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詹瑜璞 《民主》2011,(4):31-34
一、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当今世界,通过建立代表作(代表性项目)名录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行的做法。前些年,韩国成功申报“端午祭”,就是一个例子。这在我国还引起不小争议。  相似文献   

2.
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瞭望》2001,(30)
由于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正面临消失的危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7年11月通过了建立“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决议,并  相似文献   

3.
李燕燕 《民主》2012,(3):48-49
“石家庄丝弦”是河北省特有的古老戏曲剧种之一.它流行于太行山麓.扎根在冀中平原,是石家庄地区土生土长的地方戏。至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作为较古老的戏曲剧种.“石家庄丝弦”经历了几度辉煌。也曾几陷低谷.尤其是在戏曲市场低迷的当代,丝弦也与其它剧种一样,经历着时代的考验。2006年.“石家庄丝弦”被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4.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与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春慧 《学理论》2009,(17):175-176
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讨论与实践中,经常出现“保护”与“保存”这样两个概念,并且往往在它们之间划上等号,认为“保存”即是“保护”,或者说“保护”的主要途径在于“保存”。笔者以为这是一种误解,需要认真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5.
《瞭望》2006,(52)
从年初的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到盛夏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再到金秋十月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今年的热门话题。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  相似文献   

6.
非正式制度的内生性决定了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合,具有共同价值理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非正式制度发挥着凝聚与社会控制功能、价值指导与激励功能以及行为规范与隐性教育功能等.因此,本文提出要尊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代际平衡”原则,淡化正式制度的规范作用,探索非正式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运行机制与开发模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存在的生态环境,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共享心智模型与适用柔性管理制度的自主组织,充分发挥非正式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传承与保护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本“活字典”,不仅仅见证着湖南社会历史的变迁,同时也是我国历史文化资源的真实体现。目前,湖南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还不够,还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文章提出了加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湖南使用的法律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毛志成 《民主》2006,(4):45-45
前时,我以专家的名义参加了一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论证会,并以专家的名义签写了“非常支持”四字。这场论证会,申报的对象是北京宣武区的厂甸庙会。事后我联想起,中国有太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抢救。若能抢救,功德无量!中国的物质文化遗产很多,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三个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基础性的理论研究: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作用,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要由自发向自觉转变需要生态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戴廉 《瞭望》2005,(30)
在西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求来自于西方社会对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异化”和“物化”的反思。然而,中国目前却正处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二者之间的矛盾带给中国人诸多困惑。  相似文献   

11.
三秦大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陕西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巨大的文化财富.为使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应当改变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诸多不足,构建及完善政府、民间保护协会、权利人及民众等多个层面协调配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2.
壹·天下     
《侨园》2014,(1):16-1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前宣布,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第三十项非遗项目,历时5年申遗成功。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珠算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最古老的计算机”。珠算在中国10年前退出小学教材,专家称不排除重回课堂。  相似文献   

13.
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是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一种有效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纳入旅游产品体系的方式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旅游景区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与修学旅游的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潜在旅游者结合。通过参与到旅游开发中,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成为非物质文化展示、保存和发扬光大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4.
刘云仪 《民主》2008,(5):29-31
中国戏曲是我国古老又美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在国务院批准并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518项中,传统戏曲占有92项,为各类遗产名录之首。精品折子戏是传统戏曲的精华所在,具有极高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历史价值。但这些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戏曲文化因种种因素正在逐年消亡,因此抢救、整理、传承“中国地方戏曲精品折子戏”的工作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甘肃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传统表演艺术,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和旅游价值。出于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心热爱和真诚保护,从旅游开发的角度进行挖掘、保护,使其得以传承、发展,以各种地方传统表演艺术为主打产品,将优美的自然风光、朴实的地方文化和异彩纷呈的民族表演艺术水乳交融,无论对于改善和提升“文化甘肃”的旅游形象,还是对于保护、传承和发展甘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将是非常有益的尝试和特别有力的推动。  相似文献   

16.
丛峰 《瞭望》2007,(23)
抢救和保护那些弥足珍贵、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被认为是“守望精神家园”和“记住回家的路”的民族复兴工程“过去十多年间,作为经济快速增长的代价,一些文化遗产的保护被忽视了,有的甚至被毁。但现在,我看到的是中国致力于保护文化遗产的强烈决心。”5月底在成都召开的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简称“非遗节”)上,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相似文献   

17.
安葵 《瞭望》2001,(30)
新世纪民族戏曲还“有戏” 吗?面对传统戏曲日渐式 微的严酷局面,人们往往发出类似的疑问。因此,当我国的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时,欢喜和惊讶、辛酸与悲壮,交织弥漫在昆曲界乃至整个中国戏曲界。 今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了首批19个项目入选“遗产代表作”名单,昆曲榜上有名,且是被评委会全体一致通过的四个项目之一。 入选“人类遗产”,给濒临消亡的昆曲带来了新生的希望。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战略地位也日益凸显。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其具有民族性、活态性、群体性、传承性的特点,与知识产权制度的主客体有契合又有区别。我国积极加入国际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公约等,同时在国内也制定了相关的行政法规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仍然欠缺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知识产权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较弱,应当健全现有知识产权制度以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加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殊法律保护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古雅静 《侨园》2023,(5):48-49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财富,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国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不断探索新的形式和方法,旨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了非遗与旅游业要向更深更高的方向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如何对其进行保护更成为争议热点.我国应该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解构的基础上,通过公权和私权两种模式,既维护个人和地方的利益,调动他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又不至于限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以期更好地保护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