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学如  陈勇 《求索》2011,(9):244-247
周恩来对日民间外交思想的形成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长期的对日外交实践中,他提出了“两个区分”、“关键是要和平共处”、“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等指导思想。中日关系遭岸信介破坏后,为修复民间外交并推进向官方外交过渡,他提出了发展中日关系的“政治三原则”。恢复邦交后,他又及时提出“不忘老朋友、广交新朋友”、“官民并举、以官带民”等方针,坚持两条腿走路。周恩来对日民间外交思想的提出及实践,在新中国外交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民间外交到公共外交 中国外交的重要特色就是政府外交与人民外交的相辅相成。新中国成立时,政府外交和民间外交几乎同步开始运行。中日建交的历史进程中的“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和中美建交前的“兵乓外交”,都是民间外交发挥重要作用的典型案例。在1957年,周恩来总理曾经对中国的整体外交有过界定,即“中国的外交是官方的、半官方的和民间的三者结合起来的外交”。我国的民间外交在各历史时期都取得了记入史册的成就。  相似文献   

3.
倪波 《社会主义研究》2007,3(1):122-124
邓小平外交思想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大”。从主体上看,“大外交”包括以国家(政府)外交为主体的政党外交、首脑外交、民间外交等;从对象上看,“大外交”包括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和国际组织等;从内容上看,“大外交”包括政治外交、经济外交和文化外交等。邓小平“大外交”思想对于我国新时期外交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妇运》2005,(4):1-1
“加强民间外交,更好地为发展国家关系服务”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风云激荡的国际变局中,妇联组织始终不渝地坚持发挥民间外交优势,在为国家总体外交和国内妇女儿童事业服务中发挥了独特的积极作用,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充分肯定与赞誉。当今世界形势多变,既有各种合作、交流、分享的机会,也充满了竞争、冲突的风险和挑战。我们要在新世纪国际新形势背景下,进一步提高开展中外妇女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妇女儿童事业服务,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5.
苏淑民 《人民论坛》2014,(3):182-184
新中国的民间外交思想主要包括毛泽东与周恩来的人民外交和“以民促官”思想、邓小平的“民间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思想、新时期的“人文外交”与“构建和谐世界”思想等.新中国民间外交的思想主要渊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动力的思想、中国共产党长期的革命斗争经验和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近日,中国欧美同学商会2005委员会在京举办了“营销中国暨中国民间外交”的圆桌论坛。来自社会不同领域、有着丰富实践经验或理论研究的近百名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参加了论坛。伴随着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扩大、对外投资的日益活跃以及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崛起,加大了我国与一些国家的摩擦,而中国民间外交正是“营销中国”的有效手段之一。民间外交是我国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民间的方式在国际上与各国人民进行友好的交往,可以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争取更多的国际理解和支持,树立起负责任的大国良好形象。“营销中国暨中国民间外交”是中国欧美…  相似文献   

7.
政党政治和政党外交是当今国际政治领域中的普遍现象,政党政治的普及为政党外交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国际活动空间。政党外交是政党政治在国际政治领域中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且政党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总体外交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历来高度重视政党外交,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民间网络外交是信息时代发生在外交领域的重大革命,具有自由性、平等性、个体性、即时性、廉价性与便捷性等特点。中国民间网络外交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通过论坛、网络签名、创办网站等形式开展,但在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中国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发展网络民间外交。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国际影响力和参与解决全球问题能力提升,但却遭到少数一些国家的曲解和误读,要改变这种状况,在加强政府外交的同时,充分发挥民间外交在促进交流、消除误解、加强合作等方面统一战线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作用。一、发挥民企走出去作用搭建民间交流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10.
石鑫 《妇女研究论丛》2012,(4):69-74,110
本文以改革开放时期妇女组织的民间外交为切入点,通过回顾妇女组织参与民间外交的过程,探讨妇女组织如何通过参与民间外交获得发展的契机、资源和空间。文章认为,随着妇女组织的发展,妇女组织民间外交的参与主体和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此过程中,妇女组织在组织理念、资金来源、能力建设、议题拓展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11.
张翔 《人民论坛》2012,(23):246-247
影响奥巴马外交的政治文化因素主要包括传统的政治文化诸如新教伦理精神、自然权利思想、实用主义和社会公共意识,以及新自由主义思潮和民主党自由派思想。前者主要影响奥巴马外交的根本原则和战略目标,后者主要影响奥巴马外交的策略选择。两者经过相互作用和融合最终形成了奥巴马外交战略背后的主要政治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2.
我们讲的民间外交,是指区别于官方外交的民间国际交往。翻译成外文,通常用人民对人民的外交(People to People Diplomacy),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意思还不完整。在中文里"民间"的含义是与官方并列而在官方之外,因此就本来的意义而言,民间外交是一种非官方的外交。  相似文献   

13.
《今日中国论坛》2009,(10):25-28
我们讲的民间外交,是指区别于官方外交的民间国际交往。翻译成外文,通常用人民对人民的外交(People to People Diplomacy),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意思还不完整。在中文里“民间”的含义是与官方并列而在官方之外,因此就本来的意义而言,民间外交是一种非官方的外交。  相似文献   

14.
“加强民间外交,更好地为发展国家关系服务”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风云激荡的国际变局中,妇联组织始终不渝地坚持发挥民间外交优势,在为国家总体外交和国内妇女儿童事业服务中发挥了独特的积极作用,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充分肯定与赞誉。当今世界形势多变,既有各种合作、交流、分享的机会,也充满了竞争、冲突的风险和挑战。我们要在新世纪国际新形势背景下,进一步提高开展中外妇女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妇女儿童事业服务,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要以高度的战略思想和广阔的世界眼光,在世界进步潮流中不断…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民营企业“走出去”步伐日益加快,在某种程度上,民营企业已经逐步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成为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民营企业作为一个市场主体,在“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同时,将在国际舞台中担当更多的政治、外交功能。我们应关注民营企业,特别是“走出去”民营企业在公共外交中的潜在作用,提升民营企业的公共外交能力,引导和鼓励大型民营企业开展公共外交。  相似文献   

16.
侨务部门与海外华侨、华人具有广泛的联系。充分调动华侨、华人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海外资金、技术和人才参与广西的开发建设,发展对外经贸合作,帮助广西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广西经济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是广西侨务部门独特的优势。侨务工作是国家总体外交的组成部份。侨务部门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通过加强海外联谊,努力做好海外涉侨文化交流和海外侨务经济科技工作,适应新形势,研究新侨情,在开展海外民间外交工作中发挥侨务工作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水扁执政时期,由于台湾在“传统外交”领域陷入困境,台湾当局推出了所谓“非政府组织(NGO)外交”,试图通过“NGO外交”拓展台湾的“国际生存空间”.本文运用回飞镖模式分析了陈水扁当局“NGO外交”的内容及目的,即通过NGO参与国际人道救援等活动,提升台湾的国际形象;通过结成议题联结的倡议网络,增加台湾的国际“能见度”;通过国际NGO或者外国NGO,甚至是岛内NGO直接施压于政府间国际组织或者大国,再通过政府间国际组织和大国的施压,企图使中国大陆给台湾更多所谓的“国际空间”.然而,在达成最终结果方面,由于陈水扁当局“NGO外交”面临种种困境,其作用却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8.
政党外交是我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冷战的结束与全球化的深入,政党与政党政治的角色与作用日益凸显,政党外交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议题.近年来,政党外交日益受到学术界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对中共政党外交从不同角度进行学术研究的文献也逐渐增多.归纳起来,有关中共政党外交的研究主要围绕其背景与依据、特征、作用以及发展趋势展开,本文对诸多的政党外交文献进行回顾与梳理,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1958年炮击金门是一个典型的外交案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次外交决策的形式,国际政治理论提供了多种解释,包括理性行为模式、国内政治模式、官僚政治模式、心理认知模式等。然而,外交决策模式并不能全面地科学解释一国外交与安全决策行为,因为外交与安全决策总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李伟 《理论月刊》2002,(11):29-30
环境外交指各国政府(包括国际组织)为解决与跨国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有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而采取的政策及外交行动。[1]本文试通过分析西方国家在环境外交中的理念霸权、规则霸权和环境侵略,揭示国际环境合作中南北矛盾的根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