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二十多年前写过大散文名篇《白发苏州》的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亮相七月江苏书展,并在苏州图书馆给爆满的苏州听众讲解文化。得为文化减减肥余秋雨在苏州非常有人缘,他的书在苏州市场也卖得非常好。作为第四届江苏书展的重点活动之一的"文化传承与创新高端论坛",余秋雨的讲座不但座无虚席,连过道都挤满了,许多听众都是席地而坐。余秋雨先生本人也明白这一点,他说他看重苏州,他经  相似文献   

2.
余秋雨先生开创了“文化大散文”的先河,在中国当代散文史上的功绩,是从审美的此岸架设了一座通向审智彼岸的桥梁,为推动中国当代大散文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独一无二”的贡献。他的大散文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3.
2007年7月,文化学者余秋雨走进黔东南,开始了一场寻访原生态力量的文化之旅。之后,他在个人博客上推出了《黔东南考察手记》。仅头半天,点击率就突破1万,引来100多人评论。不少网友表示非常向往余秋雨笔下美丽、古老、清静的山村小寨。经余秋雨授权,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登载余秋雨的《黔东南考察手记》。  相似文献   

4.
《党建》2017,(10)
<正>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党建》杂志社编辑的《天下一轮春秋月》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党建》杂志近年发表过的文化散文之辑录,余秋雨、冯骥才、贺捷生、铁凝、张抗抗、何建明、丹增、阿来、李存葆、王宗仁、张海迪、梅洁、吴为山等联袂推出。该书由三个篇章组成:《仰望篇——那些站在高峰上的历史文化名人》;《品味篇——那些滋养心灵的名篇佳作》;《铭记篇——那些文史留名的文化大家》。  相似文献   

5.
大约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一批鄂西作家以其对鄂西这块土地的厚实文化与鲜明地域特色的描写为世人所关注,承接了古代《田氏一家言》,当代《清江壮歌》、《枫香树》的文学创作传统,掀开了“鄂西文学”的新篇章,并正式有了“鄂西文学”称谓。也就是差不多同时,鄂西文学界敏锐地从全国文学界的角度肯定了“文化散文”的新质,满腔热情地推介了上海文学界余秋雨的散文《文化苦旅》,成为这部享誉世界的杰出作品的第一声伯乐之音,由是,鄂西被盛赞为“藏龙卧虎之地”。可惜,接下来的鄂西文学实践并没沿着这条已然拓开的路阔步前进,收获的数量虽也不在…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发展"和"大繁荣",都用了一个"大"字。这个"大",既代表着高度和深度,又蕴含着速度和广度。在这个《决定》的字里行间,  相似文献   

7.
杨冬梅 《世纪桥》2011,(23):17-18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进入新世纪,我国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进行文化创新。本文以十七大报告"科学发展观"及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为指导,提出新时期黑龙江省文化发展的战略,并从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等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推进我省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8.
“瀚海万里,此处系缆”是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给农三师前海宾馆的题词。《文化苦旅》跋涉万水千山,情有独钟,就在此处系缆。前海宾馆还系住了不少中国文化名人甚至外国友人的心。 翻开前海宾馆《大事记》,我们看到了余秋雨、陆天明、伍绍祖、贾平凹、程树榛、崔道怡、刘冠雄、朱琳等一批文化名  相似文献   

9.
冯晨 《新长征》2012,(2):4-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吉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也提出了“着力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的明确要求。我省广播影视事业和产业发展的实践之路,就是文化自觉、自信、自强之路。  相似文献   

10.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11这是继《文化苦旅》之后,余秋雨20年来对迷失的中国文明的心灵叩问。文化究竟是什么?在《何谓文化》一书中,作者在深邃的观察之后,用亲身经历和鲜活的感受来解读这一最根本的问题。分别从学理、生命、大地和古典四个层面来解析作为一个文化大国,从精英界到公众心理,到底缺失了什么。第一部分《学理的回答》,系统化地论述了何谓文化,何谓中国文化的本性等等问题,针对社会心理的浮躁和作家本人的深邃思索,直  相似文献   

11.
《学习导报》2012,(8):63-63
钱钟书(1910.11.21-1998.12.19),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翻译家,晓畅多种外文,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著有小说《围城》、《人鬼兽》,散文随笔集《写在人生边上》,诗文评《谈艺录》,学术巨著《管锥编》等多部作品,其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冠以"钱学"。  相似文献   

12.
以《文化苦旅》一炮打响,接着又有《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问世,目前,余秋雨的书累计发行己逾500万册,在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园地里显得一枝独秀。由于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余秋雨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新闻界和文化界的焦点人物和重磅明星,是闻名中外的学者,评论家和作家。可当被问及在多重身份中对自己的准确定位时,他却毫不犹豫地说:“我是一个文化旅行者。”  相似文献   

13.
自央视《百家讲坛》热播以来,各地文化讲坛纷纷开办。文化讲坛荟萃了各领域各专业非常有名望或成就的专家、学者,带来了非常丰富精彩的讲演内容。"桂林百姓文化大讲坛"在3年多的时间里就留下了百余位国内著名学者、专家的身影和声音,普通市民享受到了一道又一道免费的文化大餐,文化大讲坛成了一种更亲切更受欢迎的一种文化传播方式;成了民众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课堂;成了桂林城市文化和文明发展的新的助推剂。  相似文献   

14.
梵净五境     
张玲玉 《当代贵州》2012,(18):20-21
"老人家,请问灵山在哪里?""你从哪里来?"老者反问。他说他从乌伊镇来。"乌伊镇?"老者琢磨了一会,"河那边。"他说他正是从河那边来的,是不是走错了路。老者耸眉道:"路并不错,错的是行路的人。"这段文字是法籍华人高行健先生长篇小说《灵山》中的一段,文中描述的主人公"我"在漫长的奥德赛式的流浪神游中,寻找灵山至梵净山后与山里人的对话。作为灵山的描写具象,远离尘嚣的梵净山,因其美妙奇绝的原始山水,诡异独特的地域文化,再一次令世人无限神往。人们不时抬头仰望,  相似文献   

15.
三拜文化     
如果不是父亲的强烈推荐,我也许就错过了这本名字很学术化的书——余秋雨的《何谓文化》。何谓文化?古今中外的定义有两百多种,每一个都相当长。在书中,余秋雨用平和的语气,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隆重诠释——学理的回答、生命的回答、大地的回答、古典的回答。这一系列的回答,掷地有声,  相似文献   

16.
余秋雨和马兰在合肥的家有个极雅的名字——兰室雨轩。字是余秋雨题的,不像是他常写的行书或正楷,看上去怪怪的,自成一境。为推荐马兰“入选”靳羽西的《亚洲漂亮女人》一事,我拜访了绿木掩映中的兰室雨轩。房门打开,现实中的余秋雨儒雅、亲切,一副金属架眼镜给他学者的沉稳平添了几许时尚的气息。最出人意料的是他看上去比我想的要年轻许多。“我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强调"把文化建设内容纳入干部培训计划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教学体系"。作为党校应贯彻落实好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为干部培训教育工作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健康向上、崇文尚德、文明和谐的良好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8.
魏晔玲 《前线》2012,(11):33-33
本刊讯2012年10月27日,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北京市社科联主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承办的"2012城市发展与文化创新北京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论坛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的城市发展与文化创新"为主题,研讨新形势下北京社会建设与文化创新问题。与会学者、专家做了精彩发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冯培在《感受性与感染性:城市文化的温度与力度》的发言中指出,"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提升城市的感受性和感染力事关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并提出"城市发展应避免同质化,提高社会参与度,增强精神感召力、价值吸引力和思想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正第一次读余秋雨先生的作品,就是他写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文化苦旅》。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书。余秋雨先生走在中华民族的这片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本书!它不甘甜,因为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读这本书,感同与作者一起,从中国的西北走向江南。  相似文献   

20.
户力平 《前线》2012,(11):61-62
"厚德"蕴含着尽善、重孝、知礼、睦邻、仁爱、互助、谦让、诚信等风范。作为历史文化古都的北京,"厚德"也体现在不少地名之中,有据可查、沿用至今的就达上百个。迁善居胡同地处西城区鼓楼西大街,胡同里曾有李姓年轻人染上赌博陋习,为改过自新,他在胡同口开了家小饭馆,并请教书先生给起个字号。教书先生见他有改过自新之意,便取《周易》中"君子见善则迁之,见过则改之"之句,为小饭馆题名为"迁善居"。由于他买卖公平,待人和气,短短几年就有了许多积蓄,于是他广行善事。小饭馆经营了几十年,人们便以小饭馆之名将这条胡同称为迁善居胡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