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依发生原因的不同,民事义务可以分为约定义务和法定义务。随着社会发展,一些新的义务类型逐渐涌现,如先契约义务、安全保障义务等。这些义务之间存在共性,都发生在特别结合关系的民事主体之间;都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而产生,目的都在于保护当事人之间的信赖利益。这种“信赖义务”独立于约定义务和法定义务存在,并直接影响了我国现有民事责任体系的重构。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和比较了两大法系的合同信赖利益以及信赖利益与期待利益关系,认为大陆法系合同法把信赖利益限定在合同不成立或无效场合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指出在合同有效时,也存在着信赖及信赖利益的保护问题,在此基础上,主张统一的信赖利益概念。本文通过对期待利益实现过程的分析,提出“期待利益=信赖利益 可得利益”公式,以解决大陆法系合同法期待利益损失赔偿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信赖和信赖利益赔偿并无必然联系,信赖利益赔偿与过错也无必然联系,信赖利益赔偿与期待利益赔偿也非绝对的排斥,在例外情况下可以同时主张,信赖利益赔偿不限于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的情形,在合同合法有效但又不适宜给予期待利益赔偿时,也可以适用信赖利益赔偿。  相似文献   

4.
信赖利益理论早已渗入民法诸多制度的立法精神之中,为民法各领域的具体规则提供了法理基础和出发点。事实证明,信赖利益保护上升为民法原则已成为不可阻挡之势。基于此,在界定信赖与信赖利益概念的基础上,以合同损害赔偿中的信赖利益为切入点,分析民法具体制度中对于信赖利益的保护,揭示其上升为民法原则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信赖原则及其在交通肇事罪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以结果预见义务为中心的旧过失理论,几乎所有交通事故中的肇事者都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运用信赖原则限制交通肇事犯罪行为的成立,缩小其可罚性范围是近年来许多国家刑法的普遍做法.我国刑法在认定交通肇事罪时,应有限、逐步地适用信赖原则.  相似文献   

6.
信赖利益是两大法系学理及判例在讨论和确定合同损害赔偿范围时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但两大法系对信赖利益的理解和使用存在分歧.在学理上进一步认识信赖利益之含义,统一对信赖利益的理解,将信赖利益之赔偿引入违约赔偿情况下加以适用,对于在立法、司法和学理上认识违约赔偿的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浅析行政信赖保护原则中的几个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法信赖保护原则始于德国行政法院判例,后经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等的效仿与发展。现已成为大陆法系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它对行政行为的规范、相对方合法权益的保护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关于信赖利益的内涵信赖利益迫害赔偿范围和限制以及保护制度等问题尚存在的诸多争议。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信赖原则作为交通事故中确认过失责任的有无以及过失责任分担的一种理论,同样可以适用于医疗过失。医疗过失中的信赖原则可以分为医师与患者之间的信赖原则,医师之间的信赖原则以及医师与其他医疗人员之间的信赖原则。医师与患者之间可以适用信赖原则,但其适用余地相对较小。医师之间的关系可以划分为水平的医疗分业关系和垂直的医疗分业关系。在前一种关系中,可以适用信赖原则,而在后一种关系中,由于牵涉到监督过失的问题,信赖原则的适用会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9.
行政信赖补偿本质上是行政机关的自我补救而不是赔偿。行政信赖补偿制度以行政信赖利益为基石。构建行政信赖补偿制度的关键在于行政信赖补偿的行政程序、诉讼程序、补偿方式与标准。  相似文献   

10.
信赖原则在医疗过失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可以在医疗过失的认定中适用信赖原则免除或减轻行为人的医疗事故的罪刑事责任,可以将医疗过失中的信赖分为医疗行为人之间的信赖与医疗行为人和就诊人之间的信赖,并区分两种情况分别研究了信赖原则适用的条件;不适当地信赖将产生监督过失责任。  相似文献   

11.
信赖利益的实质是一种消极利益,包括交易成本或费用以及机会损失。信赖利益损害赔偿应从履行利益和非财产性损害赔偿两方面考量,在遵循损害赔偿规则的前提下,对非财产性损害赔偿的范围要严格把握。  相似文献   

12.
刚出台的《行政许可法》充分肯定了信赖保护原则在行政许可中的运用。被许可人信赖利益予以保护的缘由、情形以及适用条件都是很重要的问题。对《行政许可法》中信赖保护原则的完善将有利于该原则在实践中的贯彻 ,从而更好地维护被许可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先合同义务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合同义务,其产生于缔约双方产生合理信赖之时,终止于合同生效。法定义务有具体和抽象之分,先合同义务既可能是具体的法定义务,也可能是抽象的法定义务。附随义务与先合同义务完全不同,认为先合同义务是附随义务的一种是缺乏法律根据的。它与合同的发展阶段相关,并独立于合同附随义务而存在。  相似文献   

14.
在德国、法国、日本等国,信赖保护原则是通行的原则,其目的是要求政府诚实守信,保护相对人的信赖利益。本文从诚实信用、人民主权和权利本位三个方面来透视信赖保护原则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我国的行政程序法亦应确立信赖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15.
信赖利益保护原则作为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其实质在于规范公权力行使,保障个人合法权益,符合法治的基本要求。文章通过对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的概念、理论依据和保护方式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行政法立法现状,发现我国尚未将信赖利益保护确立为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基于此种现状,本文为促进我国早日将信赖利益保护纳入到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提出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信赖保护在德国法上已成为一项正当法的原则,信赖保护同样为我国的民法界所认同,这源于信赖保护有其深刻的法理基础.信赖保护源于对自由(私法自治)的合理限制,信赖保护限制自由的目的又是为了追求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的自由.信赖保护是民法进化的产物,也是法律系统自身发展完善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2008年4月22日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向各区、县市容环卫管理部门发出一份“紧急通知”,要求停止各类商业广告设置的审批,包括到期续批。文章结合这一叫停户外广告引发业界强烈反弹事件,着重论述了行政法上的信赖保护原则及其具体运用,认为这一做法有悖于《行政许可法》的相关原则,有关政府部门制订城市市容规划的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划时,应引入利益参与机制,确立信赖保护原则,并适当弥补相对人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政府红头文件产生的应然意义是促进依法行政,弥补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不足与滞后,提高行政效率。然而,在现实法律生活中,由于制定主体混乱,制定程序不统一等多重原因,导致了政府红头文件制定行为的失范,进而影响到行政相对人的信赖利益的实现。因此,信赖保护原则应贯穿于行政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对政府红头文件中的信赖利益给予保护有利于行政相对人基于对政府的信赖正常地安排自己的生产、生活,有助于推进我国的行政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9.
保护合理信赖原则予以单独提出有其必要性。这不仅有助于对当事人的行为,对立法、司法以及执法提供更为明确的指导,更有助于提升人们对于信赖这一价值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对合理信赖予以保护。此外,保护合理信赖的原则不仅体现于私法之中,在公法领域如行政法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在性质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于:职务侵占罪除了行为人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单位财产之外,还存在对"信赖利益的破坏",即对社会诚信的践踏。只要与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就可成为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盗窃罪的客观表现是一般主体秘密窃取公私财产,彼此之间没有交集性质的"信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