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罚单缉凶     
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纽约,一系列猎杀情侣的案件使这座城市陷入极度恐惧之中。警方为了抓住凶手,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专案组,杀人凶手却一直逍遥法外。甚至嚣张地给媒体写信吹嘘自己的“功绩”。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嚣张的凶手最终栽在一张小小的违章停车罚款单上。  相似文献   

2.
爱林小区3号公寓102室的张秀芬打110报警,她的主人丁医生"自杀"了!警方分析,丁医生绝非"自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似乎都有作案嫌疑,那么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凶手?A爱林小区3号公寓102室的张秀芬打110报警,她的主人丁医生自杀了!刑警队杨可警长和法医梁苹一行四人立刻赶到现场,102室很容易辨认,窗户上还贴着五个字:丁医生牙科。丁国练医生从牙防所退休后就开了一个私人的口腔诊  相似文献   

3.
杀手X (接上)在接下来的10个月中,警方又接到一起报案,有人在莫斯科附近发现一名年轻女子遇害.调查人员推测,凶手可能流窜到了莫斯科.1985年8月,另一具尸体被发现,遇害者死亡特征与以前被害者的特征类似,死亡地点在一个机场附近.随后,警方找到了莫斯科著名的精神病专家亚历山大·布汗诺夫斯基,请求他对嫌疑犯进行人格分析.翻看所有的案卷后,他认为凶手是一个性变态者,年龄在25~50岁之间,身高大约在5.1英尺.  相似文献   

4.
李立景 《检察风云》2007,(11):30-31
为凶手悼念?--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近日为枪击案的32位遇难者举行多场悼念活动,枪击案凶手赵承熙和32名遇难者一起被列为悼念的对象.杀人者死,对于根植于传统报应正义法律文化的中国人来说,确实如报道所称"令人意外".……  相似文献   

5.
我平常并不留心法律,《刑法》也仅仅在组织学习时听过一遍,印象极浅。直到二弟、长侄被害——一起罕见的继室残杀丈夫继子案发生,急惶惶请求从快从严惩办凶手,有人提醒我说凶手是孕妇,“不适用死刑”,这才知道《刑法》有个第44条,后半部分写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已婚青年教师和他的情人、情敌间的悲情故事.面对"三角恋"婚外情,福建省浦城县某中学青年教师陈少斌竟选择通过网络征募凶手,将情敌捅成重伤.此案给四个家庭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也不禁让人掩卷长叹.……  相似文献   

7.
刘洪文 《政府法制》2011,(29):36-36
不久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参众两院议长收到一封联名信。作者是美国的200位顶级富豪,目的就是主动要求国家对他们多征税。这封公开信中这样写道:“我们现在写信,是敦促你们将国家利益置于政治考量前。为了我们国家的财政健康和民众的福利,我请求你们对年收入100万美元以上的人加税……我们作为忠实的公民提出这样的请求。”  相似文献   

8.
司法实践中,未经法院刑事裁判,司法机关对于涉案财物的处理引发的国家赔偿争议案件较多.由于法律规定不完善,如何确认司法机关行为违法性和处理赔偿请求,成了国家赔偿审判的难点.本文从典型案例出发,探讨不同情形下此类刑事赔偿案件所面临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本文认为,未经法院刑事裁判司法机关擅自处理涉案财物国家赔偿案件,国家赔偿审查应当在尊重刑事司法权的基础上予以适度审查,坚持违法归责和非法利益不予保护原则.当事人不仅对法律问题有争议,而且对事实问题也有争议的,法院赔偿委员会无权直接认定事实.法院在确认赔偿义务机关行为违法的同时,应当责令赔偿义务机关移交有关主管部门、建议提起刑事审判监督程序或由法院对原刑事裁判作出释明,对涉案财物作出认定和处理.若纯粹是对涉案财物性质的法律判定而不是事实争议,可以直接适用法律认定是否系赔偿请求人的合法权益.在赔偿案件审理过程中,原一审法院在二审终审后再对涉案财物作出的补充裁判,本质上不具有法律效力,法院赔偿委员会仍需要对案件进行实质性审查.若查明涉案财物属赔偿请求人的合法权益,应当支持赔偿请求人的赔偿请求,可以在国家赔偿决定书"本院赔偿委员会认为"部分指出一审刑事补充裁定违法的同时,决定赔偿义务机关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查明不属于赔偿请求人的合法权益,可以在国家赔偿决定书"本院赔偿委员会认为"部分指出非法权益不受法律保护,驳回赔偿请求人的赔偿请求.  相似文献   

9.
马进 《法治与社会》2004,(12):30-32
2004年7月31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杨继兰"模拟实验"推翻三年冤案的民事诉讼.此前,这位命运坎坷的女子和丈夫、律师一起,促成了一个由多位法学家、司法鉴定专家主持的、在国内罕见的"案件模拟实验"的司法实践.这使得这位被凶手致残的39岁的女性终于获得在公安部门重新报案、在法院重新审理本案的资格,一个表面上柔弱的女子使这如山铁案得以"咸鱼翻身",伤害她的凶手也终于落入法网……  相似文献   

10.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国内许多电视台都播出过一部14集电视连续剧<杨乃武与小白菜>,其情节纷繁复杂、跌宕起伏,颇为吸引人,让被称为"晚清四大奇案"之一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一时间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11.
时下,许多文化人对过去一些称呼的文化内涵已经不甚了解.大约10年前,北京某位年轻的教授称:"费孝通对我真客气,写信称我为弟."大有洋洋得意之态.当时南京师大的一位老教授听说了,连声说"可笑".为什么呢?因为老师诉诸文字时是称学生为"弟"的,弟就是弟子.  相似文献   

12.
自投罗网     
儿子被害,一神秘人打电话说能提供线索并要8万元酬金。经反复周旋,神秘人未露面。6年后,神秘人再次出现。不久,此案告破,凶手伏法,而他决定扶养凶手的儿子。  相似文献   

13.
魂断桑拿天     
胡杰 《检察风云》2013,(14):44-46
一对父子,竟对素未谋面的中年妇女痛下杀手,是什么让父亲瞬间变成了魔鬼,又是什么让18岁的少年成为"心思缜密"的帮凶?案情似乎很清楚,但凶手的作案动机和细节却又扑朔迷离,让人费解。  相似文献   

14.
杀人游戏     
三年前的一个夜晚,我们12个旅游爱好者聚在一座黑黢黢的山上玩杀人游戏。有一人充当法官,给每人发一张牌。其中有一张牌是“大王”,拿到“大王”的人是“杀手”,只有法官和杀手知道这个秘密。发好牌后,法官下令:“夜幕降临,大家睡觉。”大家就低头闭目。这时法官继续说:“杀手睁眼,杀手杀人。”杀手就指一人,等大家睁眼的时候,该人就被“杀”死了。然后大家就推举凶手,谁的选票最多谁就被处死,直到找到真正的凶手为止。如果到最后还是没有找到真正的凶手,凶手就会成为这些冤魂的领袖,可以叫他们表演节目。那天晚上,我倒时时被他们指认为凶手…  相似文献   

15.
148问答     
因犯罪分子的行为而遭受的经济损 失该由谁赔偿?法律与生活杂志社: 我是一名读者,想得到你们的复信。在山西省长子县,发生了一起恶性杀人事件,凶手是一个好吃懒做的离异汉,他用锄头伤6人死一人。凶手已被公安机关捉拿归案。  相似文献   

16.
《江西律师》2000,(5):20-20
江西明报律师事务所某某律师,在代理一起原告请求返还抚恤金案的出庭中,于今年四月二十五日下午在南昌县蒋巷法庭附近街上遭到本案被告李社会等一伙人的殴打,造成轻伤乙级。该律师伤愈后到省律协反映情况并请求维护合法权益。经研究,省律协全力支持该律师依法追究打人凶手的刑事责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十月十日,南昌县蒋巷法庭开庭审理该律师自诉李社会等三被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一案。  相似文献   

17.
那是8年前的腊月二十八,地处安徽省太和县城东北40公里的黄连村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灭门惨案——一家6口全部被人放火活活烧死在屋内。此案在当地引起了极大震动,公安部将此案作为挂牌督办案件。在此后的8年里,警方一直在努力缉捕杀人凶手。今年4月,警方终于在广东将凶手缉拿归案。随着凶手落入法网,一起因恋爱不成而导致的纵火杀人案真相大白。  相似文献   

18.
章力 《检察风云》2015,(3):52-54
31年前,江苏省新沂县人民法院刚刚宣判了陈爱英母女二人防卫过当致人死亡一案,岂料仅仅八天之后,"死者"却突然"复活",并到县公安局"投案自首"。于是,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随后又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破案攻坚战。不久,迷雾散去,死者果然另有其人,凶手也当然另有其人……办案质量,是政法机关的生命线。杜绝冤假错案,使每一个公民从政法机关办理的每一起案件中,都能深切感受到公平与正义,是  相似文献   

19.
案情简介 原告杨巧丽承租被告中州泵业公司的一套房屋经营照相业务。2002年6 月22日,原告接到被告的通知称,因公司门面房整体出售他人,请其与现购房 人协商租赁事宜。原告认为侵犯其优先购买权,请求判令撤销被告的房屋出 卖行为,确认其优先购买权。  相似文献   

20.
为帮助朋友夺回女友,他应邀替朋友"摆平情敌"充当帮手,不料却在呐喊助威声中遇刺身亡。事后,虽然凶手得到了法律的惩处,但死者父母却深感不公,并以"邀请人及其他同伙均有过错责任"为理由,将涉案的6个人告上了法庭,强烈要求他们共同赔偿经济损失3万元。那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