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边文 《党课》2006,(9):15-1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是我们党对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清醒把握,是对我们党执政的历史方位的清醒把握,是对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清醒把握,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我们可以用三个“必然”来概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由。  相似文献   

2.
新论摘编     
《新长征》2003,(5)
“三个代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刘建萍在2003年第3期《学理论》杂志撰文指出,任何理论的提出,都有它所处的时代背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党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清醒把握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党的历史方位,清醒把握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任务。在提出这一重大任务的同时.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要遵循的原则,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就为共产党员在实践中积极稳妥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对它作出科学的概括和清晰的界定,才易于为全党全社会更加全面地理解和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明确揭示了我们的共同思想基础的基本内涵和要求,这有利于全党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全党全社会更加自觉地维护我们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5.
张德学 《奋斗》2005,(12):34-3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表明我们党清醒地把握住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党的历史方位,清醒地把握住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表明了我们党在执政理念、执政目标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根本目的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新的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6.
《奋斗》2003,(8):4-6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作为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政治任务的反腐倡廉工作,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只有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牢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趋势,准确把握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规律,确立和拓展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江泽民总书记的建党80周年的重要讲话,在深刻地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科学地总结了党的80年历史经验和教训,着眼于紧跟世界发展进步潮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为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生机活动,完整而明确地阐明了党的先进性。其中,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义。学习贯彻代表中国先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思想,就应当准确的把握“发展要求”这个基点。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的国际背景、国际共运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任务和党的现状给我们党提出了一系列课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者的战略眼光和洞察力,观察和把握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站在世纪之交的历史制高点上,科学地分析了世情、国情、党情,提出并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党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是一个语言思想内涵丰富、传播使用广泛的命题,在党的十二大上,被赋予新的意义。但现在,在学术研究、日常生活甚至政治话语中出现了对“中国特色”的简约固化、庸俗附加、割裂误判的现象。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需要运用全面、发展、联系的观点,把握其实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勤政、廉政”是领导干部“德”的范畴 ,那么“善政”就是“才”的范畴。所谓善政 ,不仅是指“居其位”能够“谋其政” ,更重要的是善于“谋其政” ,善于利用职权 ,更好地造福人民群众。善政 ,就是要善于把握大局。“大局”是整个工作的“纽带”。党的领导干部要善于把握大局 ,突出中心。在当前 ,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从“三个有利于”出发 ,总揽全局。一是要保持清醒头脑 ,具有超前意识 ,审时度势 ,运筹帷幄 ,从宏观上思考 ,从微观上分析 ,分清轻重缓急。二是要善于把握主要矛盾 ,抓住重点 ,集…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总书记今年年初在广东、上海、浙江等地考察时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站在时代的高度 ,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历史性课题 ,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永远兴旺发达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最近 ,江泽民总书记又指出 :各级党委要按照中央的部署 ,全面抓好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 ,特别是要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中去。“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 ,是对我们党所面临的新的环境和考验的清醒把握 ,是着眼新的…  相似文献   

12.
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在深刻认识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决策,体现了党对时代发展脉搏和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要求的高度自觉和清醒把握。  相似文献   

13.
我们党是执政党,党通过对时代主题的变化、历史任务的把握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凸显的现实问题的自觉认识,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党的执政理论,提出了从“三个代表”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理论。这些理论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具有其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4.
“三个务必”是党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上继续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的郑重告诫,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对现实的清醒自觉、对未来的未雨绸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政治清醒和责任担当。从理论渊源上看,“三个务必”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学说,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从现实意义上看,“三个务必”对于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具有重要价值。从实践理路上看,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增强“三个务必”的理论说服力;要加强党的自我建设,增强“三个务必”的实践创造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三个务必”的价值引领力。  相似文献   

15.
穆延奎 《发展论坛》2003,(10):23-2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提出的奋斗目标,是我国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三步战略里的一个重要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是我们党关于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这一思想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它的实质内容,自觉地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是邓小平关于在中国“建立小康社会”的论述。用“小康”概念来描述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的第一人是邓小平。邓小平的“小康”概念,可以从三个…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反复强调“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这是对古今中外经验教训的深刻记取,也是对共产党人庄严使命的清醒认知。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就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7.
中央提出“党管人才”,不是在干部人事政策上另起炉灶,而是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基础上,确立的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党管人才”这一战略指导原则,与时俱进地总结了我们党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的经验,深化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明确了我们党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的工作着力点,反映了我们党对自身历史方位变化和领导方式转变的高度自觉,以及对第一资源——人才资源的重要价值和作用的深刻理解与清醒把握。一、党管人才提出的背景众所周知,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全国执政的初期,我们党在人才问题上的认识,主要体现在对干部的需要和使用上,党的干部政策就包含了所有的人才政策,党管干部的原则就是党管人才的原则。那时,我党对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的文化素质要求不是很高,而更多的是要求他们有比较高的阶级觉悟,有对着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党的十二大,是我们党实现拨乱反正和工作重点转移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问题的探索继承了马克思、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原则,发展了我们党的实践成果,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的集权主义倾向及封建主义残余思想,针对党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方面的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的论断和主张,科学地把握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方向和现实条件的关系,为改革开放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指导理论。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创新性地提出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任务,并科学界定了其层次结构和丰富内涵。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可以从三方面去理解和把握。一是从国家发展目标和整体建设层面理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理念;二是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民众公共生活层面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理念;三是从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层面理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考察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曲折发展的辩证过程入手,充分肯定了邓小平同志对恢复和发展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重大贡献,并由此得到宝贵的“历史启示”: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坚持解放思想就必须坚持这一方针内含的党性原则;要清醒而准确地把握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内在统一和辩证关系;要把敢闯敢试的革命胆略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结合起来;长期坚持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既至为重要,又非常不易;科学意义上的解放思想永远不会过头;要切实解决每一个“当前阶段”观念陈旧中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