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付蕊 《北京观察》2009,(11):36-38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悄然来到中国.北京市的一些企业被急速卷到了经营下滑的漩涡中。为了落实“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战略部署.缓解金融危机给就业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市政府于2009年3月21日出台了《关于实施稳定就业扩大就业六项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六项措施”)。六项措施出台后.政策对企业发展帮扶程度怎样.相关部门、  相似文献   

2.
付蕊 《北京观察》2009,(10):36-38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悄然来到中国,北京市的一些企业被急速卷到了经营下滑的漩涡中。为了落实”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战略部署,缓解金融危机给就业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市政府于2009年3月21日出台了《关于实施稳定就业扩大就业六项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六项措施”)。六项措施出台后,政策对企业发展帮扶程度怎样,  相似文献   

3.
去年我省就业工作时刻关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三大人群”,注重发展经济拉动就业、落实政策促进就业、优化服务助推就业“三个环节”,就业工作模式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由过去注重扩大就业,向扩大就业与稳定就业并重的转变,积极实施援企稳岗措施,将减少失业的防线提前到稳定就业岗位;二是由过去注重帮扶就业,向注重帮扶就业与促进创业并重转变,  相似文献   

4.
黎锦英 《传承》2007,(8):93-95
实施就业民心工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针对当前就业形势与困境,应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就业和再就业。  相似文献   

5.
《党建研究》2012,(3):1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保持了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者充分就业需求和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是长期的。当前乃至整个"十二五"时期,在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的同时,  相似文献   

6.
沈幸 《政策瞭望》2011,(9):48-49
大学生就业创业,不仅事关民生和社会稳定,还事关我省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近年来,杭州市通过"加大创业扶持、降低创业门槛、扩大创业效益、破除创业障碍"等"加、减、乘、除"四项有力举措,既大大缓解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又为杭州的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有生力量,成效十分显著,受到了省委赵洪祝书记等多位领导的批示肯定。  相似文献   

7.
就业是民生之本.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的就业问题,是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我们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关心群众疾苦、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高度,提高认识,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扩大就业门路.  相似文献   

8.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对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在做好人力资源配置,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方面,有哪些好经验好做法呢?带着这个话题,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就业中心主任周平提出的“六项落实六个促进”,极富区域特色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沙勇 《群众》2015,(2):58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是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十七大报告提出"实施扩大就业战略"之后,我国关于就业的理念和实践不断深化的结果,是推动新的发展的战略抉择。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征使得以往许多问题的解决要依靠新的思路与方法,尤其是就业问题。一、我国就业面临总量压力较大和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就业问题与经济增长紧密相连,就业规模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已有的规模及其增长速度,只有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才能相应地创造更多的新生就业岗位。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就业弹性系数呈现下降趋势,表明我国经济拉动就  相似文献   

10.
《世纪行》2009,(5):29-29
一、我省援企稳岗与扩大就业工作措施有力成效明显 发挥社会保险的作用.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工作岗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企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发挥税收的调控职能,拓展企业增收企业就业空间: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缓解就业压力保持就业稳定。  相似文献   

11.
《政策瞭望》2011,(10):54-54
今年以来,天津通过实施六项措施,大力促进就业增长。一是用大项目拉动就业。各区县通过与305个重大项目对接,安置就业人员6.3万人,占新增就业人员总数38%。二是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各区县、各部门和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等创立创业示范园区180余家。累计创业培训2.8万人,创业成  相似文献   

12.
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治安 《前沿》2003,(9):71-74
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 2 1世纪初期社会发展的最大挑战 ,并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本文认为 ,第三产业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领域 ;私营经济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方向 ;中小企业是扩大就业的重要载体 ;灵活就业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3.
邵汉生 《政策》2008,(1):20-22
从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就业促进法》,是一部促进就业、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推动经济发展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法律。保证《就业促进法》,全面、正确的实施,是劳动保障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4.
《政策瞭望》2012,(1):48-48
最近天津提出,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实现就业总量、质量双提升。以经济发展为依托,扩大就业总量。依托滨海新区龙头带动,结合"一核双港九区"功能定位,带  相似文献   

15.
沙勇 《群众》2019,(11)
<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2018年7月31日、12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两次会议都把稳就业放在"六稳"之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首次把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可见,稳定和扩大就业已成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各项工作开展的"指南针"。如何在就业优先政策红利集中释放  相似文献   

16.
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保就业、保增长、保稳定成为重中之重。为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形势对我国企业和社会就业的影响,帮助困难企业稳定用工岗位、稳定就业局势,经国务院同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出《关于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的通知》,提出五项措施减轻企业负担,以帮助困难企业稳定用工岗位,稳定就业局势。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多措并举,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取得新成效。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之源。未来几年,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仍然存在。"十四五"时期要落实好《建议》提出的"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8.
《协商论坛》2009,(5):21-21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愈加强烈,大批农民工返乡,我省乃至全国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目前情况下,研究制定扩大就业新对策,关系农民增收,更关系社会稳定。我们建议:  相似文献   

19.
吴志雄 《湖湘论坛》2003,16(2):56-57
近几年来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 ,就业矛盾日渐凸观 ,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与此同时 ,社区就业作为一项新兴事业 ,以其独具的优势和活力 ,正方兴未艾 ,展示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社区就业的主要特点社区就业 ,是指把扩大就业与社区服务相结合 ,依托社区阵地 ,发动和组织社会力量开展社会化服务 ,向社区要岗位 ,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和方便的活动。社区就业具有四个特点 :一是门槛低。社区就业对年龄、文化和技能的限制相对较少 ,要求较低 ,绝大多数下岗失业人员都能适应。有关抽样调查表明 ,在实现再就业的…  相似文献   

20.
"就业",始终牵动着千家万户,为全社会所关注。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坚持就业优先发展战略,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措施,基本形成了"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就业机制与就业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