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五年立法规划,是未来五年沉甸甸的“立法清单”,其中备受社会关注的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以及与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密切相关的税收征收管理法(修改)、增值税法等若干单行税法等,都被列入条件比较成熟、本届任期内拟提请审议的第一类项目,并有望在2014年完成或者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2.
《东亚经贸新闻》讯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日前透露了一批重要经济立法的进展情况。税收基本法、遗产税法、反垄断法、政府采购法、社会保险法等正在抓紧制定;破产法、预算法、统计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商标法、广告法等拟议进行修改。具体情况如下:“政府采购法”已列入九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力争在2001年8月前将草案提交审议;“税收基本法”,准备近期提请国务院审议;今年2月国税局已将“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上报国务院;“遗产税法”已列入人大立法规划,目前国税局正积极进行该法的起草协调工作;“反垄断法”列入人…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是我国税收征收管理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是税务机关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2001年修订的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颁布实施后,有力地推进了我国依法治税的进程,但同时凸显了立法思想上的局限和具体条款上的缺陷,特别是对于救济程序方面存在立法和执行上的缺陷。2008年10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立法工作会议,将修改《税收征管法》列入5年立法规划的第一类项目。目前国家税务总局已经着手开展《税收征管法》修订的调研工作,这标志着新一轮《税收征管法》修订工作正式启动。本文基于《税收征管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从救济程序的完善上提出对《税收征管法》的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婉苏 《法学研究》2023,(1):162-178
自2013年中央明确提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以来,我国税收法定原则的落实和税收法治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税收领域主要采用的“一税一法”的平移立法模式,仍然存在税制过于简单、重点领域税制改革和立法任务仍未完成、各单行税法之间缺乏有机统筹和关联等问题。税收法定原则强调的法律保留,仅是税收法治的一项要求。作为一项形式原则,税收法定原则服务于税收实质公平正义的实现,应依税收法治的实质价值追求进一步完善税收法律体系、规范税收执法实践。贯彻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应以“良法善治”为根本要求,以更深层次的机制满足税收法治的价值追求和原则要求,实现从税收法定到税收法治的实践进阶。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税收征管法》自1992年颁布实施以来,经过1995年和2001年两次修订,历经12年,《税收征管法》第88条所规定的纳税争议复议前置制度一直遭受学者的质疑与批判.2013年6月,国务院法制办就《税收征管法》修改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当纳税人兴奋于《税收征管法》第三次修订的“千呼万唤始出来”时,却因纳税争议复议前置的保留而无奈感叹其“犹抱琵琶半遮面”.  相似文献   

6.
一、消除混乱状态在我国立法理论研究和立法实践中,经常出现一系列与“立法”尤其是“法的制定”容易混淆的名词,如“法的制订”、“法的拟订”、“法的订定”、“法的订立”、“法的拟定”等。就法学著述看,这些名词有的出现在中国学者自己的著述中。如有的著述中有许多诸如此类的文字:“日本明治维新时代修订法律”、“清末修订法律”、“清末制订民律草案”、“国民党政府陆续制订民法”。有的出现在移译为中文本的外国学者的著述中。如商务印书馆1983年重新印行的中文版亚里土多德的《政治学》,  相似文献   

7.
《税收征管法》修订工作已全面启动,学界和实务届人士纷纷建议献策。本文试以税收滞纳金为视角,分析其法律性质,剖析现行税收滞纳金制度在加收率及计算时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完善措施,以期此次立法修订能在其法律性质框架内构建具体制度,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阿计 《江淮法治》2014,(15):1-1
6月下旬,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一部法律颁行仅仅五年即启动大修,这在中国立法史上并不多见,足见食品安全形势之严峻。  相似文献   

9.
宋功德 《中国审判》2009,(12):22-23
针对此次国家赔偿法的修订,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立法缺陷已经众口一词。15来的实践表明,《国家赔偿法》确立的“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施正文 《法律科学》2006,24(5):155-163
中国税法通则的基本定位应当是调整税收活动中的基本问题、共同问题和综合问题的通则性立法,主要规定税收征纳过程中的实体基本制度和程序基本制度,是税法体系中的一般法,是规模适度、体系科学、赋有现代法治理念的现代税收通则法。在立法时,应当侧重从健全和完善税收法律体系的角度,重点处理好与宪法、财政法、立法法、行政程序法、税收征管法、民法的关系。在搭建立法架构时,应当以“总则——纳税义务——税收征纳的一般规则——税收确定——税收征收——税收执行——税收争讼——法律责任——附则”为立法主线。  相似文献   

11.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新《公司法》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修改好该法,上海市国际商务法律研究会和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和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人大法工委”)副主任李飞很想听听德国公司法专家对我国《公司在(修订草案)》意见的要求,社科院在外事处的积极配合下,与德国阿登纳基金会和上海市工商局于去年2月22日联合举办了“中德完善公司立法研讨会”。李飞副主任等四位负责修改公司法的全国人民大法工委立法专家与三位德国公司法专家和上海有关研究人员,面对面对《公司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逐条进行了深透的研讨,效果甚好。  相似文献   

12.
制定我国税收基本法应具备的特征刘隆亨,赵素苓,钱臻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八五”、“九五”期间立法规划的要求,着手起草制定我国税收基本法,这对于规范政府和纳税人的征纳税行为,巩固和发展税制改革的成果,加强和完善税收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充分发挥税...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法》第137条规定:“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条是修订后刑法新增加的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根据司法实践,此条立法有一定缺陷,建议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论“发展导向型”的税收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税制改革的深化和税收法治建设的进步,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导向的税收立法日显重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导向型”的税收立法应融入协调、永续和共享等发展理念,并通过税种和课税要素的变动实现制度调整,以更充分地保障各类主体的经济发展权,这对于解决以往“收入导向型”税收立法带来的诸多问题、促进“发展法学”和税法学研究的深化、实现税收法治的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法治前沿     
质检总局开展“五查五打”保灾区质量安全执法打假行动,武汉统一十三个单位的行政执法职能,我国首部护士条例实施,湖南开展清理规范各类职业资格检查,乌鲁木齐首次公开征集地方立法项目,福建修订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6.
2000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该法第五条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但多年来,各级地方性立法机关的立法过程始终是政府部门、人大机关的“专栏”,很少能有来自民间的力量参与。近年来,作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重要立法形式,委托立法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
200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了税收优先权,对于保证国家征税权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现行规定不明确以及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18.
王新  孙东东 《证据科学》2004,11(1):71-76
前言。保护弱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依法管理国家的精神卫生事业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纵观历史,人们发现,除公共卫生外,再没有一个医学领域吸引了立法者如此多的关注——早在1800年英国便颁布了《精神错乱者法》,其后欧美、日本等国家也相继进行精神卫生方面的立法;其中英国和日本的立法还经过多次修订;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则相继于20世纪90年代初修订和颁布了“精神卫生法”。  相似文献   

19.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以下简称《科技进步法》)列入了立法规划。修订一部法律,需集思广益,也有必要借鉴国外相似领域中的立法经验。日本国会于1995年11月,罕见地一致通过了一个效力“介于宪法和专门法之间”(新田义孝编著:《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日本,富士通经营研修所,1997年,第7页。转引之周程:《从“技术立国”到“科学技术创新立国”》)的法律:《日本科学技术基本法》,并在该法提案理由说明书等文件中明确提出日本将以“科技创新立国”作为基本国策。《日本科学技术基本法》在日本的科技法律体制…  相似文献   

20.
我国2001年新修订的《税收征收管理法》首次规定了税收优先权制度,对于该制度设计,法学理论界有观点认为这是我国立法上的一大突破。但税收优先权的设置是否有其合理依据,是否真如有的学者所言是我国立法的显著进步,有待从理论上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