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须重视人的精神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也是利益矛盾能够得到有效化解的社会,因此,它必须重视人的精神利益。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精神利益对协调利益关系、加强道德建设、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人的活力、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构建和谐社会不能忽视人的精神利益。  相似文献   

2.
精神损害赔偿是民法领域内的重要课题 ,所谓精神损害就是民事主体侵害在自然人、法人的民事权利 ,造成的自然人生理、心理上的精神活动和自然人、法人维护其精神利益的精神活动的破坏 ,最终导致精神痛苦和精神利益的丧失或减损。本文从分析目前精神损害赔偿诉讼的趋势和特点出发 ,力求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违约责任中的扩张 ,诉讼程序、主体扩大、范围与标准的瓶颈和热点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是创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充满创造活力,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利益关系全面协调稳定有序的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在现代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利益关系不断调整、利益格局复杂化、价值观多样化深入发展的情况下,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一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它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  相似文献   

4.
社会活力不断增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激发社会活力是执政党整合社会的一项越来越重要的任务。本文从培养共同的思想基础、改革完善社会机制、提高执政能力与水平、处理协调利益关系、尊重知识与人才、支持创造与创新等六个方面,对社会活力的源泉进行了初步分析论证,进而明确了激发社会活力的切入点和侧重点。  相似文献   

5.
精神利益是人的精神需求与其供给者之间的关系,基于对物财产价值的重视,传统民法忽视了对物所蕴含的精神利益的关注.物当中包含有精神利益,这是对人类认识史、特定情形进行考量所得出的必然结论,因此特定的物受到损害时,其权利主体应该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为了使这类损害赔偿更加便捷与明晰,同时为了防止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滥用,可以将负载有可赔偿性精神利益的物的类型区分为五类.  相似文献   

6.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集中地表现为人的革命精神。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精神状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富强,除了物质基础这个决定因素之外,还必须有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柱,这样才有凝聚力,战斗力。一个企业要发展,要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样需要一种精神动力,否则,就会在竞争中陷入被动,甚至被淘汰。  相似文献   

7.
意识形态的传播是价值观的传播。它通过满足利益诉求、提供精神寄托、产生价值共鸣、形成情感认同等满足人的精神需要而得到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既遵循一般意识形态传播的规律,又有知识传播的特点。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要揭橥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的主旨,满足现实社会各阶层群众在观念层面上对利益、价值、精神和情感的要求,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8.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保证。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既是党的建设和经验总结以及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人的精神层面上的状态,其中“理论自信”是其核心.理论自信建立在科学认知的基础上,它对人的精神起支配作用,只有从理论上建立起来的信念才是坚定的.理论自信在于理论本身的过硬程度,同时也在于人们的把握程度和应用程度.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端正干部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协调利益矛盾和团结引导广大群众共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0.
一、规范侵害财产权中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和必要性(一)精神损害与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是指对民事主体精神活动的损害,在形式上表现为精神痛苦和精神利益的丧失或减损。精神痛苦产生来源于侵害自然人人体的生理损害和侵害自然人的心理损害。精神利益的丧失或减损是指自然人、法人维护其人格利益、利益的活动受到破环,因而导致其人格利益、身份利益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11.
《精神文明发展规律论》从哲学的视野来透视精神文明发展的规律,避免了以往局限于精神文明发展规律的阐述而没有上升到方法论的研究缺陷。书中一方面论证了精神文明和其他文明的关系,另一方面又进一步论证了精神文明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同时,从实践的角度指明了如何在实践中自觉、科学地学习把握运用和遵循精神文明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撑。中国共产党历来都十分重视弘扬与发展中华民族精神。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结合时代发展要求,进一步传承和创新了中华民族精神,使之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方面,它们与幼儿的成长关系密切。但是,实践中往往忽视良好的精神环境的创设。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保教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幼儿园精神环境创设的重要意义,坚持正确的现代儿童观,保持自身健康的心理状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此外,在工作中要多与家长沟通,加强家园联系,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相似文献   

14.
人文精神和美学精神整合的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是一种自由与超越性结构,既通过对自身精神形象的塑造展示对自身的现实关怀,更以创造性的价值品质作为自身动态生命的构成部分和终极追求,从而使每个生命个体时时发散着生命精神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吉林省公主岭市人民法院近3年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基本情况看,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司法机关是防治未成年人犯罪的最后防线,对未成年人罪犯,要认真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寓教于审、惩教结合、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是社会问题,全社会都应该重视、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共同建立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立体网络。  相似文献   

16.
程序对抗权应该是行政相对人在遇到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违反法律(主要是程序法律)而采取的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对抗违法行政行为的权利。程序对抗权在理论上、立法上以及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尚待完善。“自然正义”、“正当法律程序”和“控权论”是行政相对人的程序对抗权的法理渊源。我国对行政相对人的程序对抗权在理论研究、立法和行政过程中都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从理论研究、立法和行政实践中加以强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医疗事故罪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疗事故罪的主体限于医务人员 ,医疗单位中从事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非医疗工作的人员不能成为本罪主体。医务人员私自行医造成严重后果的 ,应以非法行医罪论处。医疗事故罪的处罚范围限于责任事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界定 ,应当以卫生部门制定的医疗事故分级标准为基础 ,兼顾司法机关制定的人体伤害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18.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次对 人身损害案件中的精神损害方面做了具体规定,但在司法实践操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应该在立法 上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体育是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中外的众多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都对体育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提出过深刻论述,并提出过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主张与措施.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应把体育列为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与手段,极力倡导,使人们充分认识体育的价值,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