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针对学界有关"克隆人"议题的伦理反思存在的不足,本文从天主教生命伦理的视角对"克隆人"的再次进行伦理反思,认为"克隆人"科技对人的灵性与家庭本性,家庭和个人的灵性尊严是一种破坏,因此我们不应无视生命科技的进步而任其滥用。  相似文献   

2.
家庭伦理的法律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 ,法律的调整范围日益拓展 ,渗入到家庭的伦理关系中。家庭伦理的调整需要制度化、多元化和专门化的机制 ,其中法律调整手段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完善家庭伦理的法律调整 ,应当制订惩治家庭暴力的专门法律 ,设立别居制度 ,转变执法观念以及实现社会力量的共同干预。  相似文献   

3.
行政伦理失范是行政权力的一种异化现象,它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08年云南"孟连事件"可算是行政伦理失范的典型案例。文章通过对孟连事件中行政伦理失范的表现的阐述,以我国尚处于社会转型期为基点,从行政人员多元价值冲突、行政制度、机制不完善两方面分析当前我国行政伦理失范的主要原因,并从制度伦理建设以及个人伦理建设角度提出了行政伦理失范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伦理道德作为一定社会用以调整人与人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总是受到特定社会环境的制约.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变化的深层原因,主要来自经济体制的结构性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然对我国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形成冲击,并由此促进着社会伦理道德的转换伦理基点由家庭伦理向市场伦理转移;市场伦理定位由"身份关系"的处理转向"契约关系"的处理;市场伦理的重心也就从重社会、家庭伦理转向重经济伦理.对这些变化的深层透视及伦理逻辑的演化论证,包括其未来的变化趋势便是本文论证与分析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反家庭暴力对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家庭暴力的防治 ,必须建立完善的“配套工程” ,加强反家庭暴力的法治观念教育 ,提高国民对家庭暴力的认识 ,维护正确的家庭观念 ,并将其渗透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国情 ,只有立法、社会救助与普法相结合 ,才能真正做到预防与消除家庭暴力。  相似文献   

6.
"道德"是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汉译本第二篇的标题。按照黑格尔哲学固有的逻辑布局,该篇属于主观方面的阐述,德语原著适用的术语是Moralitt。汉译本将Moralitt译为"道德"显失严谨。主观意义上的Moralitt,应当译为"良知"。汉译本《法哲学原理》将第三篇的标题Sittlichkeit翻译为"伦理"。从方法论讲,根据黑格尔逻辑学关于理念的论述,该篇属于具体的全面的逻辑认识,即文本所呈现的自家庭、市民社会到国家的叙事。显然,"伦理"一词不能涵摄Sittlichkeit标题之下的文本内容,译为"伦理图景"较为恰当一些。  相似文献   

7.
几乎所有的违法犯罪都与其家庭相关。在家庭伦理语境下分析犯罪的产生,有恋爱自由被破坏、多角恋爱、爱情欺诈、爱情被金钱玷污、婚前性行为等爱情伦理方面的原因;有婚外情、重婚、错误的性伦理观念等婚姻伦理方面的原因;有对尊老爱幼人伦的违背、夫妻不和、不道德的生活方式以及邻里纠纷等家庭道德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家庭暴力是应限于发生在具有姻亲关系和血缘关系的家庭内部的暴力,包括身体暴力、语言暴力、性暴力和冷暴力等。家庭暴力在我国有渐次多发的趋势,给正常的家庭关系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现已成为家庭稳定甚至社会稳定的重要杀手。不少国家运用法律制度遏制家庭暴力已有成功先例。我国应借鉴国外反家庭暴力的有益经验,尽快制定家庭暴力防治法,构建自诉与强制诉讼相结合的诉讼制度,完善举证制度,加强对家庭暴力受害人的特殊保护,用法律规制家庭暴力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制及其社会救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暴力危及家庭和社会的安宁与幸福,我国反家庭暴力的法律框架基本形成,但对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制不尽完善.在我国的<反家庭暴力法>未出台的情况下,现实的选择是努力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构筑反家庭暴力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没有反家庭暴力的专门立法,相关的法律条文散见于各种法律。公安反家庭暴力工作存在公安教育缺失、公安工作缺失和干预技能缺失。专门立法是反家庭暴力工作的必由之路,也是公安反家庭暴力工作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专门立法十分有利于全社会,包括公安部门对家庭暴力的深入认识,十分有利于提高反家庭暴力工作在公安工作中的地位,十分有利于解决实际干预中"法律依据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家庭暴力的公力救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家庭暴力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之所以受到特别关注 ,是因为它不仅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而且极大地危害社会治安、家庭稳定以及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公力救济作为对家庭暴力的有效防治途径之一 ,结合我国目前的立法及司法现状 ,对其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家庭暴力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家庭暴力具有隐蔽性、危害性、与年龄层次和文化程度有联系的特点。其产生有历史、经济、家庭等方面的原因。公安机关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和工作主动性;面向社会开展法制教育,加大执法力度;与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形成防范和惩治家庭暴力的合力和网络。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家庭暴力的成因和公力救济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家庭暴力形成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主体方面;内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我国对家庭暴力的救济手段主要采用公力救济,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公力救济制度:改变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制定反家庭暴力的专门法律;加强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4.
家庭暴力和青少年犯罪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家庭暴力容易导致青少年形成犯罪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青少年犯罪的几率.家庭暴力给青少年造成的心理创伤、家庭教育缺陷和提供的不良示范促进了青少年不良心理意识的产生,家庭暴力对青少年造成的认知偏离、情感障碍和人格障碍妨碍青少年良好个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对于一个社会而言,经济、科技的发展是一方面,而促使社会稳定的另一方面就是其伦理道德建设。当代社会发展中的自觉应定位于致力解决经济问题和道德问题的制度伦理上,将一种个人自觉发展为社会自觉,通过全社会的伦理精神来确保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修订后的《婚姻法》增加了关于禁止家庭暴力方面的规定,是我国规范家庭成员间行为的又一重大进步。婚姻暴力是最主要的家庭暴力,它已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是社会、经济、传统观念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预防和制止婚姻暴力要从立法、执法方面加大力度,加强法制宣传,树立男女平等的法律意识,形成以政府、司法、妇联各机构相结合的社会救助服务、保障、预防、制裁等为构架的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7.
狭义的家庭暴力是亲密伴侣之间存在的暴力行为。广义的家庭暴力的主体范围可以扩展到家庭成员之间。家庭暴力的行为内容包括身体暴力、经济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心理暴力等。由于家庭暴力本身所具有的行为隐秘性以及起诉率低等特点,使得家庭暴力的遏制存在很大的难题。同时,家庭暴力中以暴制暴现象日益突出。因此有必要加强家庭暴力的预防与治理,以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我国,家庭暴力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引起了立法者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在家庭暴力治理方面,我国的立法和社会工作均存在缺陷.要治理家庭暴力,作为反家庭暴力工作前提和基础的立法工作必须率先做出反应;同时,我们应组织社会各个部门的力量,建立跨部门的反家庭暴力委员会,并积极强化司法介入.  相似文献   

19.
公安院校德育工作要适应公安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向系统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公安院校的教官、教师与培训干部(辅导员),都是做学员思想政治工作的人,都是德育工作者,都要加强对心理学的重视程度,正确把握心理学的德育功能,坚持德育工作与心理教育相结合,促进两者紧密结合与优势互补,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社会暴力的频发显示了治理确定性的艰难。由于国家结构的稳定性与社会结构弥散性的紧张,中国社会暴力的发生往往出现于国家与社会的边缘地带,在社会自我生长受到政府秩序遏制之后,社会生长往往以集体暴力的形式来回避社会理性,而政府在失去理性的社会面前则可能以暴力治理进行秩序控制。因此转型中国的社会暴力的消除应该是多重理性的回归,在对双重暴力的反思中实现国家与社会的理性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