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曾困惑了许多后来的文学评论家,由夏洛克引起的争论一直到现在还在进行着。莎士比亚去世将近四百年了,今天谁也无法确切地知道当时他创作《威尼斯商人》的真正用意,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作品本身进行客观地探讨、研究。许多人认为,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一剧中,一方面谴责夏洛克的吝啬、贪婪和冷  相似文献   

2.
民法通常要求合同的当事人履行自己的承诺.有时,虽然有合同的存在,但是应不应该执行该合同却有可能让人产生疑问. 在莎士比亚的传世名剧《威尼斯商人》中,我们就碰到了这样的问题. 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朋友,向犹太商人夏洛克借了一笔钱.夏洛克为了借机报复安东尼奥平时对他的侮辱,慨然应允不要利息.但是,夏洛克与安东尼奥在合同中约定,在三个月的借期届满之后,如果安东尼奥不能清偿债务,就要由夏洛克在安东尼奥“心口所在的附近取一磅肉”.天有不测,安东尼奥的商船接连沉没,损失惨重,借期到后他无法还清债务.于是,夏洛克向法庭起诉,请求按照合同履行.  相似文献   

3.
大凡稍有知识者都听到过弗兰西斯·培根的大名,那句流传400多年的格言——“知识就是力量”几乎是妇孺皆知。他的散文与莎士比亚的诗歌并负盛名,他的哲学堪称新时代哲学的开拓者,史书上常称其为”散文巨匠”和“哲学大师”。由此,培根在遗嘱中大言不惭地说:“我把灵魂遗赠给上帝;把躯体留给泥土;把名字留给后代和异国他乡的人们。”  相似文献   

4.
致读者     
《公民与法治》2010,(2):1-1
《公民与法治》下半月刊与您见面了。 莎士比亚告诉过我们:“草木是靠着上天的雨露滋长的,但是它们也敢仰望穹苍。”而在穹苍之上,“同一个太阳照着他的宫殿,也不曾避过我们的草屋。”迎着新年初升的太阳,我们同行。  相似文献   

5.
佚名 《政府法制》2014,(14):15-15
唐玄宗的第三个儿子叫李享,他后来继承了皇位,就是后来的唐肃宗. 他的名字叫“享”,其实一点也不懂得享受。野史中载,正因为他的节俭,才让他顺利地步入权力巅峰。李享做太子的时候,经常陪唐玄宗吃饭。有一次,御膳房准备了一些熟肉,里面有熟羊腿,玄宗让李享把羊腿割开来。李享就用手把羊腿分开了,手上沾满了油。  相似文献   

6.
辛明 《公民与法治》2013,(14):41-41
揭开“血色黑洞” 出狱后,他没了记者证,成了无业游民。最初就是靠爱人的那点工资,后来,他想,总不能靠老婆养活,他先想到了卖血,后又想,在街上摆一个擦皮鞋摊,取名“记者鞋摊”。  相似文献   

7.
吴洪淇 《研究生法学》2008,23(5):129-136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真相及其敌人”,开场单元的主题是”证据法的目标”,我有二十分钟来讨论这些问题。我原来打算请一位伶牙俐齿的演员来宣读我的论文,这位演员过去曾参加过“周六晚直播”并且能够在十分钟内将整本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电话簿读完。当他看完材料之后,他觉得还是哥伦布市的电话簿要有趣得多,于是便拒绝了。因此,我别无选择,只能转而求救于莎士比亚似的自我安慰,至少有些时候“文贵在简”。  相似文献   

8.
指甲缝中的罪证——福建省华安县系列投毒杀人案侦破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熠彬  陈楠 《警界科海》2003,(12):18-19
当“神棍”陈水金掏出“毒鼠强”,准备再次下手时,还是犹豫了一下,他环顾四周确定空无一人后才投了毒,随后神不知鬼不觉地溜走了,他自以为动作利索、不留破绽,即便是天王老子来了也奈何他不得。不过,他后来还是忽略了一个促使他阴沟翻船的小细节……  相似文献   

9.
卢金增  真正 《检察风云》2012,(13):26-27
昔日清廉局长如今记忆“混乱” “当年刘治温清正廉洁,为人正派,也确实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在记者走访中,熟悉他的人这样说道。 “客观地讲,以前我对自己要求还是很严格的。”刘治温在后来反思走向犯罪歧途的根源时这样说。  相似文献   

10.
李红星的“绝招” 我叫马红梅,是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民二庭的一名法官,与李红星是同事。8年前初识李红星时,他还是一名书记员。见面时他总是先跟我打招呼,当时我只是觉得他这人热情。后来我调到复兴法庭后,他开始独立办案了,后来听说他结案很多,连续几年在民二庭结案率第一,当时我想他一定是很能干吧。  相似文献   

11.
我给刘局长当秘书已经四年了,对他的一些脾气和喜好基本了如指掌。局长平时喜欢写字,虽然字很一般,但凭借高高在七的官衔,向其求字的人却不少。起初,局长为人题字乃随便写写,但后来有人觉得局长不该自白“义务劳动”,就开始往局长手里塞点“润笔费”,局长开始推托,后来也就“从”了。  相似文献   

12.
莫尔特曼于1964年发表了其代表作《希望神学》,在这部作品中,他强调希望,认为终未论是神学的“起点”,而非“终点”;主张基督教是关于“希望”学说的宗教;指出“希望”观念是基督教最根本的神学内核;并且在后来的多部著作中坚持以“希望”为其神学研究的主轴。在本文中,笔者试图解析莫尔特曼著作中有关将来与希望的观念。  相似文献   

13.
何旸 《中国律师》2023,(7):74-76
<正>我的父亲何延法是一名律师,他思维敏捷、言辞犀利、能言善辩,小时候印象中来我家找他打官司的人很多。现在的我也是一名律师了,算是“律二代”吧。以“传、帮、带”为形式的师徒传承一直是这个行业的传统,而我们在家是父女、在单位是师徒,这或许会有些特别。我以后就是你的助理啦我的父亲出生在建德市莲花镇莲花村东面一个叫小岭后的小山村里,他最初是地质工作者,后来做了司法行政系统的工作人员,再后来成为执业律师。  相似文献   

14.
时下,“代表热线”变“冷”了。这是笔者从选民中得知的信息。一选民说,他跟“代表热线”打了几个电话,反映城市拆迁中有违规行为,谁知无人接听。后来得知,这位代表外出办企业去了。“代表热线”无人接听的现象,不仅在其他地方不同程度的存在,而且还存在偶尔有代表接听,但社情民意不能及时上达的现象,也有的把电话号码换了。由此,出现了“代表热线”变“冷”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王同义 《中国律师》2011,(11):19-22
从平民中走出的平民律师 1955年,修保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在上世纪50年代的“反右”运动中,作为教师的父亲因向组织提出了不同意见,被戴上“右派”的帽子下放到农村改造,“文化大革命”中又被打成反革命分子。青少年时期的修保饱受歧视,初中毕业就辍学了。后来,他当了一名矿工.由于工作出色.被保送上了职工大学。  相似文献   

16.
娄小青 《江淮法治》2010,(20):47-49
面对面舞池巧周旋反侦察毒贩屡“甩梢” 万事俱备。只待交锋! “马师”前些年曾认识了一个收过他“货物”的“下线”人物。这是个大户,差不多每次带的现金就数他多。后来,他觉得不能总闷着头干一种“买卖”,便拿出很多钱,转头去了青海开金矿。把钱往这上面投资,虽然也是违法开采国有资源,可总比贩那玩艺儿安全些,那玩艺儿只要被抓住,那是要掉脑袋的。50克以上,脑袋就保不住了,这个法我懂,他想。  相似文献   

17.
老猫 《政府法制》2012,(35):28-28
“民不可有此色,士不可无此味”,这是明朝的徐九经在句容当县令的时候写的。因为有个戏叫《徐九经升官记》,所以大家对他比较熟悉。不熟悉的是,他面得也不错,就画了棵门菜挂在堂上,旁边题了这两句诗。后来他离开句容了,老百姓就把那棵白菜刻成下来,还刻了“勤俭忍”三个字,说这叫“徐公三字经”。  相似文献   

18.
1934年夏,季羡林在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德文专修科毕业,成绩是四年全优。从1933年下半年开始,季羡林就经常忧虑毕业之后的去处,在《清华园日记》中,他多次写道:“要不择手段去抢一只饭碗。”但由于他学的专业就业机会很少,所以列1934年秋天,季羡林的“饭碗”还没有拿到手:他曾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我大学一毕业。立刻就倒了霉,留学无望,饭碗难抢,临渊羡鱼.有网难结。穷途痛苦,无地自容。”后来,他回到了济南,在母校老师的帮助下,找到一份在中学教书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民国第一怪     
邓小秋 《政府法制》2012,(33):49-49
民国初期,上海的京剧界出了一位名丑,艺名“第一怪”。他虽然身体残疾,却心怀壮志,决心提高自己的演艺水平。最后,终于以丑角成名。他的嗓音清脆响亮,表演幽默有趣,成为江南丑角中有名的尖子演员。后来,他还长期到全国各地演出,并且,一直在班中担任主角,有时还挂起了头牌。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四位文学巨匠中,有两位原本是攻读法律的,那就是哥德和巴尔扎克。当过八个月律师的歌德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德国作家,公认的世界文学巨匠之一。他以长达六十余年的辛勤劳作,给德国和人类留下了一笔丰富多采、光辉巨大的精神财富。人们把他看作是继但丁和莎士比亚后,近代西方精神文明最卓越的代表。马克思称他为“最伟大的德国人”,恩格斯称他“在自己的领域(指文学领域)里真正的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歌德出生在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父亲是法学博士,母亲是市长的女儿。1765年,16岁的歌德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