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民生进行法价值解读,确立法的民生价值,有益于强化民生价值理念,增强社会公众对我国法律的价值认同,推动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的构建。民生是人类生存生活的基本需要,法律满足民生需要和欲求的积极意义即是法的民生价值。法的价值的多元性及其体系的开放性是确立法的民生价值的前提条件,法具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功能属性是法的民生价值的客体根据,人民群众具有改善民生的强烈需求是法的民生价值的主体根据。  相似文献   

2.
法的价值、利益与权利义务三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益是法的价值的物质化基础,法的价值是利益的精神化抽象,权利义务既确认、分配与调整利益是利益的制度化,又保障着法律价值的实现,内涵着法价值的追求和妥协与保障着各方利益。  相似文献   

3.
当今通说的部门法学说存在着缺陷,以至于在理论上存在一定的混乱,在实践上也存在着困难。根据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即法律所反映的社会关系与法律所蕴含的价值目标相统一的原则重构部门法理论,法的主观方面在划分部门法中具有主导性地位,寓于法律之中的法律价值目标是法的精髓所在,它揭示了法的存在意义和存在目的,相对于法所反映的社会关系而言无疑是更本质更深层的东西。因此,法的内在精神理应体现在部门法学的划分中。  相似文献   

4.
利益是法律产生的基础,法律对利益的调整表现为:表达利益要求、平衡利益冲突与重整利益格局;法的价值是主体要求在法律中的一种表达,反映了法律作为客体对主体即人的一种属性;权利、义务是法的基本内容,它贯穿于法律现象逻辑联系的各个环节。利益、法的价值、法律权利和义务三者的关系体现为:利益是法的价值和权利义务的"物质化"基础,法的价值是法的利益的抽象化存在,法律权利义务则是利益的法律化表达。  相似文献   

5.
法价值是法学中的基本命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自建国以来法的价值取向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侧重,我们可以认为:从建国到1957年,中国法价值主要侧重于秩序价值,1957年到1978年是中国法价值的虚无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法的价值取向则经历过从秩序到效率,法治与人权的历史流变,但其发展趋势必然朝着公平正义的价值发展。  相似文献   

6.
法与正义关系是法哲学一个基本问题,法是正义具体内容的体现,正义是法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在我国法治进程中,法的正义价值取向是法治的核心,法的正义贯穿于法治运行的始终,法治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法的分配正义和诉讼正义。  相似文献   

7.
在商法为数不多的总论研究中,商法价值的认识尚未达成共识。法价值本身的含义和蕴涵的位阶,特别是商法产生的历史轨迹,以及我国当前以公平为本建立和谐社会的客观国情启示我们要批判以往对商法价值效益价值优先的提法,确立效益和秩序两大价值相互制衡的平行体系。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是毛泽东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学者们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对其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笔者认为,毛泽东研究新民主主义文化时运用了唯物史观法、阶级分析法、扬弃分析法和唯物主义法等方法.学习、研究、运用毛泽东研究文化的方法,就能够为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一个很好的工具,就能够大大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法的总则中的"法的效力"条款是指规定法的适用对象范围、适用的空间范围以及适用的事项范围的条款。任何一个部门法都应具备"法的效力条款",从而有效地规范社会主体的行为以及促进法的有效实施与实现。但在立法实践中,法的效力条款设置存在有不完备的样态,即不是将法的效力条款的三个方面都规定在法的总则中。同时在其结构与语言表达技术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在设置技术上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学者的使命"与"价值中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华  张亮 《唯实》2002,(3):32-34
“价值中立”并非要求学者放弃自己的社会理想,以超然物外的绝对客现性进入研究领域,而只是要求暂时停止价值判断,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去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负责任地作出自己的行为选择,这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态度是一致的。所以,回到马克思并不等于做书斋学问,也不是对学者推动社会发展的使命的背弃,是为了现实地完成使命而去探寻可操作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领导价值观理论是西方领导伦理学研究的重要方面.也是当代西方管理和领导学者讨论的一个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热点问题.本文对当代西方领导价值观研究的若干新理论从价值观的内涵、分类;价值观怎样影响领导者;怎样把价值观原则落实到领导行动上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评析.  相似文献   

12.
价值范畴来源于经济学。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反应的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人的价值是一般价值的延伸。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自我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前提,社会价值的实现是自我价值实现的目的。没有自我价值也不可能有社会价值,没有社会价值,自我价值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莉  胡晓爽 《唯实》2008,(1):65-68
以效率作为反垄断的价值目标和反垄断的标准是由芝加哥学派最早提出的。在我国,很多学者对反垄断法价值目标的认识脱离了经济学的基础和反垄断法理性的立法理由,将公平和自由等作为价值目标;还有一部分学者尽管强调反垄断法的竞争和效率价值,但却将竞争的作用过分夸大了。反垄断法效率价值的位阶高于其他基本价值,构成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而竞争只是实现效率价值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民法的本质是民法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 ,其决定民法的调整对象、调整方法、目的和体系。民法是权利法 ,表现在其制度、规范、目标等方面 ;民法是私法 ,在立法、司法、法学教育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民法是市民社会的法 ,根本原因在于其以市民社会为基础产生和发展起来 ;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表现在其确立了市场主体资格 ,财产归属和流转制度以及以其理念指导市场经济的运行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仍具重要价值已得到国外学者的广泛认可。其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主要表现在对当前全球性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分析、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揭示,以及对当代工人运动及人类未来发展道路问题的思考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以来,“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成为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理论学术界召开一系列研讨会,许多学者撰文发表自己的看法,不仅深刻阐述了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研究的重大意义,而且深入探讨了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问题。围绕如何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着重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二是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思想 ,重申了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基本观点 ,分析了知识、科学技术和管理在价值创造和形成中的作用 ;阐述了价值的源泉和价值形成的区别 ;论述了劳动价值论与价值分配的关系 ,最终得出结论 :坚持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不仅是不矛盾的 ,而且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 ,是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  相似文献   

18.
杨攀 《世纪桥》2014,(9):4-5
近年来台湾地区重视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研究。台湾学者关于中共党史的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以及史料的选取等方面,与大陆学者的研究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比较两岸学者关于中共党史的研究,是一个颇有意义的课题。本文以两岸有代表性的党史研究的著作为研究范本,从研究视角和史料选取的差异两个主要方面阐述海峡两岸学者关于中共党史研究的差异性。这一比较,对于研究两岸学者关于中共党史的研究较强的互补性,以及促进两岸中共党史研究者的交流、深化包括中共六大研究在内的中共党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亓光  杨海蛟 《探索》2011,(3):79-83
作为一种制度化价值,公正是一种可感知、可抽象、可实践的价值范畴。与其他政治价值范畴不同,公正的完备性决定了政治价值的完整性,公正是政治价值的最高属性,公正的整合性决定了政治价值的系统性,公正的中观性维护了政治价值的统一性。由此,公正是一种均衡的价值体系。从体系建构的意义上,构建面向现实问题的公正理论,不但具有价值模式效益,而且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成熟标志。  相似文献   

20.
企业发展的本质是价值的不断实现。按照企业成长路径,大致可分为浅层价值一做实业获取发展机会、深层价值一做品牌奠定发展基业、终极价值一做价值实现和谐发展三个阶段。它是一个由弱变强、由浅入深、从简单到系统、从依赖外力到自觉内生的不断演进过程。虽然在此过程中客观存在相互关联和交叉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