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同江市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赫哲族的发祥地和主要聚集区,全市共有赫哲族人口1500余人,约占全国赫哲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有街津口和八岔两个赫哲族民族乡。近年来,特别是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八岔后,同江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赫哲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力度,在专业人才队伍培养、文化机构设置、文化设施建设、赫哲文化普及和对外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同江成为全国赫哲文化传承保护最为完备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2.
刘蕾言论     
《奋斗》2017,(5)
<正>2016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八岔村看望赫哲族群众。正在进行伊玛堪说唱教学的村民们簇拥在习近平总书记身边,动听的歌儿唱了一曲又一曲。这一切让我回想起2016年3月7日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的场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关心、支持和嘱托,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热血沸腾、铆足了劲。大家都说,我们一定要加油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迈出大步!在今年两会上,我将继续客观、准确、全面地反映家乡  相似文献   

3.
《奋斗》2016,(6)
正5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看望赫哲族群众。总书记说:"赫哲族虽然人口较少,但看到你们生活欣欣向荣,后代健康成长,文化代代传承,为你们感到高兴。我心里惦记着每一个少数民族。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团结一致,共同发展进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赫哲族群众指明了发展方向。八岔村党支部要迅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  相似文献   

4.
正同江市有八岔和街津口两个赫哲民族乡,赫哲族人口1560人,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是赫哲族的发祥地和主要聚居区之一。八岔乡于1956年建乡,是赫哲族最早建立的乡级政权。全乡耕地21.1万亩,现有人口3826人,赫哲族人口364人。2016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黑龙江省考察调研,来到八岔村看望赫哲族群众。两年来,八岔乡坚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用讲话精神凝聚全乡干部群众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谭杰 《奋斗》2004,(11):49-50
赫哲族作为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目前仅有4246人,通晓本民族语言的不足100人,掌握伊玛堪传统说唱艺术的,也只有一位老人.且已重病缠身。今天的赫哲族文化面临着现代文明的空前挑战,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挽救发展赫哲族文化。  相似文献   

6.
《奋斗》2016,(12)
正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黑龙江亲临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看望赫哲族群众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个群众也不能落。同江要把握机遇,扬政策之长,避基础薄弱之短,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赫哲族群众率先奔小康。一、规划先行,明确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调研中指出,我们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说到就要做到,今后党和政府还会关心支持大家。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珍惜机遇,带领赫  相似文献   

7.
《奋斗》2015,(12)
<正>赫哲族几千年来口传身授的语言、风俗、信仰等民族活态传统文化正面临着急剧流变和消失,抢救和发展赫哲族文化迫在眉睫。如何有效依托"互联网+"这个大平台,让互联网与赫哲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进行深度融合,将成为饶河县做好赫哲族文化资源保护工作的努力方向。一、赫哲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对民俗文化重要性认识不足。认识不到传统民间文化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缺乏民间文化  相似文献   

8.
《奋斗》2017,(19)
正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首届赫哲龙舟邀请赛暨第三届八岔赫哲族乡"大马哈洄游节"于2017年9月4日完美收官。大马哈洄游节为赫哲族人传统活动。赫哲人食鱼、用鱼,一时节的渔获可以撑起他们很长一段时间的生活,所以他们对鱼以及对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水的尊敬无时无刻不牢记于心。赫哲族人在一年一度的大马哈洄游期间会进行祭祀活动,按照习俗由古老的萨满祭祀拉开帷幕。萨满在贡桌前双目  相似文献   

9.
《奋斗》2016,(6)
正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看望赫哲族群众,带来了党的关怀和温暖,使同江人民倍受鼓舞和鞭策。同江作为我省对俄经贸合作的前沿阵地,将以总书记重要讲话为引领,围绕优势,扬长避短,借势发展,重点构建以口岸外经贸为主导,以绿色农业、进出口加工业、旅游服务业为辅助的"一业主导、三业支撑"产业发展新格局,着力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航母",为龙江全面振兴做贡献。一、扬口岸之长,避地处偏远之短,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丛坤  王为华 《奋斗》2012,(2):16-17
2011年11月23日,黑龙江省“赫哲族伊玛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七项列入该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填补了黑龙江省世界文化遗产的空白。随即,佳木斯市被批复为“赫哲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省级)”,成为全省第一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历史文化资源大省,  相似文献   

11.
《奋斗》2017,(19)
正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能够成为党的十九大代表,我非常荣幸,并且感到自豪,因为这是党和群众对我这五年工作的认可和鼓励。回首过去,我依然清晰记得自己成为党的十八大代表的那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村紧抓国家关注赫哲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到八岔看望赫哲族群众的契机,以赫哲族的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为根基,充分利用民族、地缘优势,最大限度发挥民族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16,(11)
正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乡看望赫哲族群众,激发了全体赫乡人民加快发展致富奔小康的热情。乡党委政府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借助总书记来八岔的重要机遇,全力推动富民产业发展,经过近四个月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对全乡产业发展、民族文化挖掘等进行了总体规划设计,利用自然生态景观、独特的民族风情、民俗文化、现代农业及湿地资源等要素,引导  相似文献   

13.
尤明忠 《奋斗》2014,(9):43-44
同江市位于松黑两江交汇处,是全国人口较少民族赫哲族的发祥地和聚居地。赫哲族群众长期依山傍水而居,开辟、生息、繁衍、迁徙、创造、发展,形成了本民族独有的渔猎文化。同江的赫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同江独特地域文化名片。同江是国家级文化先进县,保护、传承优秀民族文化,让少数民族文化在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是我们肩负的神圣使命。赫哲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归根结底是传承和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使民族文化形成良性循环而充满生机。  相似文献   

14.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在乌苏里江畔的神州东极,世代生活在黑土地三江流域上的赫哲族同胞迎着清晨第一缕阳光,划上轻舟,撇下渔网,唱出了歌颂幸福新生活的心声. 从曾经的"撮罗子""地窨子",到如今的砖房、小楼;从曾经勉强蔽体的鱼皮衣,到如今五光十色的民族服饰;从曾经仅以捕鱼为生,到如今渔农并重、多业并举;从口口相传的伊玛堪濒临灭绝,到如今多个伊玛堪传习所定期开展传习活动的规范化继承……七十多年来,在党的阳光照耀下,赫哲族同胞从苦难走向光明,正如《乌苏里船歌》所唱的那样:"赫哲人走上幸福路……"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7,(5)
<正>"在发展道路上要发挥好制度优势,人数较少民族也都要奔小康,一个也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听到赫哲族代表刘蕾提到在兴边富民工程等政策帮扶下,赫哲族群众生活就像乌苏里船歌中唱的一样走上了幸福路时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嘱托和关怀,为赫哲族群众指明了发展方向,让刘蕾和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深受鼓舞,在结合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深度挖掘民族文化、齐心协力同奔小康。2016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同江市  相似文献   

16.
《奋斗》2017,(10)
<正>5月的黑土地,柳绿花红,万物勃发。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考察,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指明了发展新路子;一年后,这条新路在黑龙江人"撸起袖子加油干"中生发气象万千。从巍巍兴安"红松之乡"伊春到"华夏东极"抚远,从黑龙江畔赫哲族聚居地同江八岔到中俄边境的黑瞎子岛,从三江平原水稻种植专业技术合作社到高新技术研发单位……新发展理念在转方式调结构中滋养着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  相似文献   

17.
《奋斗》2017,(4)
<正>《伊玛堪》是黑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伊玛堪作为一种讲唱文学,是赫哲族的原生态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原始社会学史,是这个民族的宗教信仰史、文明发生学史,需作多学科的研究考察方可窥其大概。讲唱文学样式是一个民族文学的原生态。《诗经》《楚辞》虽已不是讲唱文学样式,但仍保留某些痕迹,如诵唱、韵律等。中国最初的原生态文学本是诗乐舞结合一体的,即人们所谓的"音乐美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14,(4):F0003-F0003
正饶河县充分利用饶河—比金口岸积极拓展外经贸产业发展。已实现全年四季通关,过货能力将由100万吨/年提高到200万吨/年。县委、县政府全力打造"大美饶河·魅力边城"旅游品牌。已经开通我省黑瞎子岛-四排-珍宝岛-虎头要塞-兴凯湖东极沿线原生态精品旅游路线。赫哲族"伊玛堪"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桦树皮制作技艺"和"嫁令阔"、"权草球"、"萨满舞"、"食鱼习俗"分别被列入国家  相似文献   

19.
《奋斗》2018,(10)
正2016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同江市看望赫哲族群众时说:"我心里惦记着每一个少数民族。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团结一致,共同发展进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赫哲族群众指明了发展方向。两年来,中共街津口赫哲族乡委员会坚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定发展信心,理清发展思路,实施创新举  相似文献   

20.
赫哲族世代沿江而居,创造了灿烂的鱼皮、桦皮文化,赫哲人把这两种材料用剪刀幻化出独具民族特色的剪皮艺术,该艺术成为信仰习俗传承至今的重要有形组成部分。然而,今天我们再次走访赫哲地区,这一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技艺却处于濒临消失的境遇。针对这一现状,提高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资源珍贵性的认识,加强教育传承是目前切实可行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