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搞好民主监督,增强民主监督的效能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一些基础条件的建设,外部环境的协调.在不改变现有机制、法律以及政策许可的条件下,可以从提高政协提案的监督效力,成立政协的监督工作委员会等方面入手;从长远看,要通过立法提高民主监督的效能.  相似文献   

2.
民主监督是我国参政党的一项基本职能,是我国监督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参政党民主监督的有效性,不仅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参政党民主监督的重要意义,而且,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为参政党的民主监督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参政党也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民主监督水平,实现参政党的民主监督与其它监督形式的横向合作,优势互补,形成监督的合力。  相似文献   

3.
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民主监督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行政监督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同是法治状态下制约监督体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法治状态下的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在宪法和其它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需要以程序化为基础,需要完备的新闻法体系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4.
政协提案是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本文把握时代特征,对政协提案的性质、特点及内在要求作了深入的分析,认为新时期人民政协的提案应该具有人民性、先进性、科学性、实践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5.
政协提案政策转化率的现实情况难以满足我国协商民主多层次发展的需求。为了提高政协提案的政策落实的效率和效果,借鉴"政策企业家"理论,结合广州市Y区近10年的政协提案的采纳率和执行率进行个案的分析和阐释发现,政策企业家是符合政协提案政策化的最佳内在行动逻辑。基于此,可以通过完善政策提案的提交议案机制、加强政协与政府的协商机制、建立和创新界别工作平台以及健全政协委员履职和各级政协组织的互动机制来实现政协提案的高效化实施。  相似文献   

6.
当前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效能的发挥与其理论上的应然状态之间仍存在差距。五维向度视阈下优化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效能,核心是营造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良好政治生态,前提是正确认识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属性,关键是加强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制度化建设,重点是形成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与其他监督的良性互动,基础是提高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世纪政协提案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何写好政协提案,要抓住"六个环节",要注重"审时、务实、坦诚、求效",注意"四个视角",要具备"严肃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要充分认识政协提案作为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各民主党派以各级政协为平台积极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政协提案工作是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载体。人民政协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政协提案工作,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单凭执政党的自我监督难以有效清除腐败,必须同时运用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在反腐倡廉中具有独特优势与作用,是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充分整合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这一宝贵政治资源,有利于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成效。民主党派参与反腐倡廉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参与模式。新形势下,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在反腐倡廉中的积极作用,需要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同向发力,形成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良性互动的社会主义民主监督格局。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各民主党派以各级政协为平台积极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政协提案工作是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载体。人民政协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政协提案工作,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执政党全面从严治党对参政党民主监督提出新要求,带来新机遇。参政党民主监督在执政党全面从严治党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执政党全面从严治党中,参政党在建言献策和批评监督两方面可以有较大作为。然而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中,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用发挥不尽如人意,面临着一些深层次制约因素。在执政党全面从严治党中,要充分发挥参政党的民主监督作用,必须解决好三大问题:基本前提是加强参政党自身整体能力建设,根本保障是执政党为参政党搭建宽广的、制度化的民主监督平台,关键在于建立健全顺畅的运行机制,形成执政党和参政党良性互动格局。  相似文献   

12.
犯罪嫌疑人享有公民应该享有的一切权利,包括名誉权。因此新闻对其的报道应该是有限度的报道,即既要谴责其犯罪行为,又不能侵犯其享有的正当权利。作为新闻报道的对象,其报道价值表现在可以形成一种揭露、威慑和防范犯罪的舆论氛围,以打击和防范犯罪,形成对社会犯罪予以舆论控制的态势;对于公众而言,认清犯罪的本质,从心理上产生一种排斥感,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基于报道原则和报道价值的考虑,新闻对犯罪嫌疑人的报道方式为现场报道、非现场报道和批注式报道。  相似文献   

13.
舆论监督的强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是反腐败的利器。网络舆论监督的便捷性会成为部分人宣泄私愤的场所,网络容易恶意传播假消息,误导民众,造成严重后果,网络舆论容易诱发群体性事件,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正确对待网络舆论监督,一要转变观念,实现新闻舆论由传统宣传向传播转变;二要加强对新闻工作者、网站、网民的教育和引导;三要加强对网络秩序的整治和管理。  相似文献   

14.
高校校园媒体是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平台,具有引导舆论、宣传教育、沟通信息和提供娱乐等重要功能,但是也存在思想教育功能未得到充分重视、其他媒体特别是网络新闻对思想教育功能形成冲击、校园媒体自身的不成熟等现实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对校园新闻思想教育功能的领导,建立校园新闻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互动机制,增强引导校园舆论的本领,充分发挥校园各类媒体的优势,优化校园新闻管理体制,加强新闻队伍战斗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政协提案是政协的参加单位和委员向政协全体会议或常务委员会提出的,经提案委员会审查立案后交付有关单位办理的书面意见和建议.它是政协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建议案则是根据政协章程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经政协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议或主席会议审  相似文献   

16.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是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党合作政治制度中参政党职责。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作用,让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的优势互补,形成对权力监督的整体合力,增强从严治党实效,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的价值。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的价值和生命力。民主监督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监督机制缺位,操作实践不足;监督意识不强,评价反馈缺位;监督能力不够,组织力量欠缺;监督信息不畅,获取渠道受限。民主监督机制创新的方法与路径主要是:完善顶层设计,健全监督机制;强化评估考核,激发监督动力;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提升监督能力;丰富信息渠道,增扩监督路径;发挥比较优势,增强监督实效。  相似文献   

17.
政协提案是人民政协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民主党派以党派名义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民主党派组织通过政协提案的选题、整理和提交以及对办理提案的答复等工作环节,对于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能力、扩大民主党派的社会影响力、增强民主党派成员的凝聚力等方面都产生着重要影响并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政协提案是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主要途径和载体,是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协助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渠道。提升人民政协提案的民主政治功能是更好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党的领导力的客观要求。当前要进一步提升人民政协提案的民主政治功能,必须重视提案反映民意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必须适度增加批评监督型提案的比重;必须注意提案的长效性和时效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重新开启了我国民主监督制度化的实践。考察我国民主监督制度化发展历程,我们将这一过程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79年-1989年,"十六字方针"的形成与民主监督制度化的开启。二是1990年-2015年,民主监督制度化的深入进行与初步定型。三是2015年至今,民主监督制度化有了新的发展。该时期,民主监督制度化的发展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协商民主理论的"嵌入"推进了政协民主监督制度的建立,并助推了"协商式监督"特色的形成;其次,目前民主党派专项民主监督在实践中的大力推进。今后我们如何进一步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使得民主监督成为国家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中的有效力量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的开放性、平等性和交互性等特点使得网络公共舆论在民意表达、社会预警、社会整合、民主监督和民主教育等方面表现出突出的优势,有助于在公共权力与公民言论之间搭建一个对话平台。但不容否认,受眼球效应和广场政治因素的制约,网络公共舆论的持久性与可控性大打折扣。与此同时,由于观念认识上的偏差和制度性保障的欠缺,使得政府对网络舆论的积极回应不足,由此影响到网络公共舆论与现实政治的良性互动和对接,进而削弱了网络公共舆论政治效能的发挥。而要克服上述局限,出路在于构建良好的网络秩序,有效导引网络公共舆论。具体说来,应着力实现由管制到善治的理念转变、由一元到多元的主体转变和由对抗到对话的方式转变,最终使网络公共舆论趋于成熟与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