与为重点,提出了建立健全我国公民参与制度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