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期导读     
《春秋》2018,(2)
正台儿庄大战期间,《大公报》记者范长江等人深入前线采访,冒着炮火将前线消息传送至全国乃至全世界,改变了国际视听,打击了日寇的威风,鼓舞了民族的士气。战后,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军委副主席、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连续三次致信范长江,对从前线归来的范长江等战地记者表示关心慰问,鼓励他们据实反映前线情况、总结抗战经验教训,并根据他们反映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军队政治工作的具体建议。对加强抗日民族统  相似文献   

2.
统战做到细微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诒先生恐怕对许多人甚至一些记者都已经陌生了。但他决不是一个应该被忘却的人,他可是抗战期间三大名记者之一,另两位是范长江与孟秋江。陆诒于198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出版了一本《战地萍踪》。陆诒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进入《新闻  相似文献   

3.
台湾义勇队的抗日斗争是中华民族抗战的一部分,他们在敌后进行宣传、策反、医疗工作,在前线抗击日军,为祖国抗战和收复台湾作出了卓越贡献.台湾义勇队的工作不仅大大增强了两岸人民的亲情,极大地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再次说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人民始终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4.
梁月佩 《传承》2009,(14):80-81
台湾义勇队的抗日斗争是中华民族抗战的一部分,他们在敌后进行宣传、策反、医疗工作,在前线抗击日军,为祖国抗战和收复台湾作出了卓越贡献。台湾义勇队的工作不仅大大增强了两岸人民的亲情,极大地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再次说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人民始终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5.
中央训练委员会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最高训练指导机关。它的设置是国民政府因应抗战局势、改进国民党党务一项的重要举措。作为国民政府首脑的蒋介石是委员会蓝图的设计者、政策的决定人。他确定了中央训练委员会的职责范围、组织结构以及制度建设的基本面向,并试图通过对国民党中下级干部以及全国政治、军事、经济、教育机关公务人员和学校教职员工的训练,来达到完善国民党组织、加强一元化领导,实现抗战建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陈磊 《传承》2014,(2):42-43
抗战爆发后,举国抗敌。为了支持前线持久抗战,激发民众爱国热忱,地处抗战大后方的遵义民众教育馆开展了大量工作,在抗战宣传、医疗、防敌伪、民主、民生等领域开展了大量活动,为持久抗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黄埔》2015,(1):19-21
梁天恩,1917年出生,原藉广西南宁。1936年8月,梁天恩从老家邕宁县考入当时在南宁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一分校学兵队时刚满18岁,年轻的他抱着满腔爱国热情投身军旅,踏上了抗战的征程。学兵一年毕业后,1937年8月,他在广西第7军170师517旅1020团第2营机枪连弹药排任班长。1937年10月,他随部队开赴上海淞沪前线任第3营重机枪班班长。以下是梁天恩老人对淞沪抗战的回忆。  相似文献   

8.
浙南华侨与抗日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浙南华侨与海外侨胞一样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斗争。他们在侨居地组织爱国团体,宣传抗日,或积极募集抗战物资和资金,有的奔赴祖国抗日前线,英勇杀敌,给予祖国抗战以有力的精神和物质援助。  相似文献   

9.
《黄埔》2016,(3)
正卢沟桥事变的枪声揭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中国军民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艰苦斗争,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在那些浴血奋战、不拍牺牲的抗日军人中,有不少粤籍黄埔师生的身影。从巍巍太行到三湘四水,从淞沪前线到印缅边境,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洒下了他们的热血。本刊特与广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共同编辑了一组粤籍黄埔师生回忆抗战经历的文章,回顾烽火岁月的热血豪情,颂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珍惜和平年代的美好生活,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示和教益。  相似文献   

10.
取名“生命记录”的口述史栏目与读者见面了。我们推出的首个口述者为新华社的资深记者夏公然先生。他自抗战初期参加新四军办报,身临前线报道了山东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解放后曾任新华社志愿军总分社负责人、解放大陈岛记者组组长、新华社军事组组长,尤其自60年代初起长期担任新华社内参部主任一职。一生经历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并与彭德怀、张爱萍、彭柏山等人多有接触与交往。夏公然身为记者的同时还是一位全身心为理想奋斗的革命者,他的口述既透露出重大历史事件过程中一些鲜为人知的内情,又客观地反映了那一代职业革命者的心灵轨迹。可以说是从特殊的职业、岗位反映了所经历的特殊年月。值得一提的是,这份口述是他在保留下来的大量采访笔记和历次运动中思想检讨的基础上回忆、整理而成。我们以为,这样的口述格外地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11.
解放战争期间,我作为新华杜华中(后改为华东)前线分社的战地记者,同时担任华野六纵(即后来的三野二十四军)新华支社社长兼《火线报》社负责人,随军采访了苏中战役、山东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经历、见闻不可谓不多,但对于我的内心来说,那都是汗、血、泪组成的梦魇,这可能是个性使然。我从不谈过去,对我的老伴也如此,现在,我离那些牺牲于战争年代的同志越来越近了,记下几笔,让他们知道我从未忘记过去。  相似文献   

12.
范长江是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新中国新闻事业创始人之一。早在1935年至1938年间,他在《大公报》担任特约通讯员和记者时,即写出了大量有重大社会影响和历史意义的报道,他的传世之作《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等通讯集,也在这一时期出版。在这些独具风格的作品中,范长江对祖国的边疆与民族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军事记者在题材选择、主题提炼、体裁驾驭、形象勾勒、语言运用等方面表现出的鲜明特色,探讨了军事记者独特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14.
谁是最早报道红军长征消息的人,目前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大公报》记者范长江于1935年9月13日至14日连续发表在《大公报》的文章《岷山南北剿匪军事之现势》被认为第一篇公开红军长征真相的报道。陈云化名廉臣写的《随军西行见闻录》是"最早向  相似文献   

15.
黄敬聪 《传承》2013,(11):24-25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国民党到共产党,他不以一个党派的利益为标准,而是以国家的祸福前途为己任,把笔杆子当做武器,宣传抗日,宣传共产主义,在新闻事业里开辟出一片新天地——他就是范长江。范长江在中国现代新闻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被誉为“中国现代新闻史上最卓越的记者之一”“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和领导人之一”。他创建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而他创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的日期(1937年11月8日)也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记者节”的纪念日;新闻界中青年的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笔者无意于再去浓墨渲染范长江的卓越成就,只就范长江的精神作一简单探讨,在新时期学习和宣扬范长江精神。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承揽的涩宁兰、兰成渝、西气东输管道工程都是国家重点工程,这些工程点多线长,人员分散,施工难度大。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局党委在管道工程前线成立党的工作委员会,建立了党工委、党总支、党支部三级组织机构,制定了《管道局施工前线党工委工作提要》,对前线党工委的工作职责、工作方式、工作内容等,做出明确规定。几年来,他们以培育企业文化为切入点,围绕“遵循国际标准,打造名牌队伍”的主题,加强重点工程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1950年3月26日晚,西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国民党陆军上将、黄埔1期毕业生胡宗南从西昌小庙飞机场乘飞机离开大陆去台湾。近70年后,胡宗南之子胡为真为了寻找父亲生前足迹,前来大陆寻访胡宗南曾经的驻防之地,先后走访了西安、延安、汉中、成都等地。我有幸参与了他在西昌的行程。为弘扬抗战精神,我曾先后采写过十多名抗战老兵的英雄事迹并得以见报。特别是经过10年努力,把1939年秋31集团军从抗战前线送来西昌的烈士眷属和伤残军人.  相似文献   

18.
今年4月20日是国际著名记者 爱泼斯坦九十年寿辰,本刊刊发四篇祝 贺文章。我们为什么要以此为这样一 位老人祝寿呢?因为他在功有功于中国人 民。 1933年,爱泼斯坦与美国记者 斯诺结识并从中国人民现实生活的苦 难与抗争中,逐渐走上同情与支持中 国革命的道路。1937年中国全民族 抗战爆发后,他作为美国驻华战地记 者,活跃在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战场 上,追踪战局,奔走前线,采访过著 名的台儿庄战役、常德会战等。1938 年秋,在广州与孙中山夫人--宋庆 龄相逢,应邀参加她在香港创建的 保卫中国同盟,负责国际宣传,争取 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了解与援助 1944年,他作为美国记者,突破封 锁访问延安,采访了中国领导人毛泽 东、朱德、周恩来、叶剑英等以及及许 多军民,写下一批新闻通讯,向西方 社会传播中国人民抗战的真实情 况,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 据地军民的抗战业绩。 1945年,爱泼斯坦夫妇到美国 后,不顾反动势力的压迫,积极参加 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和促进美中两 国人民支谊的进步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爱泼斯坦应宋庆 龄的邀请返回中国,参加筹办对外刊 物--《中国建设》(现名《今日中 国》),以中国为家,长期致力于新中 国的对外传播中业。从30年代至今 出版了 《人民之战》、《中国未完成的 革命》  相似文献   

19.
一是不知官职有多少。蒋介石不但大权独揽,而且小权也不与人,他一生的官职不知有多少,就是同一时期,他的官职之多,自己也不知有多少。在抗战期间,蒋介石就身兼要职27个,其他兼职则更多。主要的有: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逝世后)、国民党总裁、行政院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最高国务委员会委员长、国民参议会议长、最高国防会议主席、海陆空军统帅等等。再是不知手谕有多少。蒋介石当权以后,发手谕成了他的一大癖好,事无巨细,都要发个手谕。从手谕的内容上看,军事  相似文献   

20.
读书     
正《浴火重生:纽约时报中国抗战观察记(1937—1945)》郑曦原编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定价:79.00元外媒眼中的中国抗战本书为"《纽约时报》中国观察记"系列之一,系《纽约时报》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间对华报道的选编。入选的220多篇稿件出自西方记者的报道,不仅反映了八年抗战的战争状况,也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