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深刻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科学、全面地阐述了法治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理论、方针、政策,引领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和法治的圣殿。深入研究邓小平的法治思想,对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邓小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法治中国建设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一是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能否重视法治、是否坚持法治,直接关系到能否本质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二是丰富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内涵。全面小康社会的中国,不仅是富裕的中国,而且是法治的中国、和谐的中国、美丽的中国;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三是建构了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方略。民主是法治的灵魂,制度现代化是法治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法治是民主的"护身",法治现代化是制度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四是拓展了党依法执政的新视野。明确回答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如何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如何依靠社会主义法治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法治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法治思想主要体现在对民主法律化建设、党的建设、国家制度建设、政法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贡献上。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对上述内容都有深入的阐述,是对邓小平法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坚持不懈地学习邓小平法治思想并将其深入贯彻落实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以法治建设为主题,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对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是中国法治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法治的春天已经来临。这突出表现在两个"第一次":一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召开全会专题研究法治问题。党的  相似文献   

5.
刘永艳 《前线》2014,(10):5-7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实现这些要求,必须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上继续推进改革,重点包括维护宪法法律权  相似文献   

6.
李君如 《理论导报》2015,(4):14-15,18
<正>"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这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决策。没有法治意识,就没有法治国家。要把法治国家建设纲领和蓝图变为人民生活现实,必须举全党之力、全民之力,万众一心、共同努力。为此,需要领导干部带头,在全社会树立崇法、守法、护法的法治意识。树立法治意识是民主政治实践的呼唤我们党之所以提出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法治与人治的关系、民主与法制的关系、党的领导与法制的关系以及不同法统之间的关系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指明了道路和方向,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历史起点。  相似文献   

8.
关于民主法治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论述,对于进一步推动依法治国、确立民主法治在中国未来政治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民主法治建设需要在充分尊重人类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符合我国国情实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9.
张恒山 《理论学刊》2007,2(8):26-31
在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提出是和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紧密相关的。社会主义法治对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意义重大。社会主义民主的特殊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主义法治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能够有效地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法治也是实现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相统一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加注重发挥法治的重要作用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和新观点,是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新纲领。本文以西柏坡时期的“赶考”角度为切入点,论述了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性,从行政权力分配问题、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督体系等四个方面探讨了进一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应采取的举措。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建设需要从"国家法治"与"地方法治"两个角度共同推进[1]。地方法治建设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地方法治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基础。加快推进地方法治建设进程,必须着力提升地方各级党组织依法执政能力,各级政府严格依法行政能力,各级司法机关公正司法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全面进步,提高全  相似文献   

12.
努力构建民主法治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我党的重要战略举措。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特征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我国的现实需要我国的民主法治提供政治保障,并对民主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动我国的民主法治和政治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3.
总结改革开放5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表现在科学、民主、法治这三个基本理念的确立上."科学",是指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在科学总结和正确运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是指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如果民主的制度、形式、手段不完备,就不能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落实;"法治",是指要切实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完善法治,建设法治国家,要解决好权大于法.人治大于法治、治民大于民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臧荣华  吴小平 《求实》2007,2(8):61-63
民主法治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格外注重民主法治建设,建立健全民主法制,确立人民利益至上,崇尚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15.
杨建华 《唯实》2011,(12):77-79
邓小平法治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法治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入研究邓小平法治思想,追溯它形成的条件,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为我们确定的一个奋斗目标。民主法治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方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浅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民主和法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一方面需要推进法治另一方面需要保障民主。网络公共领域通过保障公民的表达自由、拓展公民的政治参与来促进民主建设;通过扩大网络参与和网络舆论监督来推进法治建设。网络公共领域通过对民主和法治的双重推动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8.
探讨中国的法治建设道路,其出发点必须基于中国的现实国情,必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为此,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必须提高全民族的民主意识,扩大民主权利,彰显法律至上,铸成法治精神;必须完善权力制约和民主监督制度;必须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借鉴西方法治中具有普适性价值的经验,加快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19.
郑云斌 《党史博采》2007,4(5):13-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为我们确定的一个奋斗目标.民主法治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方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浅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提出并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又一座里程碑,表明我们党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建设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