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2 毫秒
1.
2012年7月,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就养老事业发展情况首次开展了专题询问;2013年9月,又以改善革命老区生产生活条件工作情况为题再次组织专题询问。这两次专题询问作为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完善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的积极尝试,应该说是有益和成功的。由于法律对询问权(包括专题询问)的行使未作具体程序性规定,有必要在总结实践经验、反思询问成效的基础上,对专题询问中的一些程序和实质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群 《人大研究》2011,(2):18-20
2010年6月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连续两次开展专题询问,动作之大、力度之大、影响之大,史无前例,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也赢得了广泛赞誉和好评;地方人大备受鼓舞和启发,做好人大监督工作的信心和勇气大大增强,相当一些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以全国人大常委会为典范,尝试开展专题询问活动,专题询问的制度化和常态化趋向日益显现。开展专题询问,已经成为地方人大加强新时期监督工作的热门话题和普遍看好的重要监督手段。笔者想就此谈点粗浅之见,以期有益于推进人大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福州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推进专题询问工作创新,探索打造"听取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召开两场专题询问会+交办问题清单+听取审议意见办理情况报告+满意度测评"的全链条闭环监督模式,推动人大监督工作质效不断提高。一、主要做法福州市人大常委会自2012年首次开展专题询问以来,每年都选取1-2个事关全市改革发展大局和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开展询问,截至目前已累计对14个议题开展了专题询问。专题询问已经成为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的有力举措,在地方人大监督工作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4.
8月10日,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就财政决算报告召开专题询问会,这是该省人大自设立常委会32年来的首次,社会各界给予广泛的肯定:这种方式既有助于了解政府工作情况,同时加大了人大的监督力度。今年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将决算专题询问列入监督工作要点,年初召开  相似文献   

5.
覃剑 《人大研究》2014,(8):44-45
<正>2010年全国人大成功开展对中央决算实施首次专题询问之后,成了全国各级人大及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的样板,由原来的"问钱""问粮"逐渐发展到了如今的"问医""问教"等。笔者认为,要不断增强专题询问的针对性,逐步从"尝试"走向"常态",从重"个别"到"普遍"的转变,切实把专题询问渗透到人大各项监督工作之中,进一步增强专题询问效果。  相似文献   

6.
2010年6月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连续两次开展专题询问,动作之大、力度之大、影响之大,史无前例,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也赢得了广泛赞誉和好评。地方人大倍受鼓舞和启发,做好人大监督工作的信心和勇气大大增强,一些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以全国人大常委会为典范,相继开展了专题询问活动,专题询问的制度化和常态化趋向日益显现。专题询问健步走来,已然成为地方人大加强新时期监督工作的热门话题。如何让专题询问这一重要监督手段充分发挥应有的价值功能,有力推动地方人大的监督工作,人们拭目以待,期望专题询问稳步前行,一路走好。  相似文献   

7.
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人代会上通过的"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实施"年初问计划、年中问进展、年末问结果"的"一年三问"全程式跟踪监督,是近些年来地方人大监督工作中的一个创新。德兴市人大常委会从去年开始开展了"一年三问"工作,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创新,取得了较好的监督实效,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一是进一步明确"一年三问"的方式方法。目前,一些地方人大只将"一年三问"作为询问或专题询问的范畴进行操作。在实践中,我们感到这样制约了"一年三问"工作的深入开展,因为无论是询问还是专题询问都有一个前置条件,那就是  相似文献   

8.
自全国人大常委会2010年首开专题询问先河以来,一些省市的人大常委会也相继跟进,社会各界反响强烈。这表明人大监督在由程序性监督向实质性监督迈进。作为乡镇人大,对专题询问该"说"还是"做"?依笔者之见,专题询问,乡镇人大不应观望。  相似文献   

9.
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央决算、粮食安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年三推"专题询问,动作之大、力度之大、反响之大,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也给地方各级人大树立了一个行权样板。不难看出,作为人大监督的一种形式,专题询问成为  相似文献   

10.
专题询问因兼具"韧性"与"刚性",有利于增强监督实效,彰显人大的权威,因而备受推崇。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法律规范的缺失使专题询问的实效性大打折扣。以各地的专题询问办法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地区对专题询问准备、实施以及监督落实三个阶段中重要事项规定的异同,以此为基础提出专题询问规范化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1.
《浙江人大》2011,(10):3
"开展专题询问是我们在监督工作组织方法上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创新。要把专题询问工作坚持好、完善好,使之成为人大履行职能、增强监督实效的重要形式。"2011年9月29日上午,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永明在专题询问会上的讲话,表明专题询问经过首次演练,将在今后的省人大监督工作中持续接  相似文献   

12.
阿计 《人民政坛》2010,(8):33-34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2009年中央决算报告进行"专题询问",是一种温和而谨慎的尝试,很可能引发地方人大询问、质询等案例增多,并最终形成常态化的人大监督活动。  相似文献   

13.
开展专题询问是人大监督工作的创新,是人大常委会加大监督力度、增强监督实效的有效方式:如何更好地开展专题询问工作,是摆在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浙江省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对使用专题询问的监督手段进行了积极探索,在饮用水源污染整治工作的专题询问中,人大、政府领导重视,准备工作充分,询问主题明确,组织协调有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杨建华 《人大研究》2013,(10):17-18
自2010年全国人大首开先河开展专题询问之后,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积极仿效全国人大专题询问的做法,在依法履职的同时开展专题询问,对加强人大常委会监督职能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在依法履行监督职能的同时,应与时俱进,创新监督,逐步使专题询问工作机制规范化、常态化,将其融人到整体监督工作之中,使其成为新时期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手段,不断提高人大监督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四面八方     
《天津人大》2012,(8):48
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就发展养老事业进行专题询问日前,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就发展养老事业进行专题询问,这是武汉市人大首次采用这一监督方式。询问前,武汉市人大常委会组成6个调研组,历时两个月深入一线,走访调查各类养老服务机构70多家,发放调查问卷330份,形成了详实的调研报告。武汉市副市长与多名政府部门负责人到  相似文献   

16.
"根据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中提出的加大对养老事业投入的要求,市发改、财政、民政等部门通力协作,为市直福利机构筹措1.1亿元地方债券……""根据人大专题询问中提出的加大对养老事业投入的要求,市发改、财政、民政等部门通力协作,为市直福利机构筹措1.1亿元地方债券……"2012年10月22日,距离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养老事业专题询问会议结束不足百日,市政府副市长刘立勇向媒体发布  相似文献   

17.
2010年8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对国务院关于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审议并开展专题询问。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以联组会议的方式开展专题询问,也是其加强监督工作的又一次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8.
肖宁  王智纯  韩红 《中国人大》2014,(22):39-40
问养老事业,问革命老区生产生活条件,问农贸市场……件件看似不起眼,但项项关系民生。自2012年起,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专题询问"一年一事一议",借力询问,推动政府工作,惠及全市百姓,人大监督也取得了明显效果。问百姓最关心的事作为一种法定监督形式,专题询问针对性更强,监督力度更大。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专题询问后,各地人大纷纷试水。  相似文献   

19.
许士光 《人大研究》2004,(10):33-34
询问 ,是各级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上审议工作报告或议案时 ,对不清楚的问题 ,向有关国家机关了解有关情况并得到答复的一种监督方式 ,其目的是帮助人大代表了解相关情况 ,便于对报告或议案进行审议和表决。这几年特别是 2 0 0 4年以来 ,地方各级人大在召开人代会时 ,人大代表运用询问的方式 ,对“一府两院”的工作进行监督的频率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高 ,效果不错 ,引起社会关注。询问为何被频繁使用。询问之所以被频繁使用 ,理由有三 :一是法律所规。《地方组织法》第二十九条规定 :“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议案的时候 ,代表可以向有关地方国…  相似文献   

20.
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从实践探索、制度完善到立法制度的确认,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的“问”与“答”的“对话式”监督方式。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的37个案例,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常委会分组会议或联组会议上提出具体性、针对性的问题,由被询问机关负责人现场答复的一种问答性、对话性、交互性的监督方式,具有了解工作情况、推动改进工作的监督效果。专题询问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结合听取和审议报告、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列入年度监督工作计划的经常性监督方式,也是已在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普遍实践的“对话式”监督方式。建议明确专题询问、询问、质询三种口头监督方式的区别及适用范围,合理运用专题询问、听取和审议报告、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等不同的监督方式,围绕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民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提升专题询问选题的科学性,丰富专题询问的会议方式,合理安排议程时间,加强提问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扩大专题询问的适用范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