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官退休制度是法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法官退休一直沿用行政人员的退休制度,存在诸多严重的问题.根据法官职业的特殊性.从加强法官队伍建设和防治司法腐败的需要出发,我国应尽快建立健全法官退休制度,包括完善法官退休方式、提高退休法官的物质待遇、规定退休法官的政治待遇、创新退休法官的管理机制、合理开发退休法官的智力资源等.  相似文献   

2.
退休是成年后期生活中的主要生命历程转折之一。以往的退休研究主要关注退休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及其健康和经济状况对退休行为的影响,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个体退休后所面临的健康和经济问题与退休的内在心理机制有着直接的联系,退休因而成为心理学重要的研究领域。从心理学视野看,退休是始于个体实际退出劳动力市场之前的规划与决策、直至实际退出劳动力市场后需历经数年的调适才能完成的过程。退休机制的心理学研究主要探讨退休规划、退休决策以及退休转折与调适,以探索退休心理与行为的前因后果与退休过程的心理机制。发展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心理学相关子学科为退休心理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随着社会、组织与文化情境的巨大变化,退休概念与过程正在发生快速的变化与转型,心理学视野的退休机制研究更有助于理解与把握退休不断变化着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延迟退休理应进入法学的研究视野。延迟退休反对者所主要担心的合法权益公平保障以及立法保护缺失的问题,可以通过立法手段有效解决。针对现有退休立法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借鉴域外延迟退休立法的经验,我国延迟退休立法宜采取渐进式分层级模式,条件成熟时建议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退休法》,分别规定退休法的基本原则、退休年龄、退休权益、特别规定以及法律责任,充分保障公民的退休权益。  相似文献   

4.
退休制度是由退休与养老金保障所组成的双层结构体系。历经一百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退休制度从建立于年轻社会的退休养老金制度逐步转向因应人口老龄化社会的老龄养老金制度。退休养老金制度的理论框架是双阶强制理论,退休与养老金保障捆绑联动,退休方式是强制退休,养老金采用退休养老金。伴随着二十世纪后半期以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因应老龄化社会的老龄养老金制度应运而生,其理论框架是双向选择理论,退休与养老金保障解绑分离,退休方式是自愿退休,养老金采用老龄养老金。我国退休制度正在从退休养老金制度迈向老龄养老金制度。劳动法应实行自愿退休制度,退休年龄属于劳动基准和劳动合同解除事由。老年人属于劳动法中的劳动者,劳动法应构建老年劳动者的特别法律规则。社会保险法应采用老龄养老金制度,退休不是养老金给付的法定要件。我国老龄养老金制度应实行弹性养老金,建立提前领取养老金期间的工资收入测试与养老金扣除规则。  相似文献   

5.
退休年龄的确定关涉到劳动者劳动权和社会保障权的实现。目前我国退休年龄的规定存在男女退休年龄差距过大、退休年龄存在身份差别、退休年龄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养老金受领时长过长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导致了法律适用上的困惑。退休应当是劳动者的一项权利而非义务,退休与劳动权之间不应当有必然的排斥关系,劳动者劳动权不应因退休而受限制或者被剥夺,男女不同龄退休会导致女性社会保障权利的减损和对女性发展权的限制。退休年龄的科学确定,应当考虑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我国未来立法应采取"渐进式"的方式合理延迟退休年龄,适当区分不同的人群适用不同的退休年龄制度,逐渐拉近男女退休年龄的差异,实行弹性退休制度作为对法定退休年龄的补充,以及实行更加开放的退休制度,从强制退休逐渐过渡到灵活退休。  相似文献   

6.
吴杭民 《江淮法治》2009,(11):52-53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中国妇女报社领导办公会近日研究决定,报社将实行男女同龄退休制度,全体员工无论男女一律实行60岁退休制。女性员工达到55岁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后,愿意退休亦可办理退休手续。  相似文献   

7.
王宝静 《政府法制》2012,(28):36-37
无官一身轻,这曾是苏东坡的感慨。与古代官员告老还乡不同,而今的官员卸任后,在保重身体的前提下,很多仍会对社会公共事务发挥余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级干部退休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对很多退休高官来说,退休后的生活模式也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无官一身轻”。这乌纱帽一卸,轻松的不仅是身体,连嘴巴也可以跟着“开禁”了。近年来,相继有官员在退休或即将退休之时突然开口说“真话”,目标直指不为民众所知的“黑幕”话题,在社会上引起强烈震动——为什么官员们在任期内不敢做声,非要等到退休之后才敢“勇敢一把”不可?这背后是机制的问题还是官员自身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谢宪 《政府法制》2009,(16):35-36
退休制度在中国是自古有之,而由于中国长期以来是“官本位”之国,所以古代退休制度主要也就是官员的退休制度。  相似文献   

10.
无官一身轻,这曾是苏东坡的感慨。与古代官员告老还乡不同,而今的官员卸任后,在保重身体的前提下,很多仍会对社会公共事务发挥余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级干部退休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对很多退休高官来说,退休后的生活模式也大不相同。有人选择著书立说,有人到高校等机构继续发挥余热,也有人过起田同躬耕生活……对此,  相似文献   

11.
密室盗案     
严正 《法治纵横》2014,(6):30-31
春夏之交,琼文乡处处生机勃勃一副春意盎然的景象。可老于心情却说不上好,调任琼文乡派出所马上就满1年时间了,前天老于接到县局通知,6月底回局机关报到。这意味着船到码头车到站,老于最多干到年底就要退休了。尽管老于心里不乐意,新徒弟小谢千般不舍,但退休这事还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而顽强推进着。  相似文献   

12.
我国劳动立法未明确退休返聘关系的法律性质,司法实践中退休返聘关系往往被视为民事雇佣关系加以调整,不能适用劳动法,导致退休返聘者权益保障的缺失,尤其是退休返聘人员的工伤问题,现阶段的司法实践以民法中人身损害赔偿来处理,不利于退休返聘人员权利的保护。本文认为,法律应明确退休返聘人员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并将其工伤纳入工伤保险的范畴。  相似文献   

13.
2003年3月,朱镕基正式从国务院总理职位退休。退休后,朱镕基深居简出,异常低调,大多时间闭门谢客在家读书,不再于公众场合露面。他最大的原则,就是不谈工作。他明确表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甚至还常以“一介草民”幽默自称。  相似文献   

14.
从2014年1月1日起,政府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再提高10%,并向其中有特殊困难的群体适当倾斜,全国7400多万企业退休人员因此受益。  相似文献   

15.
声音     
《法律与生活》2013,(24):24-24
“现在女性退休年龄大幅度低于男性,从总体上讲对女性极为不利,直接影响其福利待遇!延迟退休应女先男后或纪快男慢,用3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男女65岁同龄退休。”  相似文献   

16.
雪中送炭     
对门的王大妈退休后热心公益,非常关注社区的公告栏。她总是第一个报名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  相似文献   

17.
延迟退休似乎势在必行,但关于退休年龄的每次表态都会引发热议。  相似文献   

18.
弹性退休的法律规制应该以人权理念导向的强制与自愿结合为目标,以公平基础上的分类设置、利益衡平下的可操作性为基本原则,选择最相适宜的立法模式,保障男女平等的劳动权与退休权,规定男女平等的退休年龄,合理确定最低及最高法定退休年龄,以及相应的法律救济方式。同时,要求公正、稳妥的法律规制程序,并有配套的制度与措施的跟进。  相似文献   

19.
2014年12月,随着网上关于延迟退休新政出台的议论越来越多,人们对于退休年龄和工龄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由工龄缩水引发的纠纷,在全国法院的立案数居高不下。随着延迟退休的讨论越来深入,这场关系到每个人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让大家都开始关心自己的退休年龄和工龄。  相似文献   

20.
杨志标 《法制与社会》2011,(20):193-193
我国公务员法第89条规定:"公务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应当退休"。因此,作为从事检察工作的检察官,不论所从事的岗位,所担任的职务不同,到了退休年龄就应当按照规定退休了。当每一位检察官迎来人生中光荣退休的一天后,接下来的个人生活和每天的作息时间,随着退休离岗的改变而改变。有鉴于此,本文就如何对待检察官的退休生活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