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湖南省岳阳市就业服务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致力于民生殷实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城镇就业再就业创新高,新增就业5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47万人,“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1.02万人;农民转移就业创新高,新增农村劳动力转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的失业和下岗问题十分严峻。城镇登记失业率由1992年底的2.1%攀升至1998年底的3.0%,1998年城镇登记农业人数为575万人。与此同时,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继续增加,尽管各级政府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消化了不少,但是,到1998年底滞留在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仍有614万人。另外,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大约有1.2亿左右,再加上今后几年仍将新增相当一部分需就业劳动力和再就业劳动力,因此,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失业问题将会更加严峻。  相似文献   

3.
龙骏  李小玉 《求实》2006,(12):11-12
一、我省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1.就业工作进展顺利,再就业指标完成情况好于全国总体水平.2006年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1.64万人,同比增长29%,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19万人,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4050"人员再就业2.3万人,同比增长31.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7个百分点;跨省劳务输出525万人,同比增加5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控制在全年计划4.5%的范围内,比全国低0.7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跨省劳务输出525万人,同比增加50万人,完成年计划的99%,其中: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413万人.我省农民增收的2/3来自劳务收入,其中外出务工收入比去年增长了9%,特别是近几年我省抓了工业园区发展,农村劳动力省内转移的速度加快,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亮点,也带来了全省城乡就业的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最大的难题之一。中国就业的整体形势可以这样概括:总量上压力大,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艰巨而长期的任务。首先,总量上压力大。近几年是我国劳动力供给的高峰期,每年新增劳动力1200~1300万人。即使只计城镇人口。2004年底城镇登记失业率已达4.2%。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新增就业岗位980万个,  相似文献   

5.
据统计,到1999年9月底,四川省国有及城镇其他企业新增下岗职工达到了32.8万人,加上去年结转的各类企业下岗职工43.6万人和四季度新增的下岗职工,预计全年下岗职工总量将达到80万人左右。如果再加上城镇的50万失业人员,以及约20万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复员军人和“农转非”机械增长人员,全年全省城镇就业和再就业的总人数达到150万人左右,将形成建国以来四川省城镇的第三次就业高峰期。此外,四川省农村还有1200万剩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1998年,四川省城镇失业率高达8.84%,比属于能够承受范围8%高出0.8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当前社会总体就业创业形势依然严峻,大学毕业生已成为城镇新增劳动力的最大群体,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工人再就业、新生代农民工转移形成的"三峰叠加"局面还没有缓解。文章借助SWOT企业竞争态势分析方法,通过探析目前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旨在提出力破大学生就业创业困境的策略,从而帮助大学生做好就业创业工作。  相似文献   

7.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小康社会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底荆门市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有87.37万人,剩余劳动力丰富。今后几年,全市每年将新增初高中毕业回乡劳动力5万人左右,农村劳动力处于新的供给高峰。农村劳动力如何转移,已成为我市当前及今后农民增收、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现结合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谈几点对策思考。一、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去”。农村劳…  相似文献   

8.
“就业是民生之本”。预计未来五至十年,我国劳动力供求矛盾趋于尖锐,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  相似文献   

9.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然而,受国际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影响,我省新增就业难度不断加大,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仍很突出,就业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任务艰巨,形势严峻。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重视就业  相似文献   

10.
“就业是民生之本”。预计未来五至十年,我国劳动力供求矛盾趋于尖锐,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  相似文献   

11.
我国就业问题正面临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几方面的压力,缓解就业压力必须全面促进就业,而促进就业既是政府的职责,又离不开失业者自身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加快推进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积累了许多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但转移过程中,也出现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大,转移压力大。我国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基数大,增长快。据测算,我国目前有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今后5-10年,每年还要新增农村劳动力约600万人。如果考虑到农业投入增加和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会进一步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3.
《当代党员》2006,(12):10-10
11月15—17日召开的市委二届十次全委会,吹响了建设和谐重庆的号角。 建设和谐重庆。让和谐的阳光普照,当务之急,重庆要破解三大难题。 ——解决就业难题,巩固“民生之本”。虽然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扩大就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鼓励扩大就业的政策,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据测算。今后几年,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另外还有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就业,农村还有大量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相似文献   

14.
一、贵州劳动力的供需状况从供给来看。1.城镇劳动力的供给。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劳动力的自然供给,它包括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大中专学校毕业生,每年约为10万人左右,自然供给呈上升趋势。二是派生供给,指一部分失业人员或已经就业的劳动力由于体制改革或经济结构调整等发展性原因转为需要新的就业岗位的供给。主要由尚未有工作岗位的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组成。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年龄结构,将使贵州城镇劳动力供给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增长。预计“十五”期间城镇劳动力的供给为155万人。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供给(相对城镇来说,属隐性供给)…  相似文献   

15.
今黔动态     
我省今年城镇将新增就业人员十七万 1月5日,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确定今年我省就业和再就业目标任务: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7万人,其中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5万人,大龄困难就业人员再就业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7%左右。  相似文献   

1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对扩大就业工作作了新的部署。当前我国就业再就业工作存在哪些问题,就业再就业政策给百姓带来哪些实惠,一直是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针对当前我国就业再就业的一些热点问题,笔者日前专门采访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问题一:新增就业900万人目标是如何顺利实现的?2004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8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2%,我国已顺利实现2004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的目标。这个目标是如何顺利实现的?权威解析: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劳…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上半年尽管受“非典”影响.全省城镇仍比去年底新增就业23.16万人.扣除退休等自然减员2.61万人.实际新增20.55万人.完成年计划的41.1%。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87万人.完成47.2%,农村外出打工的劳动力达1032.57万人.减少98.8万人。上半年的劳动就业工作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形势。2005年,我省有高校毕业生14.6万人,比2004年增加近4万人,增长36%,加上前几年沉积下来的未就业毕业生,2005年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超过16万人。下岗工人、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三峰叠加”,加上一些学  相似文献   

19.
《当代贵州》2006,(14):43-44
就业是民生之本。这几年,积极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始终是党和政府最为关注、最为操心的一件大事。2004年,经过艰苦的努力,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80万人,51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出现了近10年来的首次下降,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一些人的感受中,就业的压力仍很大,还有一些困惑:为什么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就业还很难?为什么失业人员中青年人增多了?搞市场经济是不是就解不开就业难这个结?  相似文献   

20.
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10年全国农村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600多万人。即使20年保持年转移七八百万人的速度,到2020年,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仍不可能有根本缓解。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根本出路在于大力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