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春秋时,子罕做了宋国的宰相。有一天,他在上朝时对宋桓侯说:“国家是动荡或安定,人民是治还是乱,关键在国君能不能实行赏罚。如果赏得恰当,贤能的人就会得到鼓励;罚得得当,坏人就会绝迹。如果赏罚不明.则会出现相反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择善而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落马下水”蜕化变质的一个沉痛教训,就是“上司搞得我搞得,周围搞得我照样”不能择善而从。择善而从,是古往今来一切正人君子、清官廉吏为人处事的一条重要准则。孔子在《论功》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是强调要扬善改过,择善而从。在奴隶、封建社会的官吏中,贪赃枉法、巧取豪夺、醉生梦死、昏庸无能者比比皆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也仍然不乏择善而从、奋发有为、公正廉洁的清官。春秋时宋国的贤臣乐喜,一次有人送他一块美玉,他严辞拒绝。献工的人以为乐喜是怕…  相似文献   

3.
不贪为宝     
陈敏光 《法庭内外》2014,(12):37-37
不贪为宝,这个故事出自《左传·襄公十五年》,虽年代久远,但其所包含的廉政思想于今人而言,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先来说说这个故事。春秋时期,宋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玉,喜不自禁,但宋国治安极差,群贼四起,此人生性胆怯,寻思:"生逢乱世,得宝者未必能守得住宝,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邻里的贼寇四处打探我,我若留着此玉,恐有性命之忧。  相似文献   

4.
子罕以不贪为宝春秋时期的宋国,有一位担任司城的子罕,是一位贤臣。(宋国的司城,即春秋时期其他国家的司空,乃是主管工程建设的高官,宋国因为此前有一个国君宋武公名司空,为了避讳,所以将司空一职改名为司城,以后就一直沿用下去了)某一天,有个百姓得到一块玉石,献给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石的人说;“我请专门治玉的工匠看过了,工匠说,这块玉石里面藏有宝玉,所以把它献给你。”子罕说:“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玉为宝。我如果接受了你的玉石,我丧失了不贪,你丧失了玉石,这一来,我们两个人就都失去自己的宝物了。不如我们两个人都保有自己的宝物…  相似文献   

5.
枭龙 《政府法制》2010,(18):20-20
小人物之马车夫羊斟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互相攻伐,经常是你敲我一榔头,我打你一棒子,军事行动比演习都多。有一年,宋国大夫华元率军攻打郑国,夜宿某地。由于第二天就要和郑军交战了,为了振奋士气,华元吩咐炊事员给大伙加餐,每人分一大块羊排骨。  相似文献   

6.
陈世美喊冤     
我叫陈世美,大宋国苏州人氏,系仁宗皇帝的姑爷,也就是 妹夫,被包黑子以喜新厌旧、欺君罔上、杀人未遂的罪名当堂宣 布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立即执行腰铡,这是包黑子一手 炮制的特大冤案!千古奇冤,800余年来竟不能昭雪!我的冤魂 无法安息,我的精神饱受创伤,我的名誉被严重侵害,我所能做 的就是不停地喊冤,书写冤状已经有6层楼之高,可是仍无人为 我伸张正义!但我坚信善恶有定论,是非有明说,历史真相总会  相似文献   

7.
婚后一段时间,你会发现他对你很冷淡,甚至连家务也不干了。你拖地,到了他面前,让他抬脚,他都感到很不耐烦,往日的殷勤全无。你下班回来时,他连一句“回来啦”都舍不得说了。甚至,他会很晚回家,你做好饭打电话给他,他只是说你自己吃吧。于是,你开始猜度,他是不是不爱你了,在外面另结了新欢。你便惴惴不安,试图跟踪他,以至于跟他吵架,闹别扭。  相似文献   

8.
苏衍宽 《法治纵横》2013,(18):15-17
他到哪儿工作,她就跟到哪儿。他在前面走着,后面跟着她,他高兴,心里很舒服,还有一种幸福和自豪感。因为,他是男人,紧跟着他的身后,是他心爱的女人。他陶醉在自己心爱的女人目光里,有些洋洋得意。她的目光,追随着他,心里满是牵挂,她希望在她的目光里,天天有他的影子。假如突然消失了,她会无比的痛心。  相似文献   

9.
周新红 《政府法制》2012,(28):56-56
他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他舒展畅达,潇洒倜傥。从他身上,既可以感受到传统读书人的书卷气,也可以感受到文化人的“笑傲江湖”、纵横捭阖。他很忙,身兼数职,忙教育队伍管理,忙德孝文化贯彻,忙阳光廉政建设……忙是他人生的主旋律,谱出了他生命的动人乐章。他就是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教育局局长卫运虎。  相似文献   

10.
他是一个傻傻的人.自记事起,他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可他却很讨厌这种生活,他以读书为名.逃得远远的.他来到瑞士,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快乐而知足。当他正打算一辈子这样过下去的时候,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国王被刺杀了,他必须马上赶回去继承皇位。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恩赐,可是他的傻劲来了,他竞然拒绝了“国不可一日无主,祖宗遗训不能弃,否则天下大乱,生灵涂炭,”使者跪在门口,苦苦乞求他听到最后一句,  相似文献   

11.
天才也是人,他们的身上也有着许多明显的缺陷,有的甚至是与生俱来的。哲学家叔本华不信赖人,也不相信上帝,他的座右铭是:“信赖恐怖胜于信赖信仰。”他从来不肯让理发师替他修面,无论何时何地,人们一提到流行病,他便张皇失措,逃之天天。他在外面进餐时,随时自备一个皮杯子,他常常担心被人窃取财物。他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居心不良,  相似文献   

12.
他不是叱诧风云的人物,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报纸上没见过他的名字,广播里没听过他的声音,电视上没露过他的身影,然而他懂得“人只有奉献社会,才能找出生命的意义”。他就是景县人大代表、衡水第二橡胶厂董事长马玉栋。  相似文献   

13.
律师怕什么     
有一个被取保候审的人告诉我,他去见他的律师,律师慌忙要他写下证明:是他主动来找律师的,不是律师要求见他的,在收好证明条、录好音后,该律师才同他进行商谈。他说这样胆小怕事的律师,还能保护我的合法权益吗?  相似文献   

14.
他,生于贫困的山区,穷且益坚,苦难的磨砺使他坚强;他,触觉敏锐、敢于求真,所提的观点曾引起司法界的大讨论:16年后.这个建议被写入司法改革的文件;他,参与了国家《民事诉讼法》及《民法通则》的起草工作;他,是南开大学法学研究所及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法律系和法学所的组建人之—;他,著书立说,笔耕不断;他就是——  相似文献   

15.
尹祖光 《政府法制》2009,(11):30-32
他本是一位农场职工,下岗后他凭着自己的勤劳,一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自从跟候鸟结缘后,他的生活便彻底发生了改变。为了保护鄱阳湖候鸟,他换过无数次打骂,还多次遭遇过生命威胁。如今,他已妻离子散,有家不能回,可他无怨无悔,一直在尽最大努力阻止偷猎者捕杀鄱阳湖候鸟。  相似文献   

16.
他曾经是江西省抚州市一个“知名度”很高的人物,。表面上,他是两届区政协委员,商界亿万富翁,实际上,他是当地人谈之色变的黑社会老大,多年来,他在当地无恶不作,慑于他的淫威,加上他背后有强大的保护伞,所以横行多年仍平安无赖,近日,这位罪恶累累的黑帮老大终于得到了应有惩处.  相似文献   

17.
孔祥凤 《政府法制》2014,(22):33-33
1950年,他出生于印度沃德讷格尔一个小商贩的家庭。从小,他便跟随父亲去镇里的火车站卖茶。十几岁时,他就成远近闻名的卖茶童。小时候的他酷爱读书,课余时间,镇上图书馆的书被他看了个遍。平时的他有点内向和腼腆,但口才很好,偏爱辩论和戏剧表演。  相似文献   

18.
5年来,身陷囹圄的他写了146封情书,终于打动了她。断给他寄钱,还不辞辛苦看望他,但是,他出狱仅一个月……  相似文献   

19.
邓笛 《政府法制》2013,(2):44-44
莱斯·布朗小时候是个多动症患者,并且存在学习障碍。中学毕业后,他在迈阿密海滩找了一份环卫工的T作。不过,他一直有个梦想,那就是成为一名电台音乐节目的主持人。每天晚上,他都会抱着收音机躺在床上听当地电台的音乐节目。他把卧室当成电台的主播问,把一只鞋刷子当成麦克风。父母和弟弟嫌他吵,要他闭嘴,可他却总坚持着。  相似文献   

20.
潇儿 《江淮法治》2008,(4):48-49
28岁那年,我和钟祁结婚了,他47岁,是我们公司的老板。我大学毕业后给他做了3年秘书,他的温文尔雅和体贴让我心动,第四年的春天,我不再顾及他的婚史和年龄,和他相爱并结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