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一位商界朋友,45岁的时候,移居去了美国。他到美国后三个月,就去移民局申请绿卡。一位比他早先到美国的朋友好心地提醒他:“你要有耐心等。我申请都快一年了,还没有批下来。”他笑笑说:“不需要那么久,三个月就可以了。”三个月后,他去移民局,果然获得批准。他的朋友知道后,十分不解:“你年龄比我大,钱没有我多,申请比我晚,凭什么比我先拿绿卡?”他微微一笑,说:“因为钱。”“你来美国带了多少钱?”“10万美元。”“可是我带了100万美元,为什么不给我批反而给你批呢?”“我的10万美元,在我到美国的三个月…  相似文献   

2.
当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一天他看到一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遂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等候。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经认错,…  相似文献   

3.
备课卡片     
当心被优势“绊倒”勇敢的士兵一天,前美国海军总司令麦肯锡将军去探望他军校同学马歇尔将军,马歇尔此时已是陆军总司令麦肯锡说:“你知道我的海军一直被公认为是全世最勇敢的部队。我希望你的陆军也一样。”马歇尔当不甘示弱,表示他的部队也是全世界最勇敢的。麦锡就问他有没有办法证实一下。马歇尔随便喊住一路过的士兵,指着不远处一辆开动的坦克命令道:“给我过去,用身体拦住那辆坦克。”“你疯了吗?”士大叫:“我才不那么傻呢。”说完撒腿跑开了。马歇尔意地对他的老同学说:“看见了吧,只有最勇敢的士才会这样同将军说话。”…  相似文献   

4.
漫画与幽默     
救错对象三个年轻人从水里救起一个美国政客,他很感激他们,问他们需要他帮什么忙,以回报救命之恩。第一个说:“我希望进入西点军校,但是,我的成绩不理想。”政客说:“不要担心,这个问题好办。”第二个说:“我申请进入安那波利大学,但是被拒绝了。”政客说:“没问题,你会进去的。”第三个说:“我希望被埋在阿灵顿国家烈士公墓。”政客说:“公墓?为什么?”他回答:“如果我父亲知道我救了你,他会毫不犹豫地把我杀掉。”谈名气三个美国商人在俱乐部谈论什么是名气?一个说:“名气就是应邀到白宫去和总统会谈。”第二个说:“…  相似文献   

5.
丁宇 《两岸关系》2012,(2):63-64
如果台湾朋友告诉你他很“窝心”,你千万不要误会他现在心情郁闷。“窝心”在大陆是“郁闷”的意思,在台湾则表示“贴心、温暖”。类似不同的表达方式还有很多,例如台湾称花生为“土豆”,称软件为“软体”……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四块糖果”的故事。陶先生任育才小学校长时,有一天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的同学,他当即制止了王友,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放学后陶先生来到校长室,见王友已等在门口。陶先生立即掏出了一块糖果送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当王友怀疑地接过糖果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进王友手里:“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学生。这说明你…  相似文献   

7.
富翁买画     
一个富翁请毕加索为他画肖像,画好后,他拒绝支付议定的5000元酬金,理由是:画的根本不是我。不久,画家把这幅肖像公开展览,题名为:《贼》。富翁知道后,万分恼怒,打电话向毕加索表示抗议。“这事与你有什么关系?”毕加索平静地说,“那幅画画的根本不是你!”富翁不得不买下那幅画,改名为《慈善家》。富翁买画  相似文献   

8.
明代冯梦龙在《古与令谭概》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司马微在同别人谈话时,无论好与坏,不管是与非,总是说“好”。一天,有人问他:“你好吗?”他回答:“太好了。”有人难过地对他说:“我的儿了死了。”他也旧答:“那太好r。”他的老婆凶此批评他:“人家认为你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所以才告诉他的伤心事,你怎么还是说好呢?”他仍然回答说:“像你说的这些话,也太好了。”于是,“好好先生”这个典故留传至今。  相似文献   

9.
1.与懒散的上司要巧妙周旋 你的上司经常迟到、早退,一则令你有不公平之感:二则他不在影响了工作进度,因为好多决策未能及时由他批示;三则遇上公事出错,你会被迫“背上黑锅”,苦不堪言。向老板申诉吗?不错,此举可避免“背黑锅”。而你将上司的偷懒的情况公开,到头来,大有可能给自己造成不利。  相似文献   

10.
有一位企业家,在一次经济论坛会议上作了个发言后刚刚走下讲台,他身边的一个银行经理就问他:“你需要贷款吗?”  相似文献   

11.
据《南方周末》载:某省有个县委书记,公然和党中央的反腐败斗争唱反调。他提出三个“一点”的“行贿论”:“你送一点点,我收一点点,我再往上送一点点。”一次春节前夕,该县某机·关一个领导去省里送礼,被省电视台曝了光,他还在干部大会上为那人打气:“现在的社会,该送就送,上边免了你的职,我再给你安排相当的职务,让你满意。”此公之论差矣!所谓“一点点”,不过是为行贿受贿开脱的托辞。这个县干部“跑官”的“行情”,岂止是一点点7这里的老百姓流传着几句民谣:“能干没钱干生气儿,三千四千不顶事)L,五千六千记个字儿…  相似文献   

12.
失落     
他脱下蓝色保安服,穿上西装和老板鞋,系上领带,潇洒地去逛街。瞧,简直帅极了,往日的自卑情绪早飞到九霄云外。“前面那么多人围着在干什么?”他想反正没事,就挤上去瞧一瞧。只见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在哭泣:“我要回家,我要妈妈。”原来是一个迷了路的小孩。众人渐渐散去,同情心和责任感驱使他留了下来。他蹲下来问:“小朋友,我送你回家,帮你找妈妈好吗?”小孩睁大了正在流泪的眼睛,疑惑地看着他:“你不会和那个骗我玩的叔叔一样吧?”接着摇摇头:“谢谢你叔叔,我不要你帮忙。”“我帮你,可以吗?”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相似文献   

13.
讲《史记》的王立群教授也很会讲故事。他讲的很多故事与人生有关,并由此总结出人生“四行”:“第一,你自己要行;第二,有人说你行;第三,说你行的人要行;第四,身体要行!”人生有这“四行”便会一路幸福。  相似文献   

14.
无言的结局     
无言的结局邱冬福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你觉得和他生活在一块儿太没趣了,于是,新的一天的早晨,你拒绝了他的拥抱,对他说:“我们离婚吧!”他瞪大了眼睛,感到莫名其妙,“你疯啦!”你坚定地说:“我没疯,真的,我们离婚吧!”他一下子默然不语了。那天旱上他连早...  相似文献   

15.
案情简介   喻某自当上市人事局调配股股长以后,发觉找他办事的人多了,拍马屁的人也多了。 1999年 6月,黄某通过其外甥找到了喻,给喻 2万元钱,说其儿子刚毕业,想买个工作指标。喻大手一挥说:可以,争取搞个进交警队的指标,黄某喜出望外。而后,黄某又先后三次共送 2万元给喻。同年 9月,喻的熟人李某找到喻巴结说:“如果有工作指标就请帮我买一个。”喻故意轻描淡写地说:“我有是有一个指标,是给我外甥的,他在上海分配了,我就让给你。”说得李某心里痒痒的。过了两天,喻打电话给李某,说其外甥分配好了工作,进房产局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在去戒毒所的长途汽车里,母亲把全身溃烂的他搂在怀里。他说:“妈,我身上脏,你别碰我。”母亲说:“傻孩子,哪有娘嫌弃儿子的 ?”   ●戒毒所里,妻子守护了他 15个昼夜没合眼,第 16天清晨,妻子又从楼下一家饭店里给他端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甲鱼汤,他刚接过碗,妻子就昏倒在地上。一位护士对他吼道:“你要是再复吸,你就是猪 !”   ●他毒瘾发作时将姐姐身上打得青一块紫一块,姐姐含泪说:“只要你能戒掉毒瘾,哪怕你把我打死,我也愿意 !”  相似文献   

17.
甘薇 《青年探索》2006,(4):93-94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们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5座城邑。  相似文献   

18.
“拍胸脯”这动作,国人似乎已司空见惯:大凡许多场合,总有人在慷慨激昂、浓唾喷飞之间,砰砰然拍打自己那或嶙峋或肥厚的胸脯,如擂鼙鼓。 有人向你拍胸脯,是在表示向你保证,或表示要对你负责任,或表示将对你“说到做到”,说的且真且诚。然而,在我们的感受与经验中,胸脯虽然频频而拍,但之后的许多事,却并非就因此完全确保了“算数”:有拍着胸脯应承帮忙的朋友,忽然会对你火烧眉毛的事情丢得全无音信,有在商家拍胸脯的情况下你咬牙买了商品,回家后却发现不如人意便找上门去,这时,你发现刚刚拍胸脯的手,几乎变成了对着你的…  相似文献   

19.
马蝇效应     
《时事报告》2013,(1):55-55
马蝇效应来源于美国前总统林肯的一段有趣的经历。1860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束后,有位叫巴恩的大银行家看见参议员萨蒙·蔡思从林肯的办公室走出来,就对林肯说:“你不要将此人选人你的内阁。”林肯问:“为什么呢?”巴恩答:“因为他认为他比你伟大得多。”“哦,”林肯说,“你还知道有谁认为自己比我要伟大的?”“不知道了。”  相似文献   

20.
此城与彼城     
广州那次他来见我的时候,我正走出公司大楼,我们在花坛旁相视而笑,互相打量分别三年后各自的模样。他胖了一点。摸出一根烟,问我:“可以抽吗?”我说随便。他眼睛里的光华如同魔幻的小手抓住我的目光,一向如此,八年来没有改变,我们认识八年了。他说:“秦青抽烟吗?”我说:“不,他不抽烟也不喝酒。”秦青是我老公。他吐一口烟,嘿嘿一乐:“瞧,幸亏没嫁给我,嫁给我有什么好?”他连这调侃的性子都没有改。我心中有不可名状的柔情,不得不压抑的柔情,我说:“走吧,请你吃饭,叫上秦青。”我们三个是大学同学。他停下来,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