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项伟 《法制与社会》2013,(29):208-209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局局长林志梅鲜明地提出"预防职务犯罪能出生产力",减少职务犯罪从预防开始,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赞同:"预防职务犯罪出生产力,我很以为然。"  相似文献   

2.
刘馥毅 《法制与社会》2014,(32):256-257
女性职务犯罪已经成为危害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负面现象,对于女性职务犯罪我们应该认识到其相对于男性职务犯罪的特殊性,同时也应该从其本质出发分析出原因,例如女性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及社会外部不良环境的影响,最后从制度管理教育方面共同来解决女性职务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3.
职务犯罪主要表现是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和渎职侵权犯罪,是腐败现象最突出的表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腐败现象的黑影也在不断扩展,当前职务犯罪呈蔓延之势,给整个社会带来极大危害。本文分析了职务犯罪的内涵、特徵、危害及其成因,并从思想上、立法上、完善监督机制和加大打击力度等方面深入探讨预防对策,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4.
如何完善职务犯罪社会化大预防工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建荣 《法制与社会》2011,(10):194+196-194,196
预防职务犯罪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有效预防职务犯罪要形成社会化大预防工作格局,以减少职务犯罪的社会危害,促进查办职务犯罪,建设清廉的政务环境。本文指出完善社会化大预防工作机制,要从加强职务犯罪领导小组的工作、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全方位的警示教育制度、大力加强宣传工作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在腐败现象中的危害是最大的,其在官场非常普遍、屡禁不止,老百姓深恶痛绝.腐败现象的不断发生,将对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威胁.当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职务犯罪出生产力”的新口号,给检察机关反腐败工作提出了新的工作理念和要求.经过一定时期的实践检验,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解决,以保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职务犯罪危害社会和谐,削弱政府诚信,极大地破坏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研究职务犯罪的特点与查办机制,对于更好地查处此类案件,促进司法改革  相似文献   

7.
民生关系人民切身利益,关系国家社会稳定,民生领域职务犯罪危害人民安居乐业,危及国家长治久安。分析民生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和原因,探讨预防民生领域职务犯罪的途径和方法,有助于预防民生领域职务犯罪,促进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金融领域职务犯罪行为不仅给国家和人民带来财产上的巨大损失,更会危害到安定有序金融秩序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检察机关作为查办职务犯罪的国家机关,首先,对金融领域内职务犯罪的犯罪特点进行全面了解。其次,要清醒意识到金融领域的职务犯罪行为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危害。再次,总结自身在查办和预防金融领域职务犯罪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最后,在充分认识和总结的前提下,完善查办和预防金融领域职务犯罪的措施,达到在查办金融领域职务犯罪案件中取得更好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医疗卫生系统职务犯罪行为已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现象,而如何有效预防和遏制此类行为也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几起医疗卫生系统收受贿案的分析,力图从实证角度认识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并对完善医疗系统反腐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职务犯罪潜伏期是指职务犯罪主体从实施职务犯罪行为即发案到案发的时间跨度。职务犯罪潜伏期增长速度之快、增长幅度之大,亟需关注。深入研究其原因,认清其危害,及时采取有效遏制对策,是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川 《法制与社会》2010,(12):88-88
近年来我国职务犯罪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已经严重的危害到国家的根本,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影响。本文就职务犯罪问题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2.
一、加快预防职务犯罪立法,推进民主与法制的进程。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防止和减少职务犯罪,遏制已经出现和今后可能出现的腐败现象,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要创造这种环境,就要建立和健全预防贪污贿赂犯罪制度,制定《预防职务犯罪法》或《预防贪污贿赂法》。通过立法预防职务犯罪和治理腐败,使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走向法制化的轨道,依法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推进民主与法制的进程。立法预防,才能…  相似文献   

13.
叶文忠 《法制与社会》2012,(31):254-255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家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征用、工程项目、安置补偿过程中,一些基层的领导干部以及财务人员的涉农职务犯罪的案件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大大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结合对检察工作涉农职务犯罪的危害、特点、成因及对策预防等方面对涉农职务犯罪进行分析,以期对当前的涉农职务犯罪的防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历来是职务犯罪的"高发区",职务犯罪案件频繁发生,不仅对重大工程的建设造成影响,侵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国家资金遭受损失,社会危害极大。有建筑市场不完善、市场监管乏力的原因也有刑事处罚上的不足放纵了职务犯罪。本文指出加强对重大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预防,严格依法和用法律惩治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的职务犯罪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邢阿静 《政府法制》2014,(36):50-50
法官职务犯罪是一种滥用职权,亵渎权力的行为,是权力使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权力异化、变质、失控现象.少数干警违法违纪或经不起金钱美色的诱惑,用权力作筹码,坠人犯罪的泥潭,且愈演愈烈.若不遏止,则会泛滥成灾,危害人民危害社会,最终危及我们国家政权.在这种严峻形势下预防职务犯罪尤为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金融系统职务犯罪案件频发,涉案金额巨大,社会危害严重,不仅对正常的金融秩序造成影响和破坏,更为严重的是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因素。为了更好地做好金融系统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笔者最近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对近年来我市发生在金融系统的职务犯罪情况进行了调查,对此类犯罪的特点、原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预防金融系统职务犯罪的发生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汪千 《青海检察》2003,(2):22-25
职务犯罪,在我国是群众最为痛恨,而且对党和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危害最大的社会腐败现象。职务犯罪一般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或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和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权利的行为,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要解决我国的腐败问题,必须从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人手。  相似文献   

18.
县处级领导干部职务犯罪案件造成的政治影响坏,社会危害大,严重损害领导干部形象。查办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职务犯罪.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检察机关的打击重点。2003年至今.郑州市管城区人民检察院共办理县处级干部职务犯罪案件13件20人.查办了一批省工商系统、省教育系统职务犯罪大案要案,涉案人员中正处级干部10人,占总数的50%,副处级干部10人.占总数的50%。  相似文献   

19.
王忠国 《法制与社会》2010,(35):367-368
职务犯罪阻碍经济发展,导致经济流失,甚至危害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必需阻止职务犯罪的发生。而要彻底减少并最终杜绝职务犯罪最好的方法就是预防。因此认识职务犯罪的危害、特点、原因,是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前提。预防,应从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入手。控制,必须采取各种手段综合治理,方可取得最佳的控制效果,通过政治、法律的手段实现预防。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严厉打击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维护了安定团结和国家稳定。但是,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活动还相当严重,而且犯罪金额越来越大,犯罪手段也越来越隐蔽,给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因此惩治职务犯罪,必须运用综合治理机制,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立足治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