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牧区是以草原畜牧业为基础产业的特殊经济区域,我国草原牧区的面积达3亿多公顷,主要集中分布于中西部经济地带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牧区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育,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协调推进,逐步改变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和稳固边陲等有重要的意义。十几年来牧区的经济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然而还远没有达到改革的目标,特别是改革中出现的诸多新矛盾、新问题必须在进一步改革的进程中加以解决。可见,探讨并推进牧区经济改革的深化是非常必要的。当前牧区经济深化改革也即牧区市场经济新…  相似文献   

2.
谢太询 《前沿》2006,(11):247-248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占了我国国土面积的40%,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防风固沙,涵养水分,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草原又是牧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改进草原畜牧业的生产方式,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还是发展食品、纺织、制革、制药和旅游等产业的重要基地;是繁荣牧区经济,增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需要。为了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的长效机制,必须依靠法治,以法治草,以法兴草。完…  相似文献   

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尽快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原生态良性循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现就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草原在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草原面积大,主要分布在祖国边疆。草原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是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是西、北部干旱地区维护生态平衡的主要植被,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的支柱产业。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团结,保持边疆安定和社会稳  相似文献   

4.
加快牧区小城镇建设 繁荣牧区经济王玉畜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大潮下,加速牧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建立和健全具有牧区特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城镇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市场载体,是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相似文献   

5.
关于发展农村牧区经济推广股份合作制的探讨萨仁高娃近年来,新产生和普遍推行的股份合作制,是继农村牧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出现的又一新生事物,也是我国农牧民和广大基层工作者,在深化农村牧区改革过程中的又一伟大创举。这一伟大创举,为提高我国农村牧区乡镇企...  相似文献   

6.
张建新  白永萍 《前沿》2014,(11):25-2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草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我国国土的绿色生态屏障。草原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尤其是在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生存之需要,而且是发展之优势。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草原畜牧业大区,保护建设草原生态环境,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现代畜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建设。  相似文献   

7.
葛少芸 《人大研究》2010,(11):44-45
<正>甘肃严峻的草原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制约了草原牧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严重制约了草地生态服务功能的有效提供。当前,对草地生态环境保护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特别是缺乏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这对于维护甘肃省重要生态功能区域担  相似文献   

8.
一辆紫红色越野汽车在鄂尔多斯草原上奔驰,经过八九个小时的颠簸,门格庆嘎查(村)到了。从车上走下了一位身材不高,面目慈祥,身着黄色蒙古袍的长者。这时,几十户人家的嘎查欢腾起来,乌兰庙佛旗招展,法号齐鸣。蒙古族牧民和喇嘛涌上前来,把这位尊贵的长者迎进蒙古包,献上了洁白的哈达,端来了香喷喷的奶茶。这位长者是专程来到这草原深处视察喇嘛教工作,了解牧区经济文化发展、牧民生产生活情况的。他就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内蒙古政协副主席、内蒙古自治区佛教协会会长乌兰活佛。乌兰活佛出生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一个蒙古族家…  相似文献   

9.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民族生活方式下,会出现不同的社会治安状况。解放以来,内蒙草原牧区的社会治安背景简单,不安定因素少,所以社会治安状况一直处于良好状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沿边对外开放城市的建立,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往日平静的内蒙草原也不安地骚动起来了。目前,内蒙草原牧区的社会治安形势已到了相当严峻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人大代表赛拜提汗说:畜牧业是我区经济优势之一,但发展速度较慢。很多牧区存在富裕户少、贫困户多、医生少病人多、人才少、资源多等几多几少的情况。要提高牧民整体素质,发展畜牧业经济,必须改变落后的游牧方式。要把定居工作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建议政府设置牧民定居办公室人大代表托乎塔尔汗说:牧业发展速度不够快,我认为主要原因是草原保护没搞好,草原建设没搞好。自治区水利厅是农田水利厅,但不重视草原水利建设。应该一手抓农田水利,一手抓草原水利。要草原建设和定居工程并举,作为系统工程来抓。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政报》2014,(19):12-23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自治区农牧业厅组织制定的《内蒙古自治区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内蒙古自治区完善牧区草原确权承包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内蒙古自治区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2.
论我区农村牧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赵小勇我区农村牧区经济同全国一样,正处在调整结构、增加效益、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新阶段。正确分析我区近几年农村牧区产业结构变动情况,预测发展趋势,因势利导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对于发展生产,繁荣农村牧区经济,有效增加农牧民...  相似文献   

13.
日前,旨在提高农村牧区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的内蒙古第二届农牧民读书大接力活动在内蒙古西部草原启动。在这之前的今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草原书屋工程落成揭牌仪式举行,这标志着内蒙古草原已经有了1000家草原书屋。这一个个图书下乡活动的实施,让人们对各级政府的爱民、惠民举措拍手叫好的同时,也不禁问起,图书下了乡之后,乡亲们会踊跃阅读吗?  相似文献   

14.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以牧业生产为主业的,如何从历史和现状的实际出发,发挥牧业优势,使草场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品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使牧区经济迅速发展,转化为全而的经济优势,以促进传统草原畜牧业向现代化商品牧业转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按照中国农村财政研究会部署和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财政研究会具体安排,我们于四月中、下旬深入到鄂尔多斯、阿拉善和巴彦淖尔三个盟市的草原牧区,就财政如何支持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实地考察了乌审、鄂托克前、鄂托克、阿拉善左、额济纳、乌拉特后及乌拉特中旗等7个牧业旗及其8个苏木镇、9个嘎查、4个生态移民新村(嘎查)、2个经济开发区和1个口岸,访问了10户牧民,并召开了有牧区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及牧民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地听取了盟、旗、苏木镇、嘎查以及财政、牧业主管部门负责同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本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重就全区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形势、建设重点和对策建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陈浩钿 《中国减灾》1997,7(3):35-37,48
1黑灾、白灾的概念在我国内蒙古东部干草原带的牧区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黑灾和白灾。黑灾是指发生在春季的干旱。每年春季牧草返青时,若遇特大干旱,则草原牧草过于低矮、稀疏,越冬牧畜由于食不到足量的鲜草和水份,常会出现疾病漫延,草原大批牧畜病、饿而死。白灾是指出现在冬天里的暴风雪。每年冬季偶有暴风雪漫天盖地,大面积掩埋地表干草被,大批越冬牲畜由于寻觅不到充饥的饲草,抵御不了凛冽寒风袭击,冻饿而亡。黑、白二灾是当地牧业发展不稳定的主要因素。这两种灾害往往使草原上的牲畜大量减少,甚至绝畜,造成牧民生活困苦。…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政报》2006,(5):28-31
加强农村牧区文化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构建和谐内蒙古,推进我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促进农村牧区文化和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政报》2002,(5):23-25
近年来,随着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及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推进,农村牧区各类专业合作社、农牧民协会、私营贩运大户等民间中介组织迅速兴起,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在发展农村牧区经济,特别是组织和引导农牧民进入市场、搞活农畜产品流通、促进农  相似文献   

19.
草原畜牧业产业化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坤婷 《前沿》2007,(11):49-52
草原畜牧业产业化是内蒙古牧区现实生产力条件下,解决畜牧业问题切实可行的路子。为了顺利推进草原畜牧业产业化,我们首先必须对它制约因素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了解,然后针对这些制约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李利 《中国减灾》2003,(4):49-50
又到一年瑞雪飘扬时,我国北方地区先后出现了降雪,降雪能净化空气,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瑞雪兆丰年”,雪能增加土壤墒情、抑制越冬害虫的数量,有利于冬小麦等作物越冬及春播作物的水分需求;草原、森林和园林绿地均能得到雪的养护,还可减少森林、草原火灾的发生数量等。但凡事有利必有弊,降雪也会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如果人们具备这方面的防灾常识,就会明显减轻这些不便和灾害。雪灾的危害1、农牧区雪灾牧区雪灾危害极大。在我国北方牧区,每年10月至第二年5月均可发生雪灾,俗称白灾。主要表现是积雪覆盖草场,且超过一定深度或雪面覆冰形成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