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几年前我写过一篇《青年价值取向演变的意义》的论文。改革开放的进展证明论文的基本观点是值得重视的,因此想对该文作一些补充,并就此谈谈对青年研究的看法。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是从出现生产责任制开始的,城市是从允许个体经营开始  相似文献   

2.
《青年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 ,1 978年 1 2月创刊。本刊以客观描述中国青年发展历程、启迪思想、促进学术交流、发展中国青年社会学为宗旨 ;主张以规范的经验研究为基础 ,积淀学术思想 ,创新学术成果。 2 0余年来 ,《青年研究》倚重中国青年社会学研究会多年来形成的研究网络 ,不断制造机会和创造条件 ,为年轻的青年研究工作者提供宽阔的学术“平台” ,任其驰骋 ,培养了一大批新人 ,《青年研究》以严谨的学术风格和丰硕的学术成果为国内外同行所瞩目。《青年研究》为月刊 ,每月 2 5日出版 ,每期 8万字 ,国内外…  相似文献   

3.
正1969年11月生,山西闻喜人,经济学博士,现任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天津市政治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天津市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18年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中国政治》编委,2019年受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审稿专家,2020年入选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2019年版)。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比较政治(外国政治)、农村政治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系改革开放后较早进行"三农"问题研究的政治学学者。发表论文190余篇(CSSCI期刊论文55篇),其中:《政治学研究》2篇、《世界经济与政治》1篇、《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共5篇。发表的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1篇、《新华文摘》摘编3篇、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34篇、求是网转载7篇。  相似文献   

4.
600篇论文给青年研究的启示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吉林省青年学学会联合推出的《青年塑造未来论文文摘》第六辑,选编摘录青年问题研究论文600篇。此前,自1990年开始,该文摘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提议,作为亚太地区社科情报网络有关青年问题研究向国际信息交流中心提供的论文信息资料,已经先后出版了五辑;此后,还将继续每年编辑出版600至1000篇论文文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跨世纪的青年研究的宏大工程,其规模效应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青年研究始于何时近来我读到一些总结我国青年研究历程的文章,其中有好几篇都是把80年代作为我国青年研究的起点,如有的说:“如果从1980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的成立算起,青年研究已有了10年的时间”。有的说:“70年代末以前并不存在着具有科学意义的青年研究,也没有遗留下经得起历史与现实检验的具体成果”。事实呢,并非如此。根据目前已掌握的史料以及我的经历,可以肯定地说:我国的青年研究早在80年代以前就开始了,至少可以追溯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这个观点,我在1988年1月出版的《青年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20,(7)
《中国农村》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以研究农村问题为主旨所主办的重要期刊,出版时间近十年,发表文章千余篇。通过对该刊作者群的分析,从投稿作者来看,经常投稿的作者有30余人,他们的文章占《中国农村》文章总数近一半;从年龄看,青年占比最大;从籍贯看,江苏籍人士最多;从党派和政治立场看,参加中共或倾向中共的占了多数。《中国农村》的主要作者群决定着《中国农村》的性质、宗旨和办刊方向,他们以《中国农村》为载体呼吁广大群众认识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秘密宣传中国共产党革命思想、吸引进步青年走上革命道路,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今年的第3期《青年研究》发表了我的《西方学者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一文,在此,我继续谈谈中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张化《试论“文化大革命”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一文是国内学者对上山下乡运动进行专题研究的首篇。文章以“文革”爆发划线,将上山下乡运动分为两个不同阶段来考察。  相似文献   

8.
为了转变团干部的工作作风,以适应新时期团的工作的需要,安徽团省委于前年决定,设立一九八三年度调查研究成果奖。这一活动开展后,全省团组织调查研究蔚成新风,近千名团干走下基层,深入青年,共写出近五百篇有一定质量的调查报告,有效地指导了团的工作的开展,并为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制定工作计划和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今年2月,在团省委扩大会议上,评出了十二篇获奖文章,其中获得一等奖的《八十年代青年农民的调查》曾先后在《青年研究》和《社会科学》杂志上发表。安徽团省委决定今年还要继续开展  相似文献   

9.
青年研究已走过了近十年艰难曲折的历程。一件值得回忆的往事是,1983年秋在江西庐山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研究》编辑部组织召开的“青年研究方法论”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作为学科建设的重大战略行动,以强烈的学科意识,将青年研究正式引上了社会科学的殿堂,引起了国内外不少学者的关注,至今仍深深地铭刻在当时与会的各位学者心里。在会上,我也提出了一篇论文:《应该重视青年研究的方法论》(载《青年研究》1983年第11期),分析了青年研究当时的状况,提出必须重视青年研究的方法论。时至今日,勿庸讳言,青年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的独立性还未为社会科学界所认识、所承认。究其原因,除了起步晚等客观因素外,重要的就在于:青年研究自身至今仍未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还未找寻到自己独特的、明显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还没有形成一支能够承担构建自己理论体系重担的、训练有素的理论队伍。鉴此,我认为有必要再谈谈青年研究的一些方法论问题,进一步探寻研究方法的方法,以利科学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回忆与期待     
<正>1978年,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在这个历史转型时刻,青年的变化走在了社会变化的前列。各种思潮风起云涌,生活方式走向世俗,知青返城就业困难,青少年犯罪成倍增长。如何评价和认识青年引发了举国上下的激烈争论。1979年4月,团中央召开全国团委参加的青年问题研讨会,会后各地团委都开始开展青年研究。当时我在团中央研究室工作,适应这个形势,创办内部刊物《青年研究》,于1979年出版第1期。发刊词提出,  相似文献   

11.
由于社会的需要,青年研究的事业正在日益发展。不仅研究机构、研究成果在发展,青年研究的刊物也有增加。最近,南开大学团委出版了《青年问题论刊》杂志,现将创刊号上以“本刊观察家”名义发表的一篇专论转载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 理论分析框架 90年代以来,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1978年至今)的青年发展进行理论研究成为青年研究的一大热点。由单光鼐、陆建华主编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在掌握80年代至90代初期中国青年发展的大量实证材料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有关中国青年发展的理论,即“偏离与吸纳理论”。1994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12个省(直辖市)、100多个市(县)对10000多名青年所做的《中国青年发展状况调查》,就青年在政治心态与社会  相似文献   

13.
(一) 人才的合理流动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人才个体而言,通过流动能更好地发挥人才潜能,开发智力,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就社会组织来说,人才流动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改革人事制度,使管理充滿活力的需要。为了研究我国青年人才的流动情况,我以全国人才交流咨询服务中心编《人才信息》和浙江省人才交流咨询服务中心編的《浙江人才信息》为依据,对一九八五年期间在上述两刊刊登要求调整和流动信息的39岁以下专业人员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从而对当前的青年人才流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叫“再思考”?其一,1980年我和田学杰同志曾对青年战士特点作过一点调查研究,写过一篇《青年战士思想特点初探》,发表在《青年研究》上。现在看来是比较肤浅的。其二,这几年,我注意看了部队报纸,内部刊物上一些研究青年战士特点的文章,联系我下部队与战士的接触,感到有些观点与实际不太吻合,有的甚至大相径庭。其三,青年战士的特点是个动态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和部队客观环境的变化,青年战士的特点也随之变化着。这就要求我们对青年战士的现状不断地进行调查和研究。这是我们搞好政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我国马克思主义近年来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文章以1991—2015年期间立项的5308项马克思主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其29221篇成果论文为研究对象,从项目信息、成果信息、研究热点、相关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计量分析,较全面地展现了我国马克思主义25年的研究与发展状况。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为研究热点;《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论探讨》、《理论与改革》等是发表相关研究成果的主要期刊;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研究论文最受关注被引频次最高。  相似文献   

16.
《青年研究》从青少年研究所一成立,就开始发刊,已有两年多时间了。如果从团中央研究室一九七九年八月发刊的《青年研究》算起,就有了将近四年的历史。在这短短的几年中,它不断成长,到了今年,改为月刊,开辟栏目,向正式公开出版的目标前进。《青年研究》的发展,反映了整个青少年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的现状。《青年研究》能有今天这样的面貌,主要是全国的同行、关心青少年研究的各方面同志、以及在业余时间自己研究自己的  相似文献   

17.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农业产生最早的地方之一,伴随传统农业形成并积淀了深厚的农业文明和农业文化。长期以来,以种植业为中心、以粮食生产为主要环节的农业经济在我省占据主体地位,并产生了相应的人文环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河南省开始摆脱传统农业社会发展阶段,发生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历史性转变,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也不断更新、变迁。青年是我省农村一支积极而又活跃的力量。在近7000万农业人口中,青年为1278万,约  相似文献   

18.
时代亮色与中国特色交融──《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评介文大会发展经济学是具体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怎样实现由传统形态到现代形态的转变,即怎样从不发达状态演进到发展状态的一种综合性、应用性经济理论。这种理论,虽然从本世纪40年代才开始...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将青年研究纳入科学的轨道虽然在70年代末期才开始,但由于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投入的力量较可观(社科院系统、大学系统、共青团系统、各种青年研究会等),因此发展的速度较快。这可从近十年来发表的有关青年研究的论文、专著、译著之多以及许多地方都有青年研究的刊物和经常召开青年研究方面的会议得到证明。由于青年研究的发展势头大,所以青年理论研究有早熟的趋势,表现为青年理论研究已朝着学科化的方向发展。许多同志已经着手或正在着手建立《青年学》、《青年社会学》等  相似文献   

20.
十年来我国青年研究现状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孟莉 《青年研究》2004,(5):42-48
通过对《青年研究》、《当代青年研究》 1 994— 2 0 0 3间发表的1 94 3篇学术论文进行计量分析 ,探讨了十年间我国青年学术研究的历时变化和现状 ,在反思当前青年研究的基础上 ,对未来的青年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