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英 《前进》2010,(12):14-16
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后,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又一次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社会建设明显加强”作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胡盛仪 《政策》2005,(9):22-23
“十一五”规划是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及建设和谐社会之后的一个五年规划,加强社会建设,应是“十一五”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马凯 《小康》2005,(12):12-12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综合考虑未来五年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趋势、发展条件和面临的矛盾与挑战,提出要在“十一五”时期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进展。实现上述目标,《建议》针对目前我国社会上存在的四大社会突出问题提出导向性目标,就是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贫困人口明显减少。这也是政…  相似文献   

4.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围绕一个目标。就是按照中央提出的“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目标以及中央、省和绍兴市的要求,结合嵊州实际,努力实现发展新产业、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创造新生活、倡导新风尚、提供新服务等“七新”目标。坚持一个龙头。就是坚持规划这个龙头。要围绕“一个中心、三大板块、一条绿色走廊”的市域总体布局,做到一体化规划、一盘棋建设,完善产业、人居、商贸、管网等定位布局。按照“一带六组团”的城市发展框架,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到2010年,城…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确立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的要求。其核心就是“以诚实守信为重”,建设诚信社会。价格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价格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积极探索并加快价格诚信体系建设,对于加强和改善价格管理,促进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卫 《群众》2013,(4):20-20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内涵复杂而深远,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复杂性。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所谓制度建设就是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的长效机制,这为各级政府进一步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吴洪彪 《群众》2012,(7):30-30
社会组织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渠道。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最大限度调动社会组织和社会的积极因素,让社会组织真正履行“润滑剂”、“减压阀”、“调节器”等独特功能,有效形成“中间协调层”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纳入“十一五”发展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彭京宜 《新东方》2009,(3):38-4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和逐步完善的过程。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我们党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社会更加和谐”的目标,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得以充实和丰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概括为“四位一体”,其中之一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北京观察》2012,(2):46-47
正小城镇上联城市,下联农村,是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提出了北京城市发展目标的定位,建设世界城市成为北京的发展目标,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城乡协调发展。为此,北京市提出率先实现城乡一  相似文献   

11.
肖兴国 《求索》2008,(8):83-84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这三大建设相提并论,强调要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战略格局拓展深化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战略格局,“社会建设”的概念也随之进入人们关注的视野。社会建设的命题及其目标指向是改善民生,社会建设的提出是我党执政理念的历史超越。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必须是法治经济;和谐社会必然是法治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刚刚闭幕的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吹响了建设“法治浙江”的号角。从此开始,浙江的法治建设必将谱写新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13.
阳天明 《前沿》2005,3(11):197-199
在我们倡导“以人为本”科学的发展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努力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加强社会公正的建设。社会公正是一个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一个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提高经济公正的建设水平,是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今日海南》2006,(9):I0006-I0006
琼海市国家税务局以构建“和谐国税”为目标,扎实推进“三个文明”建设,促进了国税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税收收入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2005年总收入达到了1.84亿元。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和海南省“精神文明标兵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优秀单位”、“法制宣传先进单位”以及海南省国税系统“先进领导班子”、“精神文明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加强“三个文明”建设 促进国税事业发展 琼海市国家税务局  相似文献   

15.
20特13色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建设“中国新型智库”的目标,此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2014年10月27日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2015年1月20日,中办、国办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姜力 《中国民政》2011,(9):9-11
一 当前,中央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是新形势下加强我国社会管理能力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十二五"期间社会建设领域发展的重要目标。城乡社区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依托、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巩固党在城乡基层执政地位的重要基石,在社会建设领域和社会管理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我们要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其中第一个就是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并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坚持“六个必须”的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要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也同样要求作为社会经济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有企业坚持以人为本,有效优化内部环境,积极构建和谐企业,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相似文献   

19.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中央提出了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加强执政能力,落实到一个地方,就是要实践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寻甸是少数民族自治县和国家级贫困县,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对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尤为重要。加快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也是寻甸县委的根本目标和任务,如何加快发展,首  相似文献   

20.
全面推进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正印 《前进》2003,(10):29-30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中纪委二次全会提出,要经过五年的努力,使“防范腐败的机制初步形成”。为落实好党的十六大及中纪委二次全会的有关精神,中共山西省纪委二次全会提出了“逐步加大治本力度,建立反腐倡廉长效机制”的工作目标。所谓长效机制,就是一种真正管用的机制,而绝不是有名无实的机制;所谓长效机制,就是一种长期有效的机制,而不是临时性的、应急性的机制;所谓长效机制,就是一种着眼于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