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现阶段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镇具有巨大的聚合辐射功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但当前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出现了急躁冒进现象,造成周边资源与环境巨大压力,导致城镇化率虚高、建设布局在空间上失控。因此,应把握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度",制定好农村城镇化的科学规划,建设好农村城镇化的配套措施,才能引导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城镇化建设使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选取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凤山县三个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的少数民族农村例,从婚俗角度,分析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与民族婚俗变迁之间的相互影响。探讨农村城镇化建设产生的效应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中部地区招商引资被视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节点。现阶段,我国土地资源日趋紧张,政策优惠激烈竞争,良好的投资环境是促进经济发展、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所在,而良好的投资环境又依赖于行政法制建设的程度。本文立足中部地区,分析了行政法制建设与经济发展环境不相协调的诸多因素并针对中部地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文芳 《法制与社会》2011,(21):296-296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村地区的经济步伐,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农村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现阶段,要进一步处理好农村环境与经济、政府之间的权益关系,就要突出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主导作用,完善农村环境污染保护的法律制度,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叶松林 《法制与社会》2014,(10):214-215
农村集体组织成员资格关乎由此身份给成员们带来的相关直接土地权益的获取,特别是在城镇化高速进展的今天,城镇化建设所带来的农村土体征收利益分配就直接依赖于农村集体组织成员资格的确认。本文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研究了民族地区社会土壤的特殊性,并分析了在城镇化时期如何结合民族地区社会土壤、国家相关法律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出相关法理确认原则和确认方式,对民族地区的农村集体资格的确认与管理做出了相关法社会学的探讨和设想。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环境保护法律问题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新农村建设推进的必然趋势,它缩小了城乡差距,带动了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对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理性对待农村城镇化和农村环境治理,树立农村环保法治理念,考察农村环境法律保护之现状,深入分析农村环境法律保护的问题之所在,从而探究切合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法律制度安排,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也即本文意旨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农民集中居住的浪潮,但是从依法规划的视角分析,农民“被上楼”的过程中存在农民宅基地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集中居住规划缺乏充分有效的公众参与、保障条件和配套措施落后等多方面的问题。我国亟需加强立法,充分保障农民得到依法规划的居住用地的合法权利,保证集中居住规划的确定经过充分有效的公众参与,进一步完善集中居住规划的保障条件和配套措施,使集中居住制度真正实现节约土地资源、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加快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一些农村地区出现了环境破坏、生态系统失衡等诸多生态风险,这极不利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立足于乡村生态环境法治保护。文章从完善的立法体系、高效的执法监督、社区组织参与、乡村自治体等方面探讨农村生态环境法律治理。  相似文献   

9.
2007年,中央政府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这一决策必将促进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部地区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主产区,农业人口规模庞大且相对集中,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开展具有典型示范意义。本文从农村低保的新形势入手,着重分析中部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土地被纳入城市建设用地,不少地方农村在实施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没有依法拆迁或补偿不到位的情况.通过拆迁,整合土地资源,加快了区域经济发展,但由农村征地、土地流转与拆迁所引发的矛盾也日益成为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储备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努力实施旧城改造、新城拓展和农村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城镇化进程中,实施城市土地制度改革,建立政府土地储备制度,是盘活城市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提高政府在城市建设中的调控能力,缓解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韩缨  乐铁峰 《行政与法》2007,(12):71-73
遗传资源是上世纪末以来人们日益关注的宝贵资源之一,可以分为植物遗传资源、动物遗传资源和人体基因资源。我国是遗传资源保护大国,大量的遗传资源存续于农村地区。当前的遗传资源面临流失和被剽窃的局面,存续状况不容乐观。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地区的遗传资源保护工作明确了指导思想,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有效的工作方式。因此,完善法制建设,发挥基层组织作用,鼓励科学合作研究,提高农民素质和保护意识,探索遗传资源利用的商业化运作模式,是加强农村地区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潘韬 《法制与社会》2014,(5):171-172
2012年12月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然而,在城镇化建设中"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侧重于经济效益而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搁置在了一边,造成"城市病"和"农村病"进一步恶化,影响美丽中国的建设。本文在法制视域下通过分析过去城镇化过程中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来探讨现在及以后城镇化过程中避免环境问题产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道路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引擎主攻点,是解决我国农村发展的一条合乎国情的道路,是实现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我国农村的建设在新型城镇化的带动下,进行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精准扶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的变化,我国的农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中国农村的社会治安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社会稳定是发展的前提,社会治安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维护农村稳定的社会秩序,建设良好的农村法治环境,加深警民关系交流,对我农村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我国农村现状着手,分析农村治安问题,通过典型案例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农村治安问题,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北京市作为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郊区县农村宅基地制度运行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也较为突出。据此,本文以北京市部分区县农村宅基地制度运行实证研究为基础,分析当下宅基地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新形势下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张莉 《法制与社会》2016,(6):211-212
农村治安环境的完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障,农村地区的稳定也是我国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尤其是在新型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大力发展农业,稳定农民的思想、生活,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解决好影响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各种治安问题。无论中国社会如何向前发展,始终如一的是农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农民的主体地位重中之重,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纷繁复杂,但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占据着首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农村法庭陪审制实际考察可以发现:陪审制在部分中部农村司法实践中已然变形、虚化。结合陪审制度的历史时陪审制的现状进行细致地解读,可以发现在中西部地区陪审实践中的一些为人所忽略的因素,主要有基层法院的实际需要和农村区别于城市的特殊情况。由于法院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基层法院的实际需要难以在短期内消除,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特殊情况也不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因此,陪审制实际运作的困境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8.
农村民间金融规范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民间金融是农村地区自发形成的民间信用。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生存和发展有其深层次原因。农村民间金融能以其信息优势、担保优势以及特定环境下的成本优势根植于农村。农村民间金融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地区金融资源的可获得性,对农民来说,非正规金融市场的重要性远超过正规金融市场。政府应积极引导民间金融组织的发展,为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创造宽松的生存空间,并且从完善法律、制度、政策入手,将其纳入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中加以监管。  相似文献   

19.
正目次一、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法治化概述二、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法治化的现状——以重庆市为例三、实现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法治化的思考当前,我国正处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实施城镇化规划,让基本公共服务更多更好地惠及城乡居民,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1〕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已被纳入检验城镇化建设成果的参照依据范围;〔2〕与此同时,各地城镇化发  相似文献   

20.
李洁 《法制与经济》2009,(16):88-89
农村民间金融是农村地区自发形成的民间信用。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生存和发展有其深层次原因。农村民间金融能以其信息优势、担保优势以及特定环境下的成本优势根植于农村。农村民间金融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地区金融资源的可获得性,对农民来说,非正规金融市场的重要性远超过正规金融市场。政府应积极引导民间金融组织的发展。为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创造宽松的生存空间,并且从完善法律、制度、政策入手,将其纳入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中加以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