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源和条件.工业革命之后,整个世界的环境呈恶化的趋势,严重制约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加强对环境的管理已经成为我国政府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以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学军  吴爱民 《前沿》2010,(17):152-154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环境问题成为人类社会继续发展的巨大障碍。实质上,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自然界。只有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才能顺利发展。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观,对人类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试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刘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人也是一种生物,生物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也就包括人与其环境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后来的生态学的分支——社会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更是明确地把人与社会环境和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紧缺,循环经济理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建设将有助于人类利用有限的资源,有利于协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符合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性的保证,也是未来社会发展前进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辩证统一关系的科学,也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急剧扩展,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使生态学成为离人类环境最密切的科学,也成为与人类的文化和文明关系最近的科学.社会需求的“动力牵引”和相关学科的“感召效应”,使生态学在自我完善的同时,表现了对人类文化生活的强烈参与,使生态学成为连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成为人类与环境协同共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本文尝试用生态学的原则和观点,对人类的文化与古文明的兴衰作生态学的透视.  相似文献   

6.
满志敏 《思想战线》2012,38(2):60-63
环境史目前已成为一门热学,从全球环境变化的角度来审视这门学问,一定会有不少的启迪。环境史研究有几个重要问题值得关注:一是研究的对象,环境史研究中最基础的工作是廓清自然环境的变化,进一步讨论人类社会与变动着的自然环境间的关系;二是学科属性,环境史从属历史学范畴,"史"是历史学占优势的论述概念,环境史主要依赖文献记载进行研究;三是环境史研究的内容,可归结为三大命题,即自然环境本身的变化、环境变化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文献记载的特征和分析方法;四是多学科研究方法的借鉴,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传统的研究手段、理念都不敷应用,这需要从其他学科(包括理科)借助新概念和新手段,才能促使环境史发展成熟。  相似文献   

7.
经济、政治、文化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由来已久.但学术界一直比较重视对经济、政治、文化之间以及"三个文明"之间辩证关系的阐释,而不太重视对经济、政治、文化与"三个文明"之间关系的研究.本文从学理性角度对人类社会进行了纵横剖析,认为经济、政治、文化是人类社会的横切面,是社会形态质的规定性;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的纵剖面,是社会形态量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8.
从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人类环境宣言>至今,尽管可持续发展作为全人类的共识和共同行动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并不乐观.究其原因,不能不正视可持续发展战略本身存在的内在矛盾.这些矛盾主要是:主体需求的满足与限制之间的矛盾、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代价之间的矛盾、可持续发展过程实现公平与增进效率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发展与环境相互协调的问题逐渐成为事关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生态经济作为实现人类生态与自然生态、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高度统一的经济样态,从宏观上看解决了人与环境之间矛盾的环境伦理问题,却依然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环境不正义问题。在此从环境正义的视角出发,对民族村落生态经济发展进行考量。研究发现:代内正义上存在着环境权利和环境义务不对等;代际正义上存在着资源禀赋的过度开发导致发展的不可持续;种际正义上则需要注重保护其他非人类物种的"内在权利"。  相似文献   

10.
环境和技术问题是制约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如何避免其负面影响,发挥其积极效应,是我们应该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循环经济为我们进一步解决目前面临的环境和技术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它的提出体现了环境的价值,指明了技术发展的方向,进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试论政治环境的内涵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顺 《长白学刊》2001,(4):19-22
政治环境是特定政治主体从事政治生活所面对的各种现象和条件的总和,可相对地划分为政治体系内环境(包括政治资源、政治模式、政治局势等)和政治体系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等).研究政治环境的特点、结构和功能,探讨政治主体与政治环境之间的动态依存关系,对于社会政治实践和政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个人与个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个人、集体和社会之间,都存在着普遍的联系和复杂的关系。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各项社会活动,都必须遵循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都有其必须遵循的准则。否则,人类就不能生存,社会就不能发展。安居而后乐业。人们为了有规律有秩序地进行生产、生活和各种社会活动,就必须有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因此,维护社  相似文献   

13.
社会科学以人类社会现象及其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社会环境不同,社会科学揭示的那些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和结果也不同,社会科学也就存在不同形态,社会科学原理的普遍性与某个国家社会运行环境的特殊性结合,产生系统因素差异所致的社会科学国家形态,表现的是社会科学具有适用性的特点.迄今为止,人类社会一般以国家这样的统一体作为存在形式,这就决定了超越以国家为载体的社会形态,社会科学的研究便没有意义也没有出路.笔者在本文中讨论:什么是科学形态;社会科学具有国家形态;社会科学国家形态的科学性与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发展我国环境文化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岳 《长白学刊》2004,(1):10-12
环境文化作为当今世界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其理念已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严峻的环境现实,促使人们深刻反省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现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所带来的一系列价值观念,以及如何处理好环境文化与经济增长、国家安全、法治德治、政治文明之间等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5.
查晓然 《淮海论坛》2013,(3):25-25,24
煤炭资源是我国的第一能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煤炭资源长期的开发利用活动引发了与可持续发展不相和谐的诸多环境问题,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经济和区域环境发展。因此,在煤矿开发建设过程中,要充分研究煤炭开采对环境可能引起的破坏方式与程度,提出保护措施,控制其不利因素,维护生态平衡,把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从而对促进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有效保护环境和协调经济之间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信息社会是进入20世纪中期以来,以微电子、通信、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产业化为标志,人类社会所迎来的一个新型的社会形态。信息一词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和普遍,信息已成为当今社会和时代的标志和特征。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区别于以往社会形态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推动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信息这一概念置于现代通信网络环境,具有具体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等特点。信息与数据之间以及信息与情报之间存在依存关系,对信息化的描述基本上可以从技术、资源、经济三个维度进行理解。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 塑造现代城市街道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凤元利  刘仁义 《当代建设》2003,(6):19-19,35
街道作为城市肌体的脉络,早已成为人类必不可少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舞台,其发展演化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年代.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形态和规模以及人类生活方式与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对街道的物质形态和空间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重塑现代城市的街道空间,已成为城市设计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运用马克思主义解读当代全球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解决途径,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社会生态危机和自然生态危机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如何克服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矛盾冲突的弊端,如何从“类”和人类共同利益的角度重新思考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都有着许多十分重要的思想。深入阐发和进一步丰富这些重要思想,对于指导研究和解决当代全球问题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艺术作为人类的精神财富和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与科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之间存在诸多内在联系.在当代大学教育中,艺术教育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朱力  张楠 《求索》2016,(4):17-21
城市环境设计伦理的研究是以寻求“应当”的环境设计价值为目的。时下中国的城市化在加速,在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环境在多个层面上呈现出了与社会、自然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同时,由于城市环境是一个具有多重层次与复杂尺度的系统,所以城市环境设计伦理的研究也应从精神、社会、生态、审美、经济、行为等多重维度来进行整体探讨。精神维度讨论人类思想史与文化观念对于环境设计伦理的影响;社会维度探讨外在的社会条件与城市环境设计伦理的关系;生态维度从生态、可持续与适宜技术等层面来协调城市环境发展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审美维度以树立社会和谐美与自然生态美探讨城市环境的善与美;经济维度则将视角投射于城市环境的设计价值与所引导的消费观念;行为维度关注城市环境设计过程中的不同设计主体在进行决策时所应遵循的责任与义务,由此建构起城市环境设计的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