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策》2010,(9):F0003-F0003
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北省西南部,位于三峡腹地、武陵山区,素有“鄂西林海”、“华中药库”、“天然植物园”、“世界硒都”等美誉。恩施州抢抓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等重大战略机遇,实施生态立州、产业兴州、开放活州“三州”战略,推进绿色繁荣,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建设绿色产业基地;发展资源型工业,建设清洁能源基地和矿产工业基地;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板块和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努力把恩施建设成为全国先进自治州。  相似文献   

2.
《同舟共进》2011,(7):1
中共龙门县委龙门县人民政府龙门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地处珠江三角洲北缘,境内山多地少,生态优良,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抢抓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珠三角"双提升"、广东省"双转移"战略机遇,提出依托生态优势,发挥后发优势,实施特色经济战略,打造"珠三角生态花园",建设生态经济特色县的总体目标,坚持一手抓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哀牢苍茫,擎起红土地的脊梁。红河奔腾,孕育元阳千年民族文化的灿烂与文明。元阳县位于云南南部,红河南岸,哀牢山脉南段,东邻金平县,南靠绿春县,西接红河县,北与建水县、个旧市隔河相望。"十二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红河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元阳县委、县政府立足自身实际,积极抢抓省、州"产业建设年"三年行动计划等重大机遇,大力实施"产业兴县、产业强县、产业富县"战略,全县高原特色农业、新型工业和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走出了一条具有元阳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探索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产业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6月26日至28日,省政协副主席涂勇带领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部分委员及武汉市部分企业家前往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恩施自治州及恩施市,就民族地区特色农业发展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并对2011年省政协召开的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协商推进会签约项目落地情况进行调研和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5.
咸宁市地处湖北南大门,是中部欠发达地区的新兴中等城市。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咸宁跨世纪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何策应西部大开发,建好湖北南大门,关键是要抢抓机遇,拓宽思路,加大力度,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6.
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 ,党中央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作为地处中西部结合部的湖北 ,既有着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 ,同时也面临种种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顺应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取向 ,正确把握湖北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抢抓机遇 ,迎接挑战 ,努力保持湖北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讲话精神及有关资料 ,本文仅就“湖北应对西部大开发的思路与策略”作一探索。研究湖北应对西部大开发的思路和策略 ,绝不能就西部论西部 ,也不能就湖北论湖北。必须站…  相似文献   

7.
李佑才 《政策》2007,(8):23-25
刚刚闭幕的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把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这是省委审时度势,着眼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宜昌,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抢抓机遇,找准定位,突出重点,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走在中部地区同等城市发展前列,为湖北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黄关春 《政策》2010,(7):31-33
省委、省政府确立湖北"两圈一带"发展战略以后,孝感市委、市政府从孝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认为必须顺应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大趋势,牢牢抓住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进一步明确孝感在武汉城市圈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加快把孝感建成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奋力实现孝感科学发展新跨越,为湖北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肖旭明 《政策》2012,(7):90-90
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恩施州各族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武陵山试验区建设机遇,实施"生态立州、产业兴州、开放活州"战略,走特色开发、绿色繁荣、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发展速度不断提高,保持了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良好局面。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418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民族地区将沿着十六大指引的方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抢抓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实现经济跨越发展,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肖旭明 《政策》2011,(12):43-45
今年以来,恩施州抢抓"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机遇,把推进恩施跨越式发展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工作大局,借力试验区建设平台,在重要战略支点建设中作贡献,在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的生动实践中积极作为、奋发有为。  相似文献   

12.
文章扼要地阐述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论述了国家发展战略及其社 会效果以及如何认识和对待国家发展战略造成的地区发展差距,说明和分析了国家发展战略重点 和布局的调整给民族地区带来的机遇,指出民族地区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性及时组合各 种条件去捕捉、利用好民族地区面临的最大机遇去实现民族的经济腾飞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3.
湖北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是影响湖北省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强化湖北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力投资,重点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改革和制度改革,实现人力资源开发,是该地区摆脱贫困、走向繁荣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构建适合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对提升民族地区经济自身的发展能力,缩小湖北东西部差距,促进湖北区域的平衡发展,实现中部崛起,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和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邓群  刘绍卫 《传承》2011,(5):4-7
1992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指出:"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1995年8月,广西召开科技大会确立"科教兴桂"战略以来,广西充分尊重各民族群众的意愿,从民族地区实际、民族特点和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把发展教育同振兴当地经济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剖析了西部民族教育发展落后的现状,指出发展民族教育对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科教兴国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要在西部地区民族教育严重落后的情况下,逐步建立起一个具有民族和地区特色,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民族教育新体系和新的运行机制,民族教育必须实施超常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今日民族》2011,(2):27-28
砚山县稼依镇新寨村委会拉白自然村的高自兴在当地小有名气,作为一名基层村干部,他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将小小的鱼腥草做成产业,确定了一条"以农业科技为支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动力,以地区特色闯市场”的农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马尚云 《政策》2012,(10):72-74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长江流域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著名的"长阳人"故乡、巴人故里和土家族发祥地,具有悠久灿烂的巴土民族文化。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我们将抢抓省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文明湖北"的重大战略机遇,始终坚持"文化先导"战略,致力打造"中国文化强县"。通过深入实施"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工程",大力推进民族文化大...  相似文献   

18.
《政策》2010,(7):F0003-F0003
荆州,长江中游重要港口,江汉平原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水资源和长江岸线资源居全省市州之首。荆州正积极抢抓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战略机遇,以开放为先导,以创新为动力,着力构筑大交通,培植大产业,建设大城市,推进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加快形成中部地区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及精深加工区、先进制造业密集区、现代商贸物流区、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努力打造长江沿岸经济重镇和长江湖北段"钢腰",成为湖北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全力建设交通发达、产业繁荣、人水和谐、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大城市。  相似文献   

19.
李超 《中国发展》2005,(3):35-37
本文认为,中部地区要尽快发展必须解决区域优劣势转换的问题,也就是避其劣势,创其优势.针对这种转换,本文提出了两方面的操作可能,即基础农业与特色农业的结合、小城镇与产业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民族地区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从战略高度考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经济,加快民族地区扶贫开发,高度重视和解决“三农”问题,以生态立省战略为核心,做好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