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球资讯     
伊朗总统称将坚持执行和平利用核能计划8月29日,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在德黑兰举行记者招待会说,和平利用核能是伊朗的权利,伊朗将坚持执行相关计划,任何人都不能阻止。欧洲月球探测器撞击月球9月3日,北京时间当天13点42分22秒,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SMART-1”号按预定计划  相似文献   

2.
东万剑 《党课》2006,(1):59-61
最近,世界的舞台上又多了一个“看点”:伊朗总统内贾德因为发表质疑二呀期间是否真的发生过屠杀犹太人事件的言论,而受到举世谴责。内贾德是伊朗强硬派人物,上台以后,一直以其强烈的反以色列言论而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3.
时事测试     
一辆黑色的“标致”牌小轿车缓缓停在了伊朗首都德黑兰街头,人们从摇下的车窗中看到了一张熟悉的笑脸,这是伊朗新当选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在车中向路人致意。安全人员企图阻止人们接近,但被艾哈迈迪-内贾德制止。三名头戴面纱的妇女走近了小车,其中一人递过一张白纸,上面写着:“坚持你的伊斯兰价值观,上天会帮助你。”艾哈迈迪-内贾德当选总统前是德黑兰市长,作为首都的第一把手,他的生活却与普通市民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1,(16):113-113
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费雷敦·阿巴西·达瓦尼日前说,伊朗将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下把纯度为20%的浓缩铀的生产活动从纳坦兹铀浓缩设施转移至福尔多铀浓缩厂,并将其产量提高两倍。虽然美国等西方国家认为伊朗是以民用核计划为掩护,试图制造核武器,但伊朗对此坚决予以否认。伊朗总统艾哈迈迪一内贾德表示,伊朗不会放弃其铀浓缩活动,伊朗的“核列车”没有“刹车”,也没有“倒挡”,并决心继续推进其核计划。  相似文献   

5.
孟买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不久.伊朗总统内贾德表示,这起事件的策划者可能会对中国发动类似的袭击。虽说眼下并没有确切的证据佐证内贾德的这一说法.但中国周边反恐形势越发严峻却是事实.  相似文献   

6.
2005年8月3日上午,伊朗当选总统马哈茂德·艾哈麦迪·内贾德在就职典礼仪式上,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手中接过委任函,正式就任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的第六任总统。伊朗新保守派(西方亦称极端保守派)代表人物内贾德是在第二轮总统选举中,以61.7%的高得票率战胜曾经连任两届总统的政坛“老骥”、伊朗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主席拉夫桑贾尼的。现年49岁、鲜为人知的内贾德的当选,大大出乎事先普遍看好拉夫桑贾尼的国际舆论的意料。在惊诧之余,人们普遍关注:以强硬著称的新保守派上台,是否意味着伊朗对外政策会发生根本变化?伊核问题是否更难解决?笔…  相似文献   

7.
在前不久的一次出访中,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高举“反美大旗”,与众多被美国视为“眼中钉”的国家结为“战略伙伴”。在白俄罗斯、伊朗这两个美’国所谓“暴政前哨国”,查韦斯与这两国领导人相谈甚欢,大肆抨击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访问伊朗的第二天,查韦斯还在德黑兰大学接受了内贾德总统颁发给他的伊朗最高荣誉勋章,以表彰他在“反对帝国主义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  相似文献   

8.
田文林 《学习月刊》2009,(13):46-47
近两年来.伊朗一直处在国际政治的风口浪尖.其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世界各国的神经.而今年伊朗最牵动人心的大事.恐怕就是伊朗大选了。6月13日.如火如茶的伊朗大选最终揭晓.艾哈迈德.内贾德以绝对优势战胜其他3名竞争对手.再次当选总统。因反对派对选举结果的合法性存在异议.加上外国势力干预.伊朗大选后出现激烈冲突.伊朗局势仍在动荡.这位特立独行的伊朗领导人,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2,(18):21-21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日前表示,伊朗经济必须摆脱依赖石油出口的“陷阱”。与此同时,伊朗总统内贾德承认,由于遭到国际制裁,伊朗正面临经济困难境地。此外,伊朗方面还表示,将就欧美单方面采取制裁措施提起法律诉讼。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怀疑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试图发展核武器。  相似文献   

10.
张万伟 《党建文汇》2007,(11):21-21
不久前,德黑兰大学的一些学生抗议内贾德,看似一种发泄,其实没那么简单。内贾德对西方强硬的政策不仅遭到美国等国的强烈反对,在伊朗国内也受到不少批评。伊朗现在与西方的关系持续紧张,并遭到联合国的制裁,这导致伊朗国内的经济和民众生活面临一些困难。  相似文献   

11.
根据伊朗宪法,伊朗实行政教合一、神权高干一切的政治体制。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是一言九鼎的“一把手”,其权力在行政、立法、司法之上。而总统内贾德则是表面上的二号人物,他也必须按照最高领袖的意见行事。  相似文献   

12.
赵其波 《党课》2013,(12):11-14
出身于平民家庭的他,无论从长相到气质再到经历都实在太普通,但这位思想保守的“普通”人却赢得了伊朗广大穷人的心。作为伊朗历史上首任“平民总统”,他就是“反西方斗士”内贾德,国际政治舞台上一个充满争议的强硬角色。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位铁匠之子的传奇人生。  相似文献   

13.
关飞 《党员文摘》2009,(12):30-30
伊朗大选前后,反对派领袖穆萨维的支持者用绿色的旗帜、标语、衣装表达着他们对内贾德的反感和愤怒。素来成为内贾德口无遮拦的攻击目标的西方各国,对这些“绿衫军”也表达了无限的同情与支持,美国媒体甚至用“绿色革命”一词来形容伊朗的动荡局势。  相似文献   

14.
观察伊朗核问题要抓住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与朝鲜核问题总体趋缓不同,伊朗核问题一直在紧张高位徘徊,不时表现出惊心动魄的表象。但实际上,美国与伊朗都不愿兵戎相见,双方尤其是布什政府更多是希望通过心理战,不战而屈人之兵而已。伊朗以核开发为牌、高调周旋。2007年11月,伊朗总统内贾德再次公开宣布,3000台离心机正在伊境内"充分运转",政府不会改变目前的核计划。《泰晤士报》11月援引美国国防部消息人士的话称,伊朗核计划已发展到引爆点,虽然美国不愿就此动武,表示将继续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但暗示以色列有可能会采取单边行动空袭伊朗的核设施。美国、以色列、伊朗:和否?战否?  相似文献   

15.
妻子是最神秘的第一夫人内贾德夫人的首次公开亮相,是在2006年3月随丈夫出访马来西亚。不过,伊朗第一夫人非常严格地遵守伊朗的宗教习俗,着黑色的传统服装,蒙面只露眼睛,所以她在人们心中仍然是一个谜。今年6月2日,伊朗第一夫人再度出现在公众视线内。当天,为了抵消竞选对手穆萨维偕妻子助选带来的轰动  相似文献   

16.
董德兵  韩爱勇 《党建》2012,(3):63-64
2011年11月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报告称“伊朗与核武器研制相关的活动可能仍在继续”,这让一直对伊朗发展核武器心存芥蒂的西方如坐针毡。英国随即决定停止与伊朗所有银行与金融机构的往来,关闭伊驻英使馆,德法荷也召回各自驻伊朗大使;伊朗发生了示威者冲击英驻伊大使馆事件,并高调举行最大规模军事演习,展示核科技成就,声称若出口石油遭禁售,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相似文献   

17.
杨非 《党建文汇》2008,(4):32-32
近日,一位名叫亨格迈赫的伊朗女子将丈夫沙辛告上法庭,称他简直太小气,结婚10年了,仍然紧盯钱袋,不肯给她多买东西。接到控诉后,法官要求沙辛必须给妻子买12.4万朵红玫瑰,以“将功补过”。如果按照法官要求的去做,沙辛至少要花12.4万英镑。在伊朗法院“人性化执法”的命令下,相关部门已经查封了沙辛的公寓,直到他给妻子买12.4万朵红玫瑰后才能终止。  相似文献   

18.
天下     
《廉政瞭望》2013,(24):14-15
德国外交官折扣价买奢侈品受争议德国《世界报》调查发现.德国外交官在柏林的许多奢侈品店购物时,只要在付款时出示身份证明,就可以获得折扣,像老佛爷等商店更是直接发给外交官一张可打折的VIP卡,法国银器品牌“昆庭”等奢侈品店,外交官可享受八折优惠。民众对此不满。德国外交部称外交部和某些企业并无协议。  相似文献   

19.
2012年4月7日.伊朗议员米斯巴希·穆加达姆宣称,伊朗已掌握制造核武器的知识和技术。能够“轻而易举地”生产制造原子弹所必需的高浓缩铀。这是自伊朗核问题曝光以来.伊朗高官首次承认伊朗有制造核武能力。伊朗核研发需要化费巨大物力人力资源.长期以来.伊朗政府有意将其升格为国家尊严象征,因而得到朝野一致支持。但这些年来.  相似文献   

20.
美伊历史恩怨与核危机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伊朗问题已经成为美国、伊朗、欧盟、俄罗斯等力量进行国际关系博弈的焦点所在,乃至有人推定伊朗将成为美国下一个军事打击的目标。那么,伊朗与美国的关系是如何演变成时下的态势的?美国对伊朗的渗透开始于19世纪中叶的“门罗主义”,其主要目标是在伊朗谋取石油和经济利益,并避免卷入英国与俄国在伊朗的争夺。但是,由于英国、俄国的挤压,美国在伊朗的利益难于扩展。美国在伊朗扩展影响的机会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才得以出现。1941年上台执政的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为平衡英国、苏联的压力,表示了与美国结盟的意愿。美国为防止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