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步伐最快的无疑是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目前已形成三大体系,一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二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简称“城居保”),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没有实现有效的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衔接,阻碍了我国“乡——城”人口迁移的进程,不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政府在新农保的试点过程中已经认识到了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重要性,但制度衔接的具体问题还需完善。本文对养老保险制度城乡衔接的具体问题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是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文章对曲靖市新农保试点工作进行调研,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公民与法治》2011,(14):4-6
温家宝:任内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全民老有所养 原计划在2020年实现全国覆盖的新农保将大大提速,提前至2012年完成全覆盖。6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本届政府在任期内将基本实现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5.
《公民与法治》2013,(2):22-22
人社部就城乡养老保险衔接办法征求意见,职保转出缴费年限可合并累加。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将实现衔接转换,人社部就《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办法》提出,我国职[养老保险、新农保以及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将实现衔接转换,缴费年限也将明确换算办法。  相似文献   

6.
千呼万唤的养老保险全国性转移规定——《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的出台,表明养老保险终于可以“全国漫游”,打破了某些专家“养老保险全国性统筹还要等30年”的神话,  相似文献   

7.
陈标 《江淮法治》2010,(5):30-30
本刊讯 蒙城县作为全省12个试点县之一,从2009年12月31日起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保证这项惠民、利民政策的实施到位,蒙城县人大常委会举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培训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参加培训并邀请专业人员进行授课。会议提出,人大代表要带头学习“新农保”政策,带头宣传“新农保”政策,带头监督“新农保”实施,带头参与并动员亲朋好友参与“新农保”。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旧有的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近两年在部分城市试点的新型农保制度,比较国外农村养老保险的做法,找出我国农保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江苏省泰兴市新农保试点的实践,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梓西  杨洁 《法制与社会》2010,(16):202-203
中国农村正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期,农村原有的养老保障体系正在被打破,而新的保障体系尚未形成。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变迁过程,就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性进行了分析。但是,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又面临一系列障碍,需在今后推进新农保制度建设时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0.
时事点击     
《江淮法治》2009,(15):7-7
普惠式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十一”前启动 据《新京报》报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日前表示,旨在解决中国数亿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的“新农保”试点,预计将于今年“十一”前正式启动。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新农保”在支付结构上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的养老金两部分构成,而基础养老金由国家财政全部保证支付。  相似文献   

11.
刘君 《法制与社会》2011,(17):220-221
2009年9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山西省新农保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目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正在全省积极推进,已有27个县列为国家和省的试点,太原、阳泉两市更是自筹资金,率先实现"新农保"制度全覆盖,另有16个县、2个经济开发区也自筹资金开展了"新农保"试点,全省开展"新农保"的县近50个,占到全省农业县的43%,农保基金累计结余20亿元,领取基础养老金的60岁以上老人达75.3万人。本文认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刚刚起步,面临很多的困难,尤其农民参保意识不强,农村经济环境较差。如何能够使"新农保"这一民生工程可持续、稳定、有序地发展下去,离不开国家开展积极立法的有力支持,以保障"新农保"工程的规范化、法律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12.
我国建立城乡养老保险统筹机制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险制度的设计初始,就秉承着普遍性的原则,养老保险更是肩负着稳定社会的作用。然而我国目前由于历史,体制等原因,还存在两个养老保险制度,有违于养老保险的公平,也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按照全民保障的制度设计,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做到"广覆盖","保基本"是目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本文从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城乡之间的差异分析,探讨了建立城乡养老保险统筹机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价值及完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于2009年起开始在全国试点推行。可以说,新农保制度的设立和实施有助于实现农村经济转型、社会体系优化和法律公平正义三个方面的价值,具有传统农保无法比拟的优势。笔者在分析我国新农保制度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地方财政补贴和集体补助的份额需要明确,领取养老金年龄要具体细化,新农保与其他农村社会福利制度要实现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4.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组织部分,改革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利于形成整个社会养老保险机制的健全,有利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形成。本文通过分析了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从出台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改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机制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进而能够对缩小事业单位与企业退休人员待遇的巨大差异和维持社会和谐稳定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5.
声音     
《法人》2014,(3):13-13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养老制度的一个‘奇葩’是,在一个社会制度下竟然出现了最少五种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和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之所以如此,核心在于养老保险制度上的严重不公。”  相似文献   

16.
在不断加速的老龄化背景下,全国养老问题的严峻性日益凸显出来,而制度的完善是必要的保障,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统一是保障城乡居民老年生活的制度基础,本文从城镇居民、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开始,梳理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过程,结合当前新型城镇化的进程,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并对合并后的正效应进行分析、同时透视仍旧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水平提出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7.
法治动态     
《中国审判》2009,(2):33-34
01.01 《广东省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省内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开始实施,《办法》明确了各参保地的责任分担方法。《办法》出台后,参保人的养老待遇将“分段计算”,发放“责任共担”。即参保人在省内流动时,只需要按规定参保缴费,以养老保险参保凭证为载体,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视同缴费账户储存额实账转移,实现养老保险关系在省内各地的记录和接续。  相似文献   

18.
《法制与经济》2003,(11):62-62
国务院发布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3条已经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列入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征缴范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第10条规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原则上按照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执行。”这就是说,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职工原则上应依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养老金实报实销,影响财政支出;养老金增长与经济水平不协调;单位缺乏自我保障意识;本单位管理退休人员,影响行政效率;职工待遇水平不衔接,影响人员合理流动;保险金支付压力大。我国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对策思路是:建立全国统一的、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按实际职责确定养老保险补贴办法;建立合理的养老金计发方法与过渡衔接办法;区分“老人”、“中人”、“新人”,确定不同的资金筹集方式;确定公职人员养老金替代垒和附加养老保险类型,制定合理的公职人员养老金水平。  相似文献   

20.
刘越飞 《法制与社会》2010,(10):153-154,156
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的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己经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其进行改革就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现行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笔者认为应当加强省级立法促进各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一致性,并促进市级单位养老保险的社会化,从而建立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