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被害人是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是启动刑事诉讼的因素之一,应受到刑事诉讼的直接保护。在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律体系下,虽然已经明确将被害人定位为当事人,并赋予其一系列诉讼权利,但其众多权利仍未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有必要进一步立法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里所说的被害人是指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经济损失,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民事诉讼的人。包括公诉案件中犯罪行为所侵害的人;刑事自诉案件的被害人(通常称自诉人)。由于犯罪行为侵犯被害人的  相似文献   

3.
长久以来,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一直是以被告人作为刑事诉讼的核心。与维护被告人的权利所作出的努力相比,被害人的权利保护显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对没有过错相反还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被害人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一个社会实现法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被害人权利得到妥善的保障。本文就当今我国法律实践中被害人权利保护的部分问题展开讨论,从当今存在的被害人保护缺陷出发提出相应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4.
很久以来,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一直是以被告人作为刑事诉讼的核心,与维护被告人的权利所作出的努力相比,被害人的权利保护显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对没有过错相反还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被害人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一个社会实现法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被害人权利得到妥善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保障人权作为刑事诉讼的目的,是近代人权理论和民主宪政发展的结果。刑事诉讼中保障人权不仅仅是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和自由。被害人作为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是刑事诉讼的启动因素之一,也是刑事诉讼保护的中心人物。如何保障被害人的权利,是我国刑事司法所要着重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不能很好救济被害人的时候,国家对被害人的补偿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对被害人国家补偿的具体制度构建,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是指国家对于受到特定犯罪侵害的被害人或者其一定范围的近亲属给予适当经济补偿的一种法律制度。它是国家对刑事被害人的特殊保护措施,属于刑事诉讼的附属程序或者是承继刑事诉讼的善后程序。对刑事被害人进行国家补偿,并不是国家代替犯罪行为人或者对犯罪行为依法承担民事赔偿义务的责任人承担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7.
章丹 《法制与社会》2011,(27):259-260
刑事诉讼的目的在于惩罚犯罪,保护人权。然而,公诉案件实践中往往对正当权利或合法权益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被害人一方的权益保护却往往被忽视。这就会导致刑事诉讼中的权利不平衡,因此完善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权益保护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刑事司法进程中,被害人一直是被"遗忘的人",不但缺少实体权利,而且在刑事诉讼中,也没有其应有的诉讼地位和权利。被害人是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是刑事诉讼的启动因素之一,也是刑事诉讼保护的中心人物。保障被害人权益的现实必要性几乎不用论证即可视为当然成立,刑事案件的被害人权益保障已经成为任何一个社会都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一个公诉人的视角,针对笔者办案过程中遇到的被害人权益保护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探析我国刑事被害人权益保护不到位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章晓民  陈莹 《法制与社会》2010,(34):345-346
“刑事被害人知情权”是指因受到犯罪行为侵害而使其人身或财物遭受损害的被害人依法所享有的知悉刑事诉讼中与其自身利益相关信息的权利,而义务机关负有应以合理方式提供信息并加以保障的义务。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刑事被害人知情权概述;第二部分是我国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的保护现状;第三部分是我国刑事被害人知情权保护制度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构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重刑事被害人的权益保障,已成为世界各国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被害人不仅遭受犯罪行为的物质侵害,而且遭受精神的折磨。而我国现行立法将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排除在诉讼之外,实践中被告人赔偿能力不足或根本无赔偿能力,使被害人遭受非法侵害而处于不利境地。为彰显法律的正义价值,构建和谐社会,国家应建立对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社会,人权保障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极为关注的问题,各国都从各方面来加强和保障人权。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人权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刑诉法是惩罚犯罪和保护人权的重要法律之一,它通过对当事人各项诉讼权利的规定来实现人权保障。本文拟就在刑事诉讼中保护被害人精神权益方面的问题,发表粗浅看法。一、被害人的精神权利应得到承认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侵害了刑法所保护的客体,给社会和国家造成了危害,理应受到惩罚。而对于被害人来讲,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各种各样的损害,甚至是失去宝贵的生命,这些损害并不能因为对被告人定…  相似文献   

12.
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是指其正当权利或合法利益,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被害人是刑事诉讼中重要的诉讼参与人,他有权参加诉讼活动,帮助司法机关正确查清案件事实,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利益。被害人在诉讼中的地位,视自诉案件述是公诉案件而不同。  相似文献   

13.
现行刑事诉讼法在取消免诉权,扩大不诉权的同时,为充分保护被害人权利,扩大了自诉案件范围,规定对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的案件,被害人可以提起自诉。一旦被法院受理,公诉案件则转化为自诉案件已这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一大变革,涉及到检察机关履行公诉和法律监督职能的方方面面,本文试对此作一探讨。一、公诉转自诉制度的本质刑事诉讼经历了由自诉到公诉,及公诉、自诉并存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人们认识到犯罪行为不仅仅是对被害人权利的侵害,而且是从根本上危害了国家和社会利益,是对统治秩序的侵害时,以国家名义对被告人提起诉讼的…  相似文献   

14.
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基本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对刑事诉讼当事人权利的保障是刑事司法发展的趋势.在我国立法和法律的具体适用过程中,刑事被告人的权利得到了比较充分的重视与保障,而刑事被害人的权利却缺乏重视与关注.被害人由于遭受犯罪行为侵害而经济困难,进而影响社会安定和谐.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可以弥补现有制度的缺陷,有效保障被害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刑事被害人(以下简称“被害人”),是指人身、财产或者其他合法权益受到犯罪行为直接侵犯的人。他们往往是犯罪行为所直接针对的人。当然,在实践中,被害人的亲属、朋友或是其他利害关系人等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犯罪行为的侵害,但是这种侵害不属于直接侵害,因此这些人不在本文所讨论的“被害人”之列。  相似文献   

16.
被害人权利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琳 《山东审判》2006,22(3):62-64
在西方流传着一句古老的法律谚语:有犯罪必有被害,有被害必有救济。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当事人人权的保障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被害人”主要是指因他人的犯罪行为而使其合法权益受到直接侵害的自然人、法人和国家。&%通常称之为“犯罪被害人”。所谓被害,不仅包括人的身体和财物被害,而且也包括由犯罪行为造成的正常活动干扰和精神损害。本文所用“被害人”一词是指自然人,至于法人被害人,则不在本文的研究之列。在我国,为了顺应世界各国加强对被害人诉讼权利保护的潮流,于1996年修订了刑事诉…  相似文献   

17.
<正> 控诉和辩护是刑事诉讼中含有对立意义的两种诉讼活动。控诉是被害人或对犯罪行为侵害的客体负有保护责任的国家机关向司法机关控告犯罪人,提起刑事诉讼,要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一项诉讼活动。辩护是被指控犯有罪行的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反驳控诉的材料和意见,以证明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应当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我国刑事诉讼中,行使刑事控诉权的主体,主要是人民检察院,只有少数危害性不大的案件的控诉权,才由被害人自己行使。当人民检察院在侦查过程中已经查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刑事诉讼立法均采取了以公诉主义为主的刑事起诉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由于弱小的犯罪行为人和强大的国家公权力之间力量对比的悬殊,使得理论界和实务界把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犯罪行为人,在我国,尤其是在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之后,理论界更是纷纷将目光投向我国刑事司法制度中对被告人权利的保护,而对被害人(尤指刑事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的权利保护问题则关注不够。笔者认为,刑事诉讼中被害人上诉权的缺失,不仅是刑事诉讼立法对被害人权益保护的不够,更是  相似文献   

19.
公诉案件的被害人是指自己的人身、民主、财产等权利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正确对待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确保其诉讼权利,是一个理论上颇值得研究又是一个在实践中非常重要的问题.要研究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应该首先明确他的诉讼地位.根据刑诉法的有关规定,在公诉案件中,被害人不是当事人,而仅属于诉讼一方的诉讼参与人,这是因为犯罪行为侵犯的客体,已经超越了被害人合法权益的范围,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权利已经属于国家,由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控诉职能,以当事人的身份参与刑事诉讼.同时,公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司法保护制度 ,它是对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被害人及其遗属给予经济补偿的制度。犯罪被害虽是由犯罪行为人直接造成的 ,但国家对公民的保护不力也是其中的原因。因此 ,国家也应对被害人承担起补偿责任。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构建应当包括补偿的对象、申请补偿的条件、补偿的裁定机构、补偿金额和支付方式、补偿金的减少和不予给付、补偿金的来源与管理、补偿的程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