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以后,引起了各界的关注。中央党校教授、党建专家叶笃初说:“这个法规和试行条例相比,背景显然不同。可以认为是共产党在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科学执政上的实际行动。特别是在民主执政上,用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意义重大。”由此,我想起了几个已经落马的“一把手”的话。原云南省省长李嘉廷说:“要是当初有人敢于监督我,该有多  相似文献   

2.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这也是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目标。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中的“科学”、“民主”、“依法”有着深刻的内涵.他们既是目的,又是过程和手段。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执政62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这些历史经验和教训都是党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给我们的思考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坚持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坚持“理性”执政和“廉洁”执政,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反“左”防“左”方针。  相似文献   

4.
“招商引资要注重招商成本。”“经济发展应和社会事业发展协调进行。”“提拔使用干部应走群众路线。”南充市嘉陵区政府大楼从来没有如此热闹过。自去年月以来,听说8区上推行科学、民主、依法执政,开展“保稳定求发展,我为嘉陵献良言”活动,各地前来献言的干部群众一批接着一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发展党内民主, 是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党建工作实际和执政实践,使我们深深感到:发展党内民主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必要前提。对于地方党组织来讲,要充分发展党内民主,就必须把地方党委工作民主化、党内生活民主化与民主执政有机结合起来,从制度框架、体制设计、法制屏障到工作机制全方位地予以推进。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六十二年,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的经验教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坚持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坚持“理性”执政和“廉洁”执政: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反“左”防“左”方针等。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都是党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7.
6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学习内容是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学习并发表了讲话。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执政  相似文献   

8.
张志明 《实践》2005,(4):15-1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党要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要保证党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就必须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的科学化,而党的执政方式科学化的关键是如何在制度安排方面科学地建设好党政关系。认真总结建国以来党政关系方面的经验教训,突出的问题在于:以党代政,党政不分,权力过分集中于党,而党的权力又过分集中于党的第一书记,党的一元化领导因此而变成了各级党的一把手的个人领导。这种体制造成个人的专权独断,从而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严重的损失。“文革”就是最典型的例证。通过对“文革”沉痛教训的反思使我们党认识到,要克服“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弊端,首先必须划分执政党与国家公共权力的职能,实现党政职能的分开。  相似文献   

9.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的一个新提法。这是党总结执政历史经验得出的必然结论,是新形势下我们党更好执政的根本要求和基本方略。这三种执政各有特点,又相互联系,必须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科学执政,是指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执政是建立在对客观规律认识的基础上的,坚持科学执政就要真正认识并掌握客观规律,主要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当前,实行科学执政,最重要的就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决策科…  相似文献   

10.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纲要》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生动体现,是科学治腐、民主治腐、依法治腐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现实路径,也是构建法理型执政模式的必然选择。要以科学执政为基础、以民主执政为核心、以依法执政为保障构建法理型执政模式,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2.
对"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贵秀 《新视野》2005,(3):39-41
依法执政,是针对以往党治国理政主要不是靠国家法而是靠党开会作决定那样一种理念和体制而提出来的.依法执政,实际上就是要实现党依据宪法和法律对国家政权机关的政治领导.所谓依法执政,其本身就内含着科学性和民主性.之所以作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概括,是为了把科学与民主凸显出来而加以强调.由于执政与领导紧密相关,因而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执政以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就必须弄清党的领导及其与执政的合理关系.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标志着我们党执政方式的重大创新。其中民主执政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也是实现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的前提和基础,它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大趋势和新取向。因此,民主执政的概念一提出,就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理论工作者围绕民主执政的科学内涵、坚持民主执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怎样实现民主执政等问题进行了积极探讨,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资料卡片     
《党员干部之友》2006,(9):46-47
备忘录新一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回顾(十七) 32、时间:2006年6月29日讲题: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主讲: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张志明教授、政法教研部卓泽渊教授背景: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科学、民主、依法执政是党的执政方式的三个基本要素,三者相互联系、辩证统一,共同构成了我们党执政方式的基本理论框架。其中,科学执政是前提或总体性要求,其本质是“求真”,即体现执政的规律性,实现执政愿望与执政规律的有机统一;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其本质是“求同”,即体现执政的人民性,实现为民执政与靠民执政的有机统一;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其本质是“求实”,即体现执政的合法性,实现党的主张与国家法律的有机统一。实行科学、民主、依法执政是对执政方式的新要求,就是要实现执政方式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  相似文献   

16.
以德执政应当成为党的执政方式的一个基本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治彬 《求实》2007,(5):19-21
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基本要素,既包括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也包括以德执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高度重视道德在治国安邦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德治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科学总结;坚持以德执政具有现实紧迫性;以德执政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残缺。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依法执政,是我党执政能力成熟的重要表现,是法制社会的重要标志,作为国家机器的公安机关,坚持依法执政,维护依法执政,促进依法执政的顺利进行,是党赋予公安机关的历史使命,是人民对公安机关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是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依法执政与科学执政、民  相似文献   

19.
《云岭先锋》2020,(1):38-39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决定》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摆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突出位置,充分显示其极端重要性。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提出了“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那么,提出科学执政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何重要意义?科学执政的内涵和基本要求是什么?就此,我们专访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著名党建专家甄小英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