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07年以来,河南省副处级以上官员“落马”百余人,有县级官员竟挪用公款1.06亿余元。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司法系统因涉嫌贪腐而落马的最高级别官员黄松有一案终于进入司法程序。  相似文献   

3.
数字     
十八大后落马主要官员631人
  《财经》杂志爬梳了自2012年11月14日中共十八大之后至2015年1月23日落马的主要官员,共计631人,其中被查处的国家级正职和副职领导人有四人,有72人是军级以上军队干部和省部级正副职,厅级干部有506人,处级干部31人,另有18人级别信息不明。  相似文献   

4.
2014年以来,在反腐的高压态势下,一批自认为已淡出各方关注可以“安享晚年”的官员因贪腐、渎职被追查,黯然落马,无法善终。梳理有关案例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不少退休或退居二线的官员被调查。  相似文献   

5.
因为接受黄光裕、王福生,刘军等富商的贿赂,税务官员连续落马。这些手中握有公权力的税官,为什么能长达数年中饱私囊而不为人所知?  相似文献   

6.
《法治与社会》2008,(12):9-9
进入十月,“问责风暴”持续发力,又有数名地方官员相继落马。观察人士认为,这是自2003年以来的新一轮官员“问责风暴”,说明我国的问责制正在演变为一种严厉的常态程序;法律专家也将之解读为问责制向“制度化,法律化”发展的一个积极信号。  相似文献   

7.
在使人腐败堕落的一切原因中,权力是最永恒的。权力会导致腐败,在当今中国,失陷于职务犯罪的官员绝不在少数。一般而言,在诸多落马的腐败官员中,像邢福煌这样“潜伏”15年屡屡受贿的案例,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8.
安徽砀山房产局长刘江辉被前妻及儿子举报落马一案,引来社会种种议论,有大义灭亲的称道者,也有泄私愤的质疑者。还有人伦之殇的反对者。编者认为,从不同角度解读此案。似乎都有一定之理。但问题要害不在人们怎么来看这件事,而是这位地方官员他做了什么事,应该有什么样的因果结局。国家的法律是法理条文,民间的亲亲相隐。是传统道德观念,从本质而言并不相悖,一个人多行不义必将遭人唾弃、众叛亲离,从这个意义上讲,此案引起坊间的各种议论也不足为奇。有人称该案是家庭反腐。这值得商榷。但砀山这位官员被前妻以及儿子举报落马是不争事实,再退一步讲。即使这位官员的家人与他同流合污,谁又能确保他不会落马呢?  相似文献   

9.
郭文婧 《政府法制》2014,(10):18-18
全国政协委员孟学农将矛头指向官员出书读博,“我非常不赞成官员出书。还是多留点纸张,给孩子们印点经典读物”,“有些人(官员)读什么博士?图虚名,招实祸。真想建议中组部把这些博士招来考一下。  相似文献   

10.
《法制与经济》2010,(10):1-1,3
中国青年报5月13日刊发通讯《山西大同:5年前瞒报矿难数名官员落马》,报道了山西省大同市部分官员因5年前瞒报矿难近日纷纷落马的消息。  相似文献   

11.
新华 《政府法制》2013,(25):32-32
从2009年开始,舆论对官员问责制度的关注焦点从“下台”转为“上台”。许多落马官员悄然复出,甚至官级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2.
朱小群 《法人》2014,(6):6-7
正国有资产经营不善、资产流失严重、权利腐败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如果"政企不分"现状不解决,这些问题还会存在,并且会越来越严重国家能源局副局长许永盛等4名能源局官员落马后不久,中纪委官网日前发布消息称,国资委纪委对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黄保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调查。能源系领域反腐行动再次向前推进。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2名能源领域的官员和国企高管落马,其中3月后落马的官员占到了17人。从中石油窝案到能源局  相似文献   

13.
新华 《政府法制》2014,(22):22-23
最近频频落马的官员腐败案件大多暴露出一个共同的特点“家族腐败”,一人当官,全家受益,一人“落马”,牵出“全家”,形成了一个完整腐败的利益链。 “家族腐败”的方式愈发隐蔽,而这种集体腐败,人数多,危害巨大,在经济上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政治上,给党和政府造成很坏的影响。不少专家认为,根治家族腐败值得引起重视,应建立健全并真正落实防止利益冲突制度。  相似文献   

14.
赵晨曦  高欣 《政府法制》2014,(31):34-35
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5月至今年9月,全国范围内共有19名现任或曾任发改委系统的官员落马。他们来自国家发政委、委管国家能源局或者地方省级发改委。“发改委系统官员落马,主要因为发改委集各领域的审批权于一身,审批权权限过大。”专家表示,针对发改委出现的种种状况,如何改革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作为陕西省新中国成立以来"落马"的最高级别的官员,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庞家钰的案发表面上看似突然,实际却经历了长达九年的被举报过程.……  相似文献   

16.
有些曾经政绩辉煌的官员,也不能一白遮百丑了;有些曾给人感觉来头不小的官员,也不能稳坐钓鱼台了. 郭有明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记者在湖北宜昌调查发现,郭有明落马,让一些宜昌人士感觉“意外”、“没想到”,不少当地人认为,郭务实、低调,是一名“干事”的书记. 类似的落马官员,不在少数. 我们试图追问,这种意外背后有哪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在其中?  相似文献   

17.
进入十月,"问责风暴"持续发力,又有数名地方官员相继落马.观察人士认为,这是自2003年以来的新一轮官员"问责风暴",说明我国的问责制正在演变为一种严厉的常态程序;法律专家也将之解读为问责制向"制度化、法律化"发展的一个积极信号.  相似文献   

18.
一叶 《政府法制》2014,(10):16-16
全国政协委员孟学农在接受采访时,谈及官员出书、读博的问题,孟学农对此表示不赞同,并说道:“有些人读什么博士?图虚名,招实祸。真想建议中组部把这些博士招来考一下。好几个贪官都是博士。我抨击不学无术、注水的博士。”  相似文献   

19.
曾宁 《检察风云》2013,(18):36-36
近年来,网络"揭私"反腐事件的频出导致一批问题官员纷纷落马,广大网民对网络的反腐力量兴奋不已的同时,不少法律人开始担忧是否存在对官员私权利的侵犯。对于此,我想从一名法律工作者的角度谈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反贪快讯     
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黄松有终审被判无期3月17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黄松有贪污、受贿案终审宣判。终审维持原判,黄松有被判无期徒刑。据悉,黄松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法院系统因贪腐而落马的最高级别官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