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举法》修正案增加了城乡居民选举人大代表"同权同票"的规定,但现阶段我国农民平等选举权的有效实现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部分农民参与意识薄弱、农民代表过少、流动人口的选举权处于两不着的状态和选举程序的缺失,都影响农民"同票同权"的实现。为有效实现农民平等选举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即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培养农民参与意识和权利意识,增加农民代表比例,改革户籍制度,完善选举程序。  相似文献   

2.
自193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选举开始,我国"选民代表权"经过了多次变更。中华苏维埃政权时期,无产阶级享有着高于其他阶级的选民代表权;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实现了按照人口划分选区,不分阶级的同票同权;新中国成立后,城乡"选民代表权"出现差异,乡村选民产生代表的人口数几倍于城市选民;直到201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关选举法的修正案,实现了城乡居民的同票同权。  相似文献   

3.
对十七大报告中建议取消“四分之一选举权条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选举法》规定,在分配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名额时,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分配(以下简称"四分之一条款")。这直接导致了农村人口不能和城市人口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因此,废除人大《选举法》中的"四分之一条款",是落实我国《宪法》的选举权平等这一规定的必然要求。2007年10月15日,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一建议若在日后通过法定程序落实到于法律之中,中国公民将在选举权这一现代民主政治中最重要的权利方面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平等。  相似文献   

4.
2010年修改后的《选举法》确立了"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原则,这是对我国选举制度的重要发展。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的制约以及相关配套制度的滞后和缺位,在实践中城乡人大代表同比例选举这一目标的实现仍存在障碍。针对实践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在下次修改《选举法》时,可以考虑以居住地为划分选区的唯一标准,同时可以采取"异地选举"的方式,将上亿流动人口纳入选举制度中来。  相似文献   

5.
“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规范分析及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0年选举法修改,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该规定实行后,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代表的构成比例会出现调整,但比例的调整与实际农民代表的人数之间并不存在正比例关系。农民拥有平等的选举权与他们行使这一权利、选出符合他们意愿的人大代表,二者是相互独立的问题,对此需要以合理的候选人制度作为基础。今后,"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规定不但会对选举制度产生法律上的影响,而且会对社会进步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进行了修改,取消了之前的"四分之一"条款,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但是,这远远不是选举权平等的实现.此外,在城乡分别选举的情况下,无论是选区划分和代表名额的计算与分配,还是选举主持机构的职能安排,现行法律法规都没有作出明确、合理的设计,而程序上的缺失必然会减损选举权的平等价值.选举法需要更为精细化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7.
选举的平等性,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在选举中的体现,是选举的一条重要原则。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建议,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统筹城乡民主政治建设,是批准与实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重要步骤。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需要依法逐步实行。  相似文献   

8.
今年我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修改后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第一次。目前,我国在流动人口参加人大代表选举问题上,一般实行流动人口回原户籍地参选的做法,这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的实际情况,事实上也限制了流动人口的选举权利,有违选举平等原则。解决流动人口参加人大代表选举难的问题,保障流动人口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关键就是实现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参加选举的自由。  相似文献   

9.
论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建议是我们党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要求和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的,有利于加快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利于完善人大代表制度、批准与实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要实现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必须采取措施打破城乡二元格局,修改现行选举法律制度,科学划分选区,并加强人大代表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0.
同工同酬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坚持同工同酬原则有利于促进社会平等、协调劳资关系与建设和谐社会.同工同酬建立在"同工"、"同酬"的基础上.同工同酬包括同值工作同酬,也允许劳动报酬的合理差别.中国同工同酬立法尚不完善,应从立法、行政、司法三个角度加强同工同酬权法律制度建设,强化劳动者同工同酬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1.
"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即城乡居民享有平等选举权,是对宪法确定的公民首项基本权利--"平等权"的实现,它符合宪法的规定与基本精神;其次,党中央的这一决策也说明了我国的现行<选举法>中"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镇每一代表所带表的人口数"之规定有待进一步修改;城乡居民享有平等选举权符合我国现在和将来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2.
选举法是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产生各级人大代表的重要法律,我国选举制度进行了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重大改革,不断规范代表名额,体现人大代表的广泛性;完善了差额选举制度,充分保障民主权利;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选举法》中“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镇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之规定有待进一步修改。“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即城乡居民享有平等选举权,是对宪法确定的公民首项基本权利——“平等权”的实现,它符合宪法的规定与基本精神,符合我国现在和将来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4.
统筹城乡发展,不但要实现城乡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一体化,还要实现城乡政治建设的一体化。选举法的修改,从制度层面实现了城乡"同票同权"。当前,还要进一步夯实基础,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完善机制,保证农民协商权利的实现。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协商民主机制在协调城乡利益、改善城乡关系方面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5.
理论前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选举制度的五大基本原则张春生7月26日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我国选举制度的五大基本原则,贯穿在选举法的每一个条文中,落实在选举制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中。这些原则,既是民主的基石,也是民主的标志:第一是普遍原则。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二是平等原则。一个选民在一次选举活动中只有一次投票权,只能投一次票。这体现了公民之间的平等;相同的选民在一次选举活动中,应当选出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6.
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制度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组织基础,是我国政治文明的体现。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建设,有利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高民众民主选举的积极性,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科学地分析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建设存在的不足,可以使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制度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7.
对比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宪政发展,就控权模式而言,我国的"监督制约"模式与"三权分立"模式各有利弊,如何完善我国的控权模式,是我国宪政发展的关键。从完善我国权力运行模式的角度出发,提出加强和完善人大代表罢免制度与人大代表对人大常委委员的罢免制度,使国家权力在运行至公民权利的边界时,通过选民对人大代表与人大代表对人大常委委员的监督压力,而将其转化为权利对权力的压力,进而使权力在封闭的环状轨道内运行,在不改变我国现行政治体制的情况下完善我国的控权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的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从县级人大代表选举制度来看,其代表产生机制存在选举管理机构自体管理自我监督、选区划分和代表名额分配不合理、代表候选人产生机制不合理等问题。人大代表选举制度改革难以一步到位,“良性违宪(法)”也许是一种改革之痛,重要的是要区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改革县级人大代表产生机制需要完善选举管理组织机构,改革选区划分和代表名额的分配,加快候选人产生制度改革。现行选举法所勾勒出的体系框架已可应付现实之需,我们需要一种改良的思路,需要对现行选举法的更为现实的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已成为支撑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现行法律体系对其合法权益保护力度并不够。平等法治理念的缺失、城乡二元制度的存在等,造成其合法权益屡遭侵害。因此必须在平等就业权、劳动条件权、社会保障权诸方面,加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制度的法律构建。  相似文献   

20.
十七大报告确立的“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原则,既符合宪法中的选举权平等权原则,也适应了我宪政发展的实践,必将对我国的宪政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将来的《选举法》的修改,就是逐步实现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